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相续中有贪心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返回

索达吉堪布:相续中有贪心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15-08-23

己一、贪心: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特别喜欢的他人财物,心里打着这财物为我所有该多好的如意算盘,并且三番五次地思量:我用什么办法才能将它弄到手呢?诸如此类凡对别人的财物生起谋求之心,都是属于贪心。

比如,你自己没有轿车,看到别人开着豪华轿车,心里就特别羡慕,很想把它据为己有;或者,见别人房子装修得特别华丽,自己却没有这种条件,就很想把这个房子变成自己的;或者,看别人存了很多钱,千方百计想把这些装进自己腰包,这些都是贪心。

当然,从广义上讲,贪人、贪法、贪财物,均属于贪心的范畴,但此处的贪心,主要是从贪财的角度宣说的。这种烦恼,一般人不认为是罪业,反而觉得自己有追求,是种上进的表现。但实际上,人若有了这种贪心,则很容易堕入地狱。诚如《正法念处经》所言:贪心甚为恶,令人到地狱。因此,我们以后看到别人的财物,尽量不要生起贪念,而应该替他感到欢喜,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也说:无论他人财多少,勿生贪心当欢喜。否则,贪心太重的人,纵然拥有一点财产,最终也很容易失坏。

记得《毗奈耶经》中有一则公案:从前有个人,生了一个相貌端严的女儿。女儿长大后,父亲就过世了,转生为鹅王。女儿没有父亲之后,生活日益贫穷,感受了很多痛苦。鹅王见此,每天飞到宝洲衔一颗宝珠,早晨放在女儿家门口。女儿发现后,以吝啬心一直不舍得用,日积月累,就攒了不少宝珠。有一天,她不禁怀疑:这些宝珠到底是谁给我的?于是就一早起来,躲在门后观察,结果发现是鹅王送的。女儿心想:它每天都送一颗宝珠,那肚子里可能还藏着很多,我要想办法把它抓住,这样就会有更多宝珠了。随后她马上布网,准备抓它。鹅王见女儿不知恩图报,反而还恩将仇报,于是便展翅飞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一位天人见后,专门说了个偈颂:不应作多贪,贪是罪恶事,若作多贪者,所获皆散失。

所以,在这个世间上,相续中有贪心的人,就算拥有再多钱财,也始终有种贫穷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佛所行赞》中说得非常好: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腰缠万贯的人倘若不知足,天天贪得无厌,这也是一种贫苦;身无分文的穷人如果有了满足感,那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富翁。

学院有些修行人,生活特别简朴,不管是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用的资具,全都极其简单,这些给他带来的是什么?是自在、快乐。而有些世间人对佛理一无所知,虽然拥有的钱财富可敌国,可心里还是空空荡荡,一直不能满足。所以,如果不能调整心态,想完全依赖物质来满足自己、充实自己,确实有非常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务必要认识到,内心中的快乐、智慧,远远超过外在的一切财富。尽管物质可以偶尔带来快乐,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苦。佛教为什么又叫内明学?就是因为它属于内在的智慧,不像其他学问只研究外在的东西,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而佛教却可以解除所有烦恼,这样一来,内心有了证悟的话,世界就会变得格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