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传佛教和平观——聚焦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
“净土真的是阿弥陀佛从零创建出来的吗?真的那么殊胜吗?如果净土不停地接引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是否可以容纳那么多众生?单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往生吗?净土离我们十万亿佛土那么遥远,可以去到吗?”——特邀嘉宾
“我们究竟是因为什么而产生我执,现在需要再一次好好想想。难道外面附有一层皮肤的这个肉身就是真正的我吗!如果认为有“我”,那就会产生相对立的“他”。无论面对大事小情,我们恐怕每时每刻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活到现在的吧。这样自私自利的心,说小了会引起家庭内部和同事间的不和,说大了会引起国家间的矛盾。”——特邀嘉宾
“现在的社会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认为真正的问题就是出在教育,东方把圣贤教育疏忽了,西方把宗教教育疏忽了……所有宗教教育的根本目标都是引导人心向善,所以宗教要承担起端正人心、化解灾难的使命。 ”——特邀嘉宾
和平沉思之:贫与富
2016年7月13日,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在泰国清迈国际会展中心继续召开。今天的活动以主题演讲和微演说为主。三位代表嘉宾分别从宗教教育、和诤思想、科学与净土的角度做了演讲。
上午由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进行了题为《科学家眼中的净土法门》的演讲。该演讲嘉宾不仅是闻名遐迩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修行多年的三宝弟子。在演讲当中,他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以设问的方式对净土进行了科普式的诠释,指出了净土法门与现代科学毫不相违,特别是以量子纠缠为立足点,因为有以阿弥陀佛强大愿力而形成的净土,同时凡夫可以凭借强大的“信、愿、行”的念佛意识与极乐净土相应,进而超越时空、往生净土。
教授精彩的演讲令参会者在理论物理学前沿成果与佛法的碰撞当中回味无穷,而接下来进行主题演讲的这位法师,则将大众从“大而无外”的宇宙,带到了“小而无内”的方寸之间。法师秉持“自觉觉他”的誓愿出家,在山洞中闭关修行20年,深得禅宗要旨,这次以“和诤思想对人类和平的重要性”为题进行主题演讲。法师认为和平应当从宗教开始,佛教徒在处世的时候,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尽量放下我执,同时要将“我”的念头转变为关爱他人的利他心,逐渐去除宗教、宗派之间的束缚,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最后,法师对年轻人提出希望:“作为未来领导者的青年佛子们,也要像‘以一灯点燃千百盏灯’的无尽灯一样,用大悲菩提心在生活中去实践大乘菩萨的六波罗密多。如此一来,贫僧相信未来人间便会充满希望。”
如果说教授的演讲是站在物质世界的角度,那么法师则是立足于精神层面,接下来出场的这位嘉宾是汉传佛教的代表,是从社会人文的角度进行的演讲,他的重点概括为“教育”法师讲道,我们应该回归传统圣哲教育,虚心学习并落实老祖宗的圣贤教诲。拯救世界,必须恢复宗教教育,这包括了五大类: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科学。宗教需要回归教育,更需要注重经典教义的学习和讲解,而不仅仅是祈祷的仪式。法师用了多元种族、文化、宗教的和谐团结,直观地给大众展示了宗教教育、圣哲教育回归所带来的惊人效果。整个演讲过程中,法师始终围绕着教育,并以实例说明教育对人心净化的作用。较之于前两位嘉宾精湛思想的碰撞,法师立足人本的演讲可谓与之交相辉映,让在场的大众参会者对“和平之路”有了不同层面的认知。
三位重量级嘉宾的演说过程中,穿插了微演说比赛。选手们以各自的独特视角,作了非常精彩的演讲,台下不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第六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正在进行中,欢迎您继续关注明天的精彩活动,与我们一起构建“和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