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您辛苦了!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
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发起。她终身未婚,她母亲于1905年逝世,两年后(1907年),Amanm 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
1908年5月10 日,第一个母亲节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 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在中国,古有孟母三迁,断机教子,欧母画荻,陶母退鱼,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千百年来,关于思念歌颂母亲的诗词犹唱不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母爱好似我们襟挂上的衣纽,紧扣着对子女无穷无尽的无私关爱!游
佛氏门中,更有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报母恩忉利天为母说法,佛门大孝地藏王菩萨为救母难发大重愿;目连尊者解救母厄倒悬之苦,近代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为报母恩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等等......
莲池大师亦言“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我们如何才能最究竟地利益到我们现世母亲以及生生世世的母亲呢?
【首先明观自己现世的母亲,并思维:自我住胎以来,正因为母亲无微不至的抚育,才使我能够值遇佛法并修持胜道,所以恩重如山;】
因为我们对今世的母亲比较熟悉,观修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首先应以今世的母亲为对境。明观后,应这样思维:母亲对我的恩德非常大,她赐予我生命、身体、财产,以及世间学问等等。
自我住胎时起,母亲就一直无微不至地抚育我,出生以后,好吃的东西、好用的东西都留给我,含辛茹苦地抚育我成人,如今才有了值遇佛法、修持胜道的机会。所以,母亲对我的恩德简直无以言表。
另一方面,仅知道今世的母亲是不够的,还应知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皆曾做过自己的母亲,进而将这种观想慢慢扩及每一个众生,这就是知母的境界。
【不仅仅是今世,从轮回的无始以来,母亲一直以慈爱之眼观照着我,以慈悲之心关怀着我,使我能从各种危害中得到解救,并赐予我数不胜数的利乐,所以恩深似海。】
不仅她今世是我的母亲,从无始以来,还曾多次做过我的母亲。每一次,她都像今世一样,慈爱关心我,赐予我安乐。
这是第二点——忆念恩德。
【母亲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了我的利益而奔忙,承受了轮回世间的种种痛苦……从而生起不可堪忍的大悲心。】
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世间的父母真的很可怜,他们为了孩子去打工、为了孩子整天操心、为了孩子造作无数恶业……以致沉溺在轮回当中,无法解脱。
【然后继续观想:如今,为了报答这些恩情,我也应当为母亲施利除害。】
前面我们讲了知母、念恩,此处是第三个问题——报恩。
修菩提心时,一定要发愿:“度化所有的老母有情离苦得乐!”但由于我们现在的心比较狭隘,以所有众生为对境,观修起来还很困难,故先应以今世的母亲为对境,了知这是我的母亲,她对我有很大恩德,我一定要报答她的恩德。如此一来,知母、念恩、报恩的境界就很容易出现了。
下面讲大悲心和大慈心。
【究竟什么事情会对她构成伤害呢?苦谛和集谛会对她构成伤害,苦谛是直接的伤害,而集谛又是间接的伤害。从而观想由自己来领受这两种伤害:即观想母亲相续中存在的所有苦谛集谛彻底产生于自己的心相续。并在如愿后,生起非同寻常的愉悦之情;】
母亲现在非常可怜,我应发大悲心拔济她。在整个世界上,对她最能构成危害的是什么呢?就是苦谛与集谛。苦谛能直接对她构成伤害,以致在轮回当中,使她因此而感受了无量痛苦;所谓的集谛,是指她相续中的贪心、嗔心等各种烦恼,以及由烦恼而引生的各种业,虽然从现在来讲,这些还不能对她们构成明显的伤害;但间接来讲,在未来的时候,她们一定会因此而感受很大的伤害。
这里的修法,还没有涉及其他众生,只是观想自己现在的母亲。应观想她相续中的苦谛、集谛于自己相续中生起,当母亲远离了一切痛苦后,自己心中情不自禁地生起喜悦之情。这就是大悲心的修法。
有些人认为:修大悲心很容易,我的相续中应该也有吧。但以噶当派的教言衡量,大悲心在相续中生起,并不是那么简单。噶当派中曾有这样一个比喻:自己的母亲双目失明、精神失常、年迈体衰、生活不能自理、无依无靠,且正处于非常危险的悬崖边,马上就有可能掉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吗?不,稍有良知的人肯定会什么事都不想,放下一切去救她。
同样的道理,我们见到任何一个众生,都应像见到自己的老母亲快要坠入悬崖了一样,不顾一切想要救她,这种心情,一定要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因为这些老母有情没有智慧的双目,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在危险的轮回悬崖边,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如果我不去救,那谁去救呢?倘若我们看见任何一个众生,都会想到这一点,这说明你的大悲心已经在相续中生起来了。
很多人认为:“我的大悲心肯定是有,因为当我看到别人杀牦牛或其他众生时,就会生起很强烈的悲心。”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不要说我们,就算非常野蛮的众生,也会于一些偶然的机会中,相续生起如闪电般刹那的悲心,但这并不是大乘所讲的大悲心。真正的大悲心是怎样的呢?应像以前的阿底峡尊者那样,尊者每当看到一个旁生时,他都会说:“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从而想尽办法饶益它们。
当然,很多人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会生起悲心,可是,见到跟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仇人,即使他们特别痛苦,自己也是无所谓的,反而认为“这又不是我的亲人,跟我有什么关系”。那么,这种人的相续中有没有悲心呢?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们不要轻易认为自己相续中已经有了大悲心,或者完全具足了菩提心,其实这是相当困难的,如果真的有了大悲心,那就有了成佛的种子。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讲:大悲心对于成就佛果来说,初、中、后都特别重要。首先,要有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的种子;中间行菩萨道时,要有大悲水的滋润,菩提种子才不会枯萎,且日日增长;最后成就佛果时,要由大悲心示现报化身,才能让众生获得真实受用。大悲心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然后思维:究竟什么事情会对母亲有利呢?安乐和善根会对其有利。从而观想将自己的所有安乐与善根不计私报、不讲条件地奉献给母亲,使母亲由此而获得安乐,具足修持正法的一切顺缘,并最终获证佛的果位。在观想如愿以后,当下生起喜不自胜的感受。】
此处讲的是大慈心,即自己将一切的安乐、善根,无条件地献给母亲,只求她获得暂时的人天安乐,以及究竟的圆满佛果。只要母亲能快乐,自己心甘情愿在轮回中饱受痛苦。
生起慈心的界限是怎样的呢?就像一位母亲只有一个儿子,为了他,母亲经常会想“他冷不冷?饿不饿?有没有生病?……”将爱都倾注在了儿子身上,除此以外,任何其他事情都不重要。同样,我们若能对一切众生,像母亲关怀独子一样无微不至,这就表明慈心已在相续中生起来了。
话虽如此简单,然无始以来,我们的心一直被自私自利所障蔽,现在突然要转变过来,除了高僧大德和善根成熟的人以外,对一般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看到关系好的人,偶尔会想一下“让他们快乐,让他们幸福”,但要在相续中生起大乘的慈无量心,并非如想象得那么容易。因此,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教言牢记心间,反复串习。
敬摘自《〈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昔日,目连尊者在佛陀的指引下,借助三宝的力量将母亲从地狱中救离了出来。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你也愿意为了这一世的母亲,以及生生世世的母亲来念诵至少一遍《盂兰盆经》吗?
为了一切老母有情早日离苦得乐,获得无漏的安乐自在,让我们一起来诵读此经吧!如果您也愿意,请在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