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问答人生】佛陀来过世间吗?佛涅槃以后去了哪里?(附:动画片及精美画册) 返回

【问答人生】佛陀来过世间吗?佛涅槃以后去了哪里?(附:动画片及精美画册)

知幻园 2023-06-04

解惑人生

告别迷茫


问答堪布/ KHENPO SODARGYE

Q

&

A





今天是藏历四月十五,萨嘎达瓦节,是佛陀成道和涅槃的殊胜纪念日。奉上敦煌原创动画片《降魔成道》和精美画册《佛陀的一生》,愿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位伟大的智者!



01




问:


我买了一本书,西方人写的,他讲了世界范围内100位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家,孔子、基督、柏拉图都在,但没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我觉得这个不对,因为有其人有其事,佛陀的教化是明摆着的。请问您怎么看?


答:


可能是作者的立场问题吧,有所偏重的时候,有些就不收录了。应该不至于否认佛的存在。


你说得对,有其人有其事。一九五几年的时候,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喜饶嘉措大师,曾去印度参加了一个世界性的佛教大会。回来后,竟然有人问:“释迦牟尼佛真的存在吗?”大师当时是跟班禅大师一起去的,他们朝拜了佛陀降生、成道、转F轮以及涅槃的所有古迹。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位国王的存在,都可以从他的历史事迹、建筑遗迹来推知,佛陀也一样。谁有怀疑,我跟他一起去印度走走。”


所以,证明佛陀来过世间是不困难的。




02




问:


人有寿命,天人也有寿命,佛也有一定的寿量,那么佛涅槃后去了哪里?


答:


确实不论人还是天人,六道众生都有各自的寿命,寿命尽了就会随业而去,转生到其他地方。然而佛陀不受业的限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寿量,佛的涅槃只是一种示现。


佛教的《白莲花经》中说:佛永不灭,法永住世。意思是,佛的本体永远不会灭亡,真正的法也是永驻世间的。因此真实而言,佛陀没有涅槃。




敦煌

动画

     降魔成道


精美

画册

     佛陀的一生





01


善慧菩萨,佛的前身,准备投胎人道,觉悟成佛。



02


梦象受孕: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白象而受孕。



03


七步莲花:佛陀在蓝毗尼花园从母亲的右胁降生,行走七步,每一步都踩出一朵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言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04


命名大典:佛陀以转轮圣王的身份降生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非常的疼爱自己的儿子。佛陀被命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05


仙人占相:预言太子将成为伟大的国王,或出家觉悟成佛,父亲听到太子会出家,甚感苦恼。



06


得入四禅:太子见老鹰捕食蛇,心生悲悯,观察到众生的苦恼,而入禅定,得入四禅。



07


文武过人:太子16岁,精通所有学问与武功,可谓文武双全。



08


成亲娶妻:父王见太子终日闷闷不乐,便为其安排了一件婚事,于是太子迎娶了美丽的耶输陀罗。



09


深受爱戴:太子与妻子深受百姓爱戴。



10


见丑生厌:夜见宫女们睡觉时的丑态,顿觉美皆虚幻。



11


出城四游:太子出城,见生老病死之苦,于众生生大悲悯,于轮回更生厌离。



12


夜别妻儿:一天夜晚,太子悄悄走出房间,离开了妻子和儿子。



13


远离王城:太子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世俗的富贵繁荣,而去追求能让自己与一切众生解脱于生老病死乃至一切一切的烦恼痛苦轮回的方法。



14


削发更衣:悉达多削去了如烦恼一样的发丝,换上了梵天送来的衣,开始修行。车匿依依不舍。



15


难忍苦行:悉达多向所有世间的“成就者”们求学,尝试了世间所有的修行方式,达到了世间能达到的所有顶端境界,但他发现并没有达到他出家的目的,于是放弃了苦行。见天神于空中弹琴,了悟了中道。



16


牧女献供:一位牧女向悉达多供养了奶粥,悉达多因此得以恢复体力而重新开始修行上。



17


发愿成佛:佛陀发愿成佛,以碗碟放入水中,发愿曰:如若能成佛,则希望碗碟逆流而上。



18


树下参悟:佛陀于菩提树下参悟,发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当雨水下落天气寒冷时,龙王现身为佛陀遮风挡雨。



19


魔女献媚:佛陀的参悟惊动了魔王波旬,于是魔王派遣他的三个女儿前来魅惑佛陀,试图让佛陀放弃参悟,然而佛陀不为所动。



20


水淹魔军:魔王见佛陀不为魔女所动,大为恼怒,派遣魔军前来妄图杀害佛陀。此时坚牢地神现身护持佛陀,水淹魔军。



21


魔军败退:魔王波旬的种种手段都没能得逞,终于败退。



22


成等正觉:佛陀终于夜睹明星而悟宇宙真谛,叹曰: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从此,佛陀成就了宇宙中最完善的慈悲与智慧。



23


梵天献花:天主大梵天得知佛陀成就最正觉,特前来向佛陀献花,以此缘起恳请佛陀为众生宣说妙法,让一切众生成就佛陀一般伟大的生命品质。佛陀慈悲应允。



24


鹿苑说法:佛陀于鹿野苑度化了第一批弟子,开始了教化众生的事业。



25


游行教化:佛陀带领着弟子们秉承着中道,履行着简朴的行为态度,四处游行,应机教化着所有有缘的众生。



26


回宫省亲:佛陀的父亲病重卧床,佛陀带领弟子回宫省亲。



27


见昔日妻:再见妻子耶输陀罗,佛陀的妻子,对佛陀的出家先是悲伤,怨恨,思念。多年后再次见到佛陀,她却紧张得手发抖,佛陀开口说话的那一刻,她连站都站不稳,直接跪倒在了地上,泪流满面。



28


儿子出家:佛陀的儿子罗睺罗拜舍利弗为师,而出家。



29


父王逝世:佛陀见到了病重的父亲,并为他开示了三皈依法,父王因此得度。逝世后,佛陀尽职孝道,亲自抬父王的棺椁,为世人以身作则。



30


升天说法:佛陀应天神的邀请,不动而上升天宫为了报答母亲之恩德而升天说法



31


重返人间:佛陀在天宫说法后,沿着天梯下返人间,众天神恭敬围绕。



32


如幻解脱:有一王子贪恋自己美丽的妻子而不愿随佛出家,于是佛带他来到天上。王子见天女容貌美丽至极,反观人间女子更空有表象,于是以此因缘而出家。后来佛陀为了帮助他断除淫欲,而带他去看了地狱中因过分贪着美色而感应到的烈焰痛苦,于是这名王子真正地解脱了。



33


最后供养:佛陀接受了最后一次的供养,以表现出疾病这样的方式提醒弟子们时刻不要忘记无常,并表示即将进入大涅槃的境界。



34


入大涅槃:佛陀对弟子们做了最后的开示后,安详地右卧,进入涅槃。


所有的人都因佛陀入灭而悲泣难止,大地震动,人神共悲,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唯一怙主依靠将离他们而去。佛陀并没有像他方世界的佛陀那样选择长久地住世,而是这么早就示现涅槃,因为他担心弟子们会因为他的长久住世而放逸修行,可见佛陀的良苦用心!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


+知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