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教证解释|《佛子行》第4课 返回

教证解释|《佛子行》第4课

བྱང་ཆུབ་སེམས་མཆོག་རིན་པོ་ཆེ།།

菩提心妙宝

   མ་སྐྱེས་པ་རྣམས་སྐྱེ་གྱུར་ཅིག།

未生者当生

སྐྱེས་པ་ཉམས་པ་མེད་པར་ཡང་།།

已生勿退失

གོང་ནས་གོང་དུ་འཕེལ་བར་ཤོག།

辗转益增长




 教 证 和 教 言


教证1

《入行论》云:“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愍,慈悲纵不起,生嗔亦非当。”

意思是:对于伤害自己的人,纵然生不起慈悲心,亦不应当生嗔恨心。因为对方是被烦恼所迫,再加上自己与他的因缘,才有了今日的种种损害,若也像世人一样互相争斗、势不两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言2

阿底峡尊者说过:“他害己身时,当观宿业致。”

意思是:别人害自己的时候,理应观想是前世宿业所致,并非平白无故。或者还可以想:“遭受损害的这种因缘,应该成为我大悲菩提心的增上缘。”夏哦瓦格西也说:“未懂得损害与痛苦为正法之助缘……” 其实若以前世今生的因缘来观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证3

《入行论》云:“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

意思是:(胜义中),诸法都是空性的,怎么会有得失呢?(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证4

《入行论》中云:“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

意思是:为了虚名而失毁财富、丧失性命,真的没有意义。(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言5

阿底峡尊者也说:“闻刺耳语时,当视如谷声。”


教言6

寂天菩萨言:“赞誉令心散,损坏厌离心。”

意思是:我如果一直被人赞叹、崇拜,今生的修行都会毁坏的。(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言7

朗日塘巴尊者说:“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意思是:我愿意将这一切吃亏、损害、失败等痛苦全部由自身取受,而将所有的胜利、利益、安乐奉献给他。(摘自KB.SDJ《修心八颂》讲解)


教言8

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云:“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意思是:好比一位母亲有许多孩子,对每个孩子都很慈爱,然而对有病痛的孩子,她会特别伤痛爱怜的。佛菩萨慈悲一切众生,然而对刚强恶劣、苦难深重的众生会加倍怜愍的。(出自益西彭措堪布《呼唤观世音》)


教言9

月称论师云:“一切大悲尊,视众虽平等,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愍。”

意思是:诸佛菩萨大悲尊者虽然对众生一视同仁,皆以平等的菩提心来对待,但对愚痴野蛮的可怜众生,尤为关心照顾。(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证10

《入行论》中说:“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意思是:即使他用脚踩在我的头顶上,我死掉也无所谓,但我一定要帮助这个可怜众生,以此令世间尊主释迦牟尼佛欢喜。

上师如意宝经常念这句偈颂,并发愿道:“不管是谁,践踏我的头也好,故意毁谤、无意毁谤也好,无论对我怎么样损害,我都会乐于接受的。” (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言11

龙猛菩萨云:“故求圆满菩提者,当视众生如上师。”

意思是:凡是希求圆满菩提的人,都要把众生当作上师,应该想:“众生不分上中下等,只要是众生,就是我的上师,对我的修行都有利益。” (摘自《佛子行》讲记)


教证12

佛经中说:“如月纵出升,非器不显现。佛陀大悲月,亦不照无缘。”

意思是:月亮虽然升出来了,但如果地上没有水器,月影就不可能显现。同样,佛陀的大悲月亮,也不可能照到无有缘分、性格恶劣、没有恭敬心的弟子身上,在这些人面前,任何加持、功德、悉地都无法现前。(摘自《佛子行》讲记)





 名词解释 


宿业

(术语)宿世所作善恶之业因也。【《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增上缘

‘增上’一词,在佛典中,有‘给予力量而不生障碍’、卓越的、非常的、极度的等义。增上缘即给与力,又不生障碍,而令其他诸法之势用增强之缘。【《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蓝吉富 主编】


世间八法

佛地经论五卷十四页云:世间诸法、略有八种。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诽拨名毁。不现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因执著诸法实有而生起取舍之心,恒时为世间法所动而受苦,这些取舍法归纳起来,通常称之为世间八法或八风。有关世间八法,经论中从各方面归纳,名称稍有不同,如本论将八法归纳为得失、恭敬与蔑视、苦乐、喜忧,与平常所称的利、衰、苦、乐、贫、富、称、讥稍有不同,而其实际所指并无差别,都是总结引生人们痛苦追逐的所有世间法。【《入菩萨行广释》寂天菩萨 造颂 KB.SDJ 讲著】


羯磨

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羯磨”是梵语,翻译为“业”或“作业”。僧众作授戒、忏悔等业事的一种宣告仪式,由这种宣告而成就业事。僧众作羯磨总共有一百零一个,归纳为三种:白一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利养

以利益保养身体。【《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提婆达多

人名,为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佛之从弟。出家学神通,身具三十相,诵六万法藏,其本地为深位的菩萨,释尊在法华会上,述往世为弃位国王,提婆达多为仙人,使他具足一切佛法,至于成佛。【《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提婆达多,也曾造了三个无间罪——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他还驱使大醉象攻击佛陀,并于十个指甲中藏毒,欲礼佛足而伤佛陀。他命终之后堕入地狱,活活感受烈火焚身时,才对佛语诚信不疑。他说:“我现在从心坎深处皈依佛陀。”佛陀告诉他:“光是皈依佛还不行,还要皈依法、皈依僧。”随后他发自内心皈依三宝,佛陀授记他将来成就缘觉果位,号为具骨[ 另有经典说,他将来成为南无缘觉。如《增一阿含经》云:“由提婆达兜最后命终之时,起和悦心,称南无故,后作辟支佛,号名曰南无。”【《大圆满前行广释》第89课 KB.SDJ 讲著】


善星比丘

善星比丘虽承侍佛陀已有二十五年(也有说二十四年)之久,但对佛陀无有丝毫信心,唯生邪见,他认为:“除佛有一寻光之外,悉皆与我相同,根本无超胜处。”并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莫为仆。”因此离开佛陀。七日之后,他在花园中堕为饿鬼。【《前行广释》KB.SDJ 著】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回顾

教证解释|《佛子行》第3课

教证解释|《佛子行》第2课

教证解释|《佛子行》第1课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