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慧之法 >> 《俱舍论》讲记 第39课 返回

《俱舍论》讲记 第39课

智慧之法 2021-03-24


《俱舍论》分了八品的内容,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三品。前面学习了有情世间心识的本体、识入之理、识住识出。十二缘起,即轮回流转的过程,也是以心识为主。不管是无明还是行识等,虽然讲的是五蕴不同的状态和分段,但其实都是以心识为主。有情的心识就是在轮回中造业,流转产生无明等。

从小乘的角度来讲,所谓的解脱就是在心识上面,首先生起出离心,然后厌离轮回。受持戒律、修持无我等都是在心识上安立的自性。佛法中调心的道称之为内道,往内观也主要是从心的角度安立的。

讲完有情世间之后,讲器世间。前面所依的三轮和能依的九山八海等。

丁三、宣说洲 分三:一、宣说主洲;二、宣说小洲;三、宣说赡部洲之特法

首先宣讲主洲,即我们世间主要的四大部洲;然后第二、宣讲小洲,有些地方叫中洲,因为还有比中洲小的小洲。在此处没有讲小洲,所以注释中讲的中洲和此处的小洲意义相同;第三、因为我们现在在南赡部洲生活、转生,所以最后进一步宣讲了南赡部洲的一些特法。

戊一、宣说主洲
南赡部洲之三边,
二千由旬马车形,
一边乃三由旬半,
东胜身洲如半圆,
三边与此均相同,
一边三百五由旬。
西牛货洲为圆形,
周长七千五由旬,
彼之中央二千五,
北俱洲八四边等。

在这两个半颂词当中宣讲了四大部洲。

首先宣讲部洲,“南赡部洲之三边,二千由旬马车形,一边乃三由旬半”,南赡部洲主要像一个马车的形状。汉地的马车是方的,印度的马车是三角形的,三边等同,宽二千由旬,还有一边特别小,仅有三由旬半,类似于三角形。北边比较宽,南边特别窄,只有三个由旬半,不管是一由旬八公里,还是四十公里,三由旬半都是非常窄的。

有些地方说,在南赡部洲有一种赡部树,以此为名安立赡部洲。注释中讲,赡部树的果实落在海中发出“赡部”的声音,叫做赡部洲。又因为地处须弥山南面的缘故,所以称为南赡部洲。

南赡部洲是现在我们所安住的地方,那么地球是不是就是南赡部洲呢?虽然从大概的角度可以这样说,但是真正来讲地球的概念和佛经或者《俱舍论》描绘中的南赡部洲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而此处讲的很清楚,赡部洲北面很宽,南面很窄,是一个马车形。

还有一个特点,因为南赡部洲的形状是马车形,所以南赡部洲人的脸差不多也是这种形状。额头很高很宽,下巴很窄很尖,尤其是瓜子脸特别明显。如果是圆脸、国字脸可能不是那么明显。现在很多整容的女性都喜欢把下巴整得特别尖,自己觉得很好看,是不是想整一个标准的南赡部洲脸。

南赡部洲和地球不一定完全相同,昨天我们也是大概讲过这个问题。在《俱舍论》注释中,按照大恩上师的讲法,众生的业力不同,现在有些众生仅仅依靠他们眼识现量,或者通过仪器测量出来地球的形状。而佛法当中描绘的南赡部洲是通过不同众生的业力,或者是佛陀按照当时众生各种各样的所见中的一种安立的。

用现在的地理和《俱舍论》对照,很多是没办法对上的。须弥山是什么?如果说现在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拉玛峰就是须弥山,肯定不对。珠穆拉玛峰才多高,须弥山出水八万由旬,八千米一由旬。须弥山顶的三十三天也没办法安立,日月是在须弥山半山腰运行的。太阳肯定在珠穆拉玛峰的之上很高的地方运行,所以肯定不是的。

有些讲现在的南赡部洲就是印度。从印度现在的地形来看,确实是北面特别广,南边是一个很窄的半岛,有点像。我看不仅仅印度有点像,非洲、南美洲也有点像,都是北边很宽、南边很窄。

有些地方说佛陀出生在印度,当时的印度就是南赡部洲。虽然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们的眼睛现量见到和仪器观察到的地球是不是就是佛经中讲的南赡部洲呢?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

有些注释中说须弥山西边的游牧地区就是西牛货洲。他们牛很多,以牛来做贸易。北俱卢洲是哪个民族,东胜身洲是哪个民族,这样去分也是不确定的。大恩上师也说过,我们不一定要把现在的地理观念和《俱舍论》中所讲的去对照,不一定是相同的。

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讲,就像六道众生通过不同业力看一碗水的时候,都是有所不同的。人看是一碗清水;饿鬼看是一碗脓血;在地狱有情的境界中,变成了铁水,是让他痛苦的自性;天人看到的是甘露。因为每个有情内心的业不一样,所以看到也不一样。还有从众生的饮食习惯来看,有些人觉得这个特别好吃,有些人觉得这个特别难吃。所以跟随不同众生的业力、意乐,我们看到的世界也不相同。

在当时的印度,有很多修行者、苦行的仙人、鬼神、人、阿修罗、天人等不同的众生,还有很多佛菩萨化现为佛弟子,每个有情通过自己的本道看到的世界都是不相同的。根登群佩大师在《中观精要》中也讲过,我们现在的眼睛是横着长的,如果我们的眼睛竖着长,所看到的世界就和现在的不一样了。

因此当时佛陀讲法的时候,是针对某一种众生的所见安立了洲,或者四大部洲的形象。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佛陀所宣讲的情况和当时众生的普遍认为不一样,对于调伏众生而言,意义就不是很大。佛陀也会跟随当时众生的意乐。其实到底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对佛来讲无所谓,世界都是通过众生业力形成的。在佛的境界中世界是假立的,都是光明的自性、清净的本体。佛陀度化众生关键是让众生内心的烦恼消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如果当时众生的概念就是这样,佛陀也会相应于这样的概念进行安立,或者有一部分众生这样安立也是可以的。

须弥山、四大部洲在很多瑜伽士的境界中也是可以见到的。比如我们在无垢光尊者传记中也看到,他修持妙音天女之后现见妙音天女,获得了妙音天女的摄受,站在妙音天女的手掌对须弥山、四大部洲观察了七天,把周围的情况看得非常清楚。大恩上师在注释中也提到一些觉囊派修持时轮金刚的修行者,也是在他们的境界中可以现量见到这些情形,这种情况特别多。虽然这些不一定是我们的境界。

但是不是完全按照我们的眼根为正量来安立,只有我们是对的,其他都是错误的?也不能这样安立。

众生用自己的眼根现量见到,或者通过仪器拍回来的照片,肯定不是《俱舍论》所讲的南赡部洲。通过仪器相当于从某一个角度安立了现在我们居住地球的形状等等。

有些人认为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如果真有须弥山,通过望远镜,或者飞船,应该可以看得到。这也是不确定。虽然从距离的角度来讲也许可以,但是从有情业的角度来讲是不确定的。世界上不单单是现在我们的空间,还有好几维空间。如果业不相同,虽然就在这儿也看不到,像有些中阴身、饿鬼、天神一样,他们虽然有可能就在我们面前,但是彼此的业不相同,他在我的面前晃来晃去,我也看不到他,也碰不到他。虽然须弥山是四宝的自性,是有质碍的,我们的飞船飞过去就撞到山了,这也不确定。虽然是四宝的自性,但是和我们的业不一样,它就在这个地方,我们也不一定能够看到。后面描绘的太阳、月亮自性也是这样的。

众生的业多种多样,每个众生眼中都有一套自己的世界。佛陀讲法有时针对某一种情况,有时针对当时达成共识的方式安立。这种共识是不是当时的印度人臆造的,想当然认为应该有须弥山、四大部洲呢?也不是这样的。因为当时有很多修行者、苦行仙人,他们具有神足,可以飞得很远;他们也有天眼,不像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其他的空间,所以他们安立的世界观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有一定的根据。

虽然他们的神通、智慧观待于佛来讲,还差得很远,没有达到遍智的状态,但是见到须弥山也不需要获得佛的遍智。在佛出世之前,这些四大部洲、须弥山的说法已经形成了,佛陀也是用了当时大家普遍认同的安立方法。是不是完完全全是臆造的,没有任何根据,佛陀说,既然大家都这样认为,我就说有?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佛经中也有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的情况。

所以这是根据众生不同业力如是安立,不一定完全相同。

佛陀所描绘的南赡部洲,里面有一部分和我们现在的地理比较相合,有些不一定相合。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认为相合的是正确的,不相合就是不正确的,这也不确定。因为有些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不一定能看到,从这个方面来讲,不一定能够完完全全去做对比。

现在安立的地球佛教徒承不承认呢?我们也承认,必定是一类众生现量见到的形状。在我们凡夫人现在的根识现量面前,就是这样安立的,既然已经在根识面前安立了,那么在世俗谛中我们为什么不承认呢?这是一定是要承认的。

《俱舍论》中讲的内容,虽然我们现量看不到,但是我们要了解,不能说这和我们的现量不一样,马上就否定它,认为这是假的、不存在。

有些人学习教法的时候,对于有些内容很容易产生信心,当看到有些所谓的矛盾时,觉得不是佛法中讲的,是假的,或者当时落后、迷信,大家认为有须弥山、四大部洲,现在科技发达了,发现根本没有这些东西,是不是应该全盘否认呢?这也是不确定的。

每个国家、民族、文化中都有一些神秘现象,不仅印度、藏地有,汉地也有,还有一些土著民族、草原部落有很多巫术,里面神秘的部分都是没办法通过眼根、仪器、科学解释的。所谓的神秘只是针对我们的眼识来讲的,其实它很自然、很正常,就是这样存在着,只不过我们根识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针对我们根识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就觉得特别神秘。其实换一个角度来讲,佛陀所见到的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存在的,有什么神秘可言呢?只不过我们根识功能有限的缘故,接受不了,其实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我们在学习这个问题的时候,这方面也需要注意。大恩上师曾经讲过,在有些注释也提到过,有些人学到最后退失信心了,觉得这些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在闻思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智慧来面对这些问题。不是问题出现了马上找一个应对的措施把它化解掉,其实佛陀早就在经典中讲过,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基安立宣讲了很多不同的法,每个众生的显现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里面没有谁是最正确的。

整个世间都是假立的,只不过某个有情的业力成熟了,或者哪一种观点成为主流,持哪一个观点的人强势一点,他出的书、发的声多,或者讲的理由多,大家就觉得这是真理,其他不发声的,似乎找不到什么根据,就是假的。实际上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从究竟来讲我们面前的一切都是假立的、虚幻的,通过各自的业形成的,而且认知的方式也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同的习气和业而认知的,究竟来讲都是假的。

观待某一类众生来讲,也可以说你所见的是真实的。假如我们可以和饿鬼对话,我们说我都看到水了,你看到的脓血绝对是假的,饿鬼说我就是看到脓血了,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如果从业力清净与否的角度来讲,看到水的有情业力清净一点,可以说更接近于真实;业力重一点的有情看到的是脓血。但是从根识显现的脓血来讲,对他来讲他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你说是水,他根本看不到,脓血就是真实的。观待地狱的有情来讲,滚烫的铁水就是真实的;观待天人来讲,甘露就是真实。六道众生都说自己现量见到了,如果以现量见到为真实的标准,都是真实的,如果观待究竟来讲,都是有情习气显现的。

在《定解宝藏论》第六品中,麦彭仁波切对于这个问题从现相实相方面分析得特别深广。如果从业力逐渐清净的角度来讲,地狱的业最重,所看到的铁水最不是正量。然后往上是饿鬼见到的脓血、人见到的水和天人见到的甘露。再往上是八地菩萨见到的无量殿、佛刹,或者佛母,当然更真实了。佛陀见到水完完全全是光明法界,这是最标准的。从这个角度讲,越往上越堪为正量。

对于地球安立的方式都是众生业力、习气所显现的,没有哪个完完全全是真实的。有一些人得到了禅定、神通,或者智慧比较深遂,观待于我们肉眼,当然他们看到的比较标准,更加能够成为正量。就像我们肉眼看到的和仪器观察的比较,仪器更精密,仪器看到的可能更好一点,安立的更圆满一点。如果用仪器和神通比较,神通看到的更加深细。须弥山、四大部洲通过肉眼、仪器根本无法观察,神通智慧已经超越了这个境界,所以我们应该以此为标准,肉眼不能完全作为标准。

“东胜身洲如半圆,三边与此均相同,一边三百五由旬”,这就是东胜身洲。安立为“胜身洲”是因为东胜身洲的身体比南赡部洲的身体大两倍,所以是“胜”。只是观待于南赡部洲来讲是胜身,如果与天人等其他有情对比就不一定了。

东胜身洲的地形像半月一样,是半圆形。“三边与此均相同”,“此”是指南赡部洲,三个边与南赡部洲一样都是二千由旬。

“一边三百五由旬”,半圆最窄的是三百五由旬。

东胜身洲的地理形状是这样的。

注释中讲了这个地方的有情[0]的脸形也是半圆的。我们想不出半圆的脸形是什么样的,觉得很奇怪,他们看习惯了也没什么奇怪的。如果他们看到南赡部洲的脸长成这样也觉得不可思议。美丑都是根据当地的习俗的,有时我们觉得特别难看的人,在当地是第一大美女、第一大帅哥,我们觉得怎么可能呢?其实就是审美观不同。有时选美选出来的前三名,我们会认为怎么把这些人选出来了,长得都很难看。这要看评委是什么样审美观,选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我们也不得不服。

“西牛货洲为圆形,周长七千五由旬,彼之中央二千五”,西牛货洲的形状是圆形的。西牛货洲中有很多牛,不是奶牛等一般的牛,而是珍宝牛、如意牛[1]。我们供曼扎时,如意牛也是作为一个供品。如意牛作为西牛货洲的生存方式,或者贸易的时候,也是用如意牛、珍宝等进行安立。

西牛货洲是圆形的,中央直径是二千五,周长七千五由旬[2]。以此类推,他们的脸也是圆形的。虽然南赡部洲也有圆脸的人,但是肯定没西牛货洲的人那么圆,就像用圆规画的很标准的圆。

对于圆脸,我们还稍微能够接受一点点;如果是半圆形的脸,我们就没有那么容易理解。

“北俱洲八四边等”,“八”是八千的意思,八千由旬。“四边等”,即正方形。每一边都是八千由旬,地方很大,是规则的正方形。人的脸也是正方形。

部洲有些人是有一点长方形的国字脸,而北俱卢洲纯粹是正方形的。

有情的业力的确是不可思议的,各种各样的脸型都有。

有些人见多识广,走过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心量比较大。而有些人一直在一个地方,他的见识就很狭隘,看到什么都会大惊小怪。别人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学佛法也是一样的,如果学得多、看的多,智慧就会比较深广,之后看到别人难以理解的情况也会觉得很正常。反正有情的习气、业力就是这样成熟、投生的。我们自己也曾经转生过正方形世界,脸也长成过正方形的,当时我们觉得,哇!这么好看!现在转生南赡部洲就觉得正方形不好看了,到底为什么呢?只不过以前转生到这里,现在转生到那里而已,没有什么。习气不一样,转变的就会不同。假如我们转生到非洲,也是那么黑,我们也觉得自己长得很好看,这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

众生只要没有解脱,哪一世是可靠的?都不可靠的。每一世转生之后都觉得现在最真实、可靠。但是佛看每个众生的执著都是虚假的,执著我的部族、国家、财富等,不管怎么执著都是虚假的。有些地方的人觉得脖子越长越好看,上面套很多圈圈,脖子短了就觉得特别难看。如果他们看到我们,会说:“你的脖子这么短,这么难看。”我们也说:“你的脖子这么长,套这么多圈圈干什么?呼吸都困难。”但是他们就觉得很好,从小就习惯了。但是佛来看都是虚妄的,没有哪个是真实的。

虽然众生执著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实执的本身是一样的,都是需要了解这是如梦如幻。如果知道了这是如梦如幻的,就会放下执著。脖子很长的人学习中观,知道这是假立的,要放弃。我们觉得汉人的脖子最合适,不短也不长,这种执著也要打破,也是虚幻的东西。总之,只要有执著,都是束缚。不管你执著什么,文化也好、传统也好,佛陀说这些在胜义谛中都是假立的,执著任何一个东西都会成为束缚。

对境不同,佛陀宣讲的教法也不一定相同。佛陀如果转生到部落中,会专门针对长脖子讲法,你的长脖子有什么自性吗?是实有的吗?他针对这些人会讲如梦如幻的法义。如果转生到印度,针对印度当时众生所显现的执著,也会讲一些如梦如幻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我们了解了之后,要知道有情的习气业力的确是各式各样、不可思议的。南方人觉得北方人的习惯不可思议,北方人认为南方人的习惯不可思议,其实只不过呆在这个地方时间长一点之后,认同了之后,内心中就会耽著,然后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这些都是虚妄的。我们应该知道在没有解脱之前,这些所谓的认知都是不可靠的。

北俱卢洲有些地方翻译成“胜生”,因为转生的地方很好,有具足百味的自然香稻,不需要去田里劳作。什么时候饿了就吃一点,稻子是自然成熟的,而且具有很多美味。他们的寿命也很长,北洲定千岁,一定是一千年,中间不会夭折。他们的受用、福报也很大,死后一定会生天的,根本不用担心其他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叫“胜生”。在众生死亡的七日前会出现难听的声音,有些地方也翻译成“恶音洲”,恶音或恶声。

以前我们看过很多,比如《贤愚经》《百业经》中讲过有很多阿罗汉具有神通,飞到北俱卢洲取自然成熟的香稻回来享用。因为有调伏众生的必要,有些阿罗汉也有这样示现的。

戊二、宣说小洲
彼等之间八小洲,
身洲胜身声不美,
声不美对拂妙拂,
胜道行洲及行洲。

四大部洲中的每个洲都有两个附属的小洲(或者叫中洲),共有八个。

东胜身洲的附属洲是身洲和胜身洲。声不美洲和声不美对洲是北俱卢洲的附属洲。拂洲和妙拂洲是南赡部洲的附属洲。行洲和胜道行洲是西牛货洲的附属洲。

此处其他的小洲都是人居住的,只有拂洲是罗刹国居住的地方。在宁玛派的历史中,莲花生大士离开了西藏之后,去了罗刹国,调伏了罗刹王。

拂洲有个铜色吉祥山,山顶的莲花光明宫是莲花生大士居住的地方。有些大德问有些人,你是发愿往生铜色吉祥山,还是发愿往生铜色吉祥山的莲花光明宫呢?这也是要观察好。如果发愿往生铜色吉祥山,铜色吉祥山的范围很大,莲花光明宫外面都是罗刹国,有可能会投生到罗刹国中变成一个罗刹。如果发愿往生铜色吉祥山的莲花光明宫,这里是莲花山大士的刹土,往生到这里面就会成为持明者。

戊三、宣说赡部洲之特法
此向北越九黑山,
即是所谓之雪山,
复次香醉山之内,
有水宽度五十海。

“此”是指金刚座。南赡部洲有贤劫千佛成佛的金刚座,金刚座是和我们这个世界同时形成,它的下面是金刚地基,上面和地面平齐。印度金刚座是佛陀成佛的地方,有很多人去顶礼或者转绕。

按照《俱舍论》的安立,印度金刚座在南赡部洲的中央。我们不要认为是地球的中央。按照地理的标准来衡量,此处肯定不是地球的中央。按照《俱舍论》的观点来讲,南部洲的中央就是印度的金刚座。

印度金刚座下面是金刚地基。按照很多的佛教史的观点来讲,菩萨在成佛之前,要入金刚喻定,力量特别大,一般的地方根本承受不了。我在一个佛传中看到,佛陀首先选择了金刚座附近的一座山,准备在那里成佛,但是一坐的时候,那座山没办法承受就塌了。佛陀看这个地方不行,就去了金刚座,在那里成佛。

有些地方说,金刚喻定能够摧毁最细微的烦恼,力量特别大,一般的地方承受不了,只有金刚座可以承受。因为本身金刚座很坚固,下面直达金刚地基,所以贤劫千佛都是在金刚座成佛。

“此向”就是从金刚座往北越过了九座黑山。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讲,“黑山”并不一定是黑颜色的山,而是把不是珍宝自性的山称为黑山。须弥山、七金山都是珍宝的自性,黑山是一般土石的山。越过九座黑山,“既是所谓之雪山”,有些地方说是现在的冈底斯雪山。

“复次香醉山之内”,雪山再往北就是香醉山。“香醉山”有种香,人闻了之后就会陶醉,叫做香醉山。“香醉山之内”就是大雪山的北面,香醉山的南面,中间有一个无热恼池,“有水宽度五十海”,里面水的宽度是五十由旬,正方形每边都是五十由旬。这样宽度五十的海就是无热恼海。有个无热恼龙王安住在这里。

一般的龙通过自己的业力都会有热恼,有时降下热砂雨,热砂钻到龙的鳞片里面,让它特别痛苦。平时的龙安住在宫殿里不是显现龙的样子,而是显现人的样子,但是热恼降临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像蛇一样有鳞片的旁生形象,热砂钻到鳞片当中,令它特别特别痛苦。

它还会经常受到金翅鸟的威胁。当它们在龙宫当中嬉戏时,金翅鸟会飞到龙宫。金翅鸟翅膀的力量特别大,根据有些地方的记载,它用翅膀一扇,水就分开了,龙宫就会现出来,它们就进去抓龙吃。所以龙特别害怕金翅鸟。

但是无热恼龙王没有这些痛苦,既不会降下热砂,也不会有金翅鸟的损害。因为在龙中是福报特别大的一种龙,所以称之为无热恼龙王。无热恼龙王居住的地方叫做无热恼海。

有些地方说,冈底斯山下面的玛法措湖就是无热恼海,但是有些大德说,不能这样安立。因为《俱舍论》中讲的无热恼海是四方形,玛法措湖是长方形的水面,还有它的广度等也不完全吻合。

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说,有些瑜伽士说,玛法措湖就是无热恼海,冈底斯山就是《俱舍论》中讲的雪山。有些大德解释说,在瑜伽士境界中可以这样安立。通过我们的眼根和掌握的地理知识去看,觉得这些是不是尊者说错了。这是不矛盾的,瑜伽士的境界和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完全相同。

无热恼海四边流淌着四条河,东方是恒河,这方面和现在的恒河差不多,南方是信度河,西方是缚刍河,北方是徙多河。从东南西北流出去最后流入大海。

这是从金刚座往北的九黑山、雪山、香醉山之间的无热恼海。大概对南赡部洲的特法进行了一些安立。

丙三、别说众生之处 分二:一、真实宣说众生之处;二、彼等之广述

丁一、真实宣说众生之处 分二:一、恶趣;二、善趣天界

“众生之处”就是众生安住的地方,首先讲恶趣,然后讲善趣天界。

戊一、恶趣 分二:一、热地狱;二、寒地狱

在恶趣中以宣讲地狱为主,其他的旁生、饿鬼是附述的,并没有在颂词中出现。

己一、热地狱
此下二万由旬处,
即是无间地狱处。
彼之上方七地狱,
八狱之外十六狱。
四边煻煨尸粪泥,
利刃原等无滩河

这些内容我们在前行、广论中都学习过,也比较熟悉。按照小乘有部的观点,“此下”,即从南赡部洲往下两万由旬的地方,就是无间地狱的房顶。无间地狱也是一个处所,就是八大地狱最下边的一层地狱。

“彼之上方七地狱”,在无间地狱往上像楼房一样还有七个地狱,共是八热地狱。

第一层是等活地狱或复活地狱,然后是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热地狱,最下面就是无间地狱。

环境是一个比一个差,无间地狱火的温度特别高,受苦的时间特别长,中间也没有休息,特别痛苦。

上面的地狱,比如在复活地狱中受苦是稍有间隙的,互相砍杀死了之后是没有苦的。然后有一个声音传过来,愿汝等复活,又重新复活,开始到处找兵器,再互相砍杀。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很苦,但是必定还可以休息一下。

黑绳地狱的有情暂时死去时是不会有苦的。有时是闷厥,在烧热地狱当中,狱卒把有情投入到大铁锅中,在沸腾的水中滚来滚去。狱卒在锅边上用铁钩子把他们勾过来,用铁锤砸他们的脑袋,被砸到时一下子就昏厥了。昏厥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很安乐,暂时没有苦。

所以其他地狱还有暂时休息的时候,而无间地狱中是根本没有的,一层比一层寿命长,受的痛苦也越来越大。有情在世间造过不同的业,就会转生到不同的地狱中感受痛苦。

我们平时要思维轮回的痛苦,尤其是地狱的痛苦必须要非常刻意地认真地严格地思维。一方面我们能够知道地狱有什么痛苦,一方面我们可以为转生地狱的有情发起悲心。还要想到地狱的痛苦也和我们的业因果有关系,转生地狱这么痛苦,它的因是什么?就是造了业因果中的十恶业,或者违犯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没有忏悔的结果就是堕地狱。再反观自己有没有违背,如果违背了,以后肯定会堕地狱。

从思维地狱的痛苦,再延伸到现在的因果取舍,从因果的问题,再进一步观察我们现在的行为在做什么。如果已经违犯了,有没有忏悔;如果还没有违犯,要想方设法不违犯。

约束我们的身语意、调伏烦恼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思维地狱、思维痛苦。虽然我们烦恼深重,会不自觉地造一些恶业,但还是可以选择的,自己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如果是造恶业,就不要做了。思维了地狱痛苦、业因果之后,就会从这个角度让我们息灭恶行。当然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有其他息灭恶行的方式,比如发菩提心、向往解脱,或者观如梦如幻,这些都会让我们不产生烦恼。我们在学道的过程中,每一种方法都要掌握,有时用这个,有时用那个,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中,修行时都会用到的。

“此下二万由旬”,有些大德解释说,在小乘当中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就是南赡部洲往下二万由旬的地方就是地狱。如果从大乘的角度来讲,这是有情的业力,什么时候死了,就在死的地方显现地狱,不一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就是地狱。这方面跟随不同众生的接受能力,也有不同的安立方式。

即便按照小乘的观点,二万由旬下面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假如我们向下勘探两万由旬,能不能找到地狱?这也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地狱有情的业和人道有情的业是两种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找,通过现在的仪器去看,不一定能找得到。

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在整个世间当中,到处都是非人、中阴。用现在的仪器、我们的眼睛,根本看不到。它们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我们也看不到。同样的道理,地狱有情和人是两种业,相当两种空间一样的。即便往下走二万由旬,通过我们的仪器、眼根也不一定找得到。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业形成的两种世界,所以即使就在下面十五米的地方,我们也看不到。并不是说下面十五米的地方没有,而是这些不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得到的。

“八狱之外十六狱”,八热地狱的东南西北四面,每一面都有四个地狱,共有十六个近边地狱。

第一个是煻煨坑,第二个是尸粪泥,第三个是利刃原,第四个是无滩河。

煻煨坑里面是有一个大坑,里面有炭火(煻煨),上面是有情。有些有情在无间地狱的业稍微轻一点时,他会看到无间地狱的门打开了,心想终于解脱了,跑出去,因为受了很长时间的苦,身体特别炎热,看到外面有一个看上去很清凉的泥坑,以为能清凉一下了,就跳了进去,一跳进去之后马上就变了。他的业力成熟之后里面马上变成了煻煨。有情膝盖以下都在煻煨坑当中,炭火把他所有的皮肉烧得干干净净,一直在里面感受很长时间的苦。

第二个是尸粪泥,有情从地狱出来之后,看到有尸粪泥,也是认为里面很清凉,然后跳了进去。里面都是尸体,有人的、狗的等各种各样恶心的尸体,还有很多的粪便。它掉进去之后,一下子就没顶,整个陷在里面,特别痛苦。尸粪泥不单单有一种非常恶臭的自性,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虫,小虫的嘴特别尖,就像针一样,一下子可以刺穿皮肤、肌肉、骨头,吮吸骨髓。也不是一只两只,而是特别多的虫子。

第三个是利刃原。有情从远处看到一片青青的草原,就像藏地一样。草原上的青草长得这么好,他就想过去放松一下。过去之后发现草地里面都是利刀,刀锋往上,两只脚踩下去就把脚刺穿了,拔起来又恢复。受业力的驱使想退也退不回去,只能往前走,一直感受痛苦。

“等”字中也包括剑叶林,有情在远处看到一个舒适的森林,过去之后,树的叶子全部变成锋利的宝剑,风一吹过来,剑就落在有情身上刺穿它的身体,一直会感受这样的痛苦。

第四个是无滩河,是一条宽广的河,里面有烧沸的水,有情在里面被煮得滚来滚去,特别难忍,想要爬到岸上。岸边有很多狱卒,不断地殴打他们,感受很大的痛苦。

己二、寒地狱

其他具疱地狱等,
即是八种寒地狱。

有些地方说冈底斯山下面是寒地狱,此处没有这样说。寒地狱在热地狱之外,和热地狱是并行安立的。

除了热地狱之外,还有具疱地狱、疱裂地狱、紧牙地狱、阿啾啾地狱、呼呼地狱、裂如青莲花地狱、裂如红莲花地狱、裂如大红莲地狱,八种寒地狱。

和热地狱不一样,热地狱都是特别炎热的,到处都是烧红的铁地,房间里也是烧红的,墙也是烧红的铁墙,有情在里面根本无法获得安乐。寒地狱完全是相反的,都是非常寒冷的自性。

第一个叫具疱地狱,身上寒冷的缘故,长得很多疱;第二个叫疱裂地狱,更冷了,疱裂开了;第三个叫紧牙地狱,有情非常寒冷的缘故,只有把牙咬得很紧;第四个叫阿啾啾地狱,特别特别地冷,有情发出阿啾啾的声音;第五个叫呼呼地狱,已经发不出阿啾啾的声音,只能发出呼呼声;第六个叫裂如青莲花地狱,有情的皮肤全部裂开了,身体裂如四瓣的青莲花一样;第七个叫裂如红莲花地狱,身体裂成八瓣红莲花一样;第八个叫裂如大莲花地狱,身体裂成十六瓣、三十二瓣等,就像大莲花一样。越往下,寒冷的程度越大。有情在里面一直感受寒冷。

在藏地冬天,如果衣服穿得少一点,或者停电了没有取暖设备,我们就会感到特别冷。其实这种冷与寒地狱的冷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有情造了堕寒地狱的业,比如在寒冷的时候抢夺他人的衣服;把别人推到冷水中让他感受痛苦。或者偷盗过包经布,都会感召寒地狱的果报。

很多地方寒地狱都讲得很略,不像热地狱那么广。

此处有一个疑惑,南赡部洲的面积并不大,最窄的地方只有三点五由旬,其他分别是两千,而下面的地狱范围这么大,怎么能够容纳的下呢?这方面没有问题。南赡部洲是露出海平面的,越往下越大。经典中比喻就像谷堆一样,上面很小,下面很大。现在我们能够理解的比喻就像金字塔一样的,金字塔上面就是很小,越往下越大。因为南赡部洲下面连着金刚大地,金刚大地很宽广,所以往下的地狱非常宽广的。

讲完地狱之后,附带讲了旁生。旁生的根本住处是外大海,也就是咸水海,类似于大本营一样。逐渐从根本住处的大海慢慢扩散到陆地,变成了散居的旁生。其中就有一部分成为了人的家畜、家禽,还有一部分成为了野生动物。因为此处我们讲的是有情安住的地方,旁生也是有情。旁生根本安住的地方是大海,还有些其他散居的旁生安住在陆地。

饿鬼根本安住的地方是王舍城往下五百由旬的地方,饿鬼的大本营就在那里,从这个地方慢慢分散到其他地区。

饿鬼中有一位阎罗法王,也是通过不善业牵引显示的业因果。有些地方说阎罗法王是一个有情,虽然他造了不善的业,但是满业是善的。因为是满业善、引业恶,所以投生到饿鬼道当中后福报很大,在里面宣判,显示业因果的自性,不会受很大的苦。

有些地方说阎罗王是佛菩萨的化身,或者他的本性是清净的,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此处按有部的观点,阎罗法王属于一个有情,是通过业力牵引转生的。

地狱中惩罚众生的狱卒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众生?也有两种说法。有些地方说狱卒是真正的众生,通过他们的业投生到地狱当中。虽然由引业生于地狱,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受苦的业。他们的大种身体的构造不一样。他们为什么在地狱的高温中没事呢?大种不一样,它们相当于防高温的材料制成的,可以在这里面惩罚罪人,一点事没有。有些地方如果按照大乘的观点,这些狱卒是地狱有情的业力显现的出来。

以上就讲完了恶趣,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0] 四大部洲都有人居住。

[1] 即会如意地赐予想得到衣服、饮食等资具。

[2] 二千五乘以三。


扫码下载原文及音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