不是一步登天 | 25个证悟者的故事(23)识大圆通弥勒菩萨 |《楞严经》63导读
精彩摘录
1
下面讲第23个——识大。
也是一样的,弥勒菩萨从座位站起,在佛足下顶礼,白佛言:“我就能回忆往昔,经过微尘数的劫以后,有一位佛出世,佛号叫做是日月灯明佛。”
他说:“我在这个如来面前有幸得出家,但是不好的是我就特别贪重世间的名和利,也特别喜好交往或者说交游一些贵族,那种富贵的豪门,有钱有名有财的这些人我就特别喜欢。”
我们一般出了家以后,有时候是为了利益众生应该可以这样的,但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确实也是有地位的人、有钱财的人,特别特别经常都是一直追逐这样的话,跟这个——不过你们有些想:“没事,他都最后证悟了,我也找这些人,以后可能我会证悟的。”但是也不一定的。
他当时确实是世间的求名求利比较重。《法华经》当中也是专门有一个叫求名嘛,他的故事应该是这个。弥勒菩萨,他现在都变成佛的补处,但是实际上以前在因地的时候,弥勒还是比较调皮的,他还是求名利心比较重的这么一个人。
2
他后来遇到世尊,刚才那个日月灯明如来,“他教我好好地放下世间的一切,一切万法唯心,三界为识,万法为心。”
就像唯识宗的观点一样,很多经典当中也是这样嘛,你求名求利有什么?全部是心造的。你们最好把外界的所有的这些名啊、利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部放下来,一心都是观自己的心。
“让我们入于三摩地。”这样历劫已来,就很长时间以来,依靠这样的三摩地,最后他就承事了恒河沙数的佛。
其实每一个菩萨,他确实在因地的时候并不是一步登天的,应该说是在多生累劫当中,你看恒河沙数,但到底有没有真的恒河沙数,那也不好说,反正是肯定是有很多的如来面前,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积累。
我们有些人都是:“我现在来了三年了,怎么还没有证悟呢?我特别特别着急。”你们也可以看,像弥勒菩萨和这些,包括除盖障菩萨也好,虚空藏菩萨,他们是讲到自己的前世的时候,恒河沙数,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并不是一生一世。
我们说起来都是很简单,但是我们相续当中真的有很多根深蒂固的不好的习气,这个全部要清除。然后我们的心真正要悟入正道的话,可能也不是那么简单。
所以有时候自己修不起来,或者说境界也没有,或者说是:“我在这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连一个好梦都是没有,连一个本尊都是没有梦到。”但其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你天天白天想的乱七八糟的,然后晚上无缘无故梦上师和本尊,也有点困难。
如果你白天真的是特别特别的这种,很恳切的心求的话,这个是肯定会有的,这个是一种习气的自现。有些事应该不怪诸佛菩萨,应该怪自己,自己的心一直经常在,表面上是闻思修行,表面上是禅修,但是心可能是没有那么深入地去修,这样一来,有一些境界也不一定的。
他说,这么恒河沙数的佛面前这样的承事,修抛弃世间一切,万法为心的三摩地,这样的三摩地修行以后,最后求名求利的心全部荡然无存了,全部都已经就没有了。最后慢慢慢慢才没有了。
3
他就:“一直到燃灯佛出现于世的时候,才证得了一切都是微妙的、圆满的,一切万法为心的这样的三摩地,才真正已经现前了。”很久很久以后才证悟的。
“这个时候乃至虚空界的,所有国土当中的清净和垢秽,有和无都是自己心的变化。”他就发现这样的,乃至所有虚空界的国土当中的,有些是净秽二者,像我们娑婆世界,有圣者和凡夫,净和秽二者都有;有些只有清净的,没有秽的,就像一些报身世界;有些净和秽都没有,就像法身世界一样的;有些只有秽,没有净的,像恶趣世界一样的;凡是有“净秽有无”的这些道理,他就觉得全部都是我们的心的一个变化,心清净的时候,国土都清净的;心垢染的话,国土都垢染。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其实是每个人的心的一种反射,它的一种变化,就像我们梦里面一样的,你的身体也不好,你的心也不好的话,你当时做梦是全是迷乱的;如果你心很清净,这样的话,那梦境也是非常清净的,就像这样的。
4
他当时:“了知了一切万法都是唯心造的,识的本性当中也是出现无量的如来。”化身、报身、法身,或者是我们心当中,未来、过去、现在的所有的这些如来,依靠心而产生的。
现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得到授记。可能释迦牟尼佛,他就再授记成为佛的补处。
5
“如果佛问我圆通,我以智慧来观察的时候,十方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心的这种本体圆明,入于圆成实,”你看唯识宗的第一个,其实这么早的时候,我们唯识宗的三自性都已经讲过了。
“入于圆成实的时候,远离依他起和遍计执,这个时候得无生法忍的。”所以对弥勒菩萨来讲,识很重要的,识大,识很重要的,万法唯心造。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