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它的微妙之处首先就是在凡圣同居土上。
随着往生者的机感不同,诸佛国土也分别有四种。也就是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以及凡圣同居土。
按《弥陀疏钞》来解释,首先常寂光土:经中说:“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
这是证得无上果位的诸佛的住处。
但要知道,虽然以身说为毗卢遮那佛,以土说为常寂光土,但这只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心,在世间名言上安立身、土二名。
因为按我们通常的情况来看,就好比我们这一世的果报有两种,自己具有眼、耳等六根,叫做正报。
这样的身所依止的环境是欲界人间的地球,有大地、空气、阳光、房屋等,这些依处就叫依报。
虽然在凡夫的现象当中,有身、土两种,但实际上,在真心理体当中是不二的。
只是就一切法的本源说为“法身”,以法身常住在寂光境中,便称为“常寂光土”,实际上没有二法的体性。
二、实报庄严土:所谓“行真实法,感殊胜报,七宝庄严,具净妙五尘故,亦云无障碍土。以色心不二,毛刹相容故,是法身大士所居”。
这第二种土叫做实报庄严土,是在因地行持真实法而感得的殊胜果报。也就是从彻悟本性之后修持,会感得这种净土。这里具有七宝庄严,具有种种清净微妙的色、声、香、味、触五尘,所以称为“实报庄严土”。
所谓“庄严”,指的是具有净妙五尘的庄严。也可称为“无障碍土”,原因是“色心不二、毛刹相容。”就是在一毛端中容纳无边刹海,这样现前了无障碍境界,所以叫做“无障碍土”。
这是证得法身的诸大菩萨所安住的国土。
三、方便有余土:“方便”是指断除四住烦恼,属于方便道。由于无明没有断尽,而称为“有余”。
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所居之处。
四、凡圣同居土:这是四圣六凡共同居住的国土。了解这种国土对我们引发信愿至关重要,所以下面对此详细解释。首先所谓“凡圣同居”,其中的“凡”指的是凡夫,“圣”是指圣人。也就是圣人应化在世间,与凡夫同处一土。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叫凡圣同居土,但是这里是秽浊之土。因为这个世界由杂染的业所感,在这个环境当中,充满了染污的相、不清净的相。比如环境当中有荆棘瓦砾、高山丘陵、沙漠洪水等等,所以叫同居秽土。
那么,极乐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但那里显现的唯一是清净相,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宝树参天,佛光遍满;水鸟风声,皆宣法音;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等等。而且一入到这个国土当中,就入于大乘正定聚。从此之后,永远没有身心的忧苦,唯一受用大乘法乐。以这个缘故,称为同居净土。
其次要知道,在极乐同居一土当中,也通于常寂光等的上三土。
《弥陀疏钞》里讲到:随着众生根机的不同,所见也就各不相同。有的在同居土见到常寂光土,有的在同居土见实报土,有的在同居土见方便土,有的在同居土只见本土。
《像法决疑经》中讲到:今天在这个会场里的无量大众,有的见到此地是山林、泥土、砂砾等的景象,有的见到七宝充满,有的见到诸佛行处,还有些见的是不思议诸佛境界,这都是随着各人的根机而有不同的所见。
就好比同样是五台山,有的人见到是土石的山,有的人见到是菩萨道场。
同样,你生到同居土的时候,如果能直下现见本性,你就可以见寂光土,或者能证入实报土;如果能断烦恼,也会在当处入于方便土;或者你只见同居土。所以,同在一个凡圣同居土里面,所见也会有所不同。
而且,现在你在这地球上念佛,也是随各人不同的情况而有不同证境的显现。有的只是听到这句佛号六个字的声音,有的在念佛中就已经现前极乐世界,已经见了阿弥陀佛。而且在这当中有的是显现化土,有的是现前报土等等。
在《往生传》里讲到弟子问慈云忏主:“师父往生什么土?”他回答说:“生寂光净土。”所以说,这是不离当处,随着自己的证境不同,所见的土也不一样。而且在一个同居土里面,也有见四土的四种情况,这都是随各人的根机而现的。
极乐世界的微妙首在凡圣同居土
《弥陀要解》里也说:现在经中说到的极乐世界,正是指同居净土,同时这个同居净土里也具足上三净土。
蕅益大师说的,就是按照信、愿、行三资粮,以弥陀名号不可思议的缘故,能使凡夫所感的同居土最极清净。
这在十方世界中再没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同居土了,这是极乐世界的同居土独特的功德!以弥陀愿海、六字洪名等的万德庄严,全摄在一句佛号中。以这一句最极清净、不可思议的弥陀名号为真因,自然感得不可思议、最极清净的极乐国土。这极乐同居土超胜十方,所以我们常常说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它的微妙之处首先就是在凡圣同居土上。
总的来说,阿弥陀佛要建立第一佛国;极乐世界超胜十方,摄尽无数亿刹土的精妙于一刹土;凡夫能够带业往生,横超生死;一往生入于同居土,受用就等同于圣者等等,这一切都是指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超情离见,不可思议。
敬摘录《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菩提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