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方法来学中医,一点儿也不难哦~
奇妙的中医探秘之旅 11
用这个方法来学中医
一点儿也不难哦~
体表定位
ti biao ding wei
# 颈椎
中医有一些常用的体表定位方法,比如人体有七个颈椎,低头时,脖子后面第一节凸起的,就是颈椎的第七节,也是颈椎的最后一节。
# 胸椎
胸椎一共有12个椎体。第7颈椎下面有个明显鼓包,就是颈椎、胸椎椎体后那根小尾巴,这是第一胸椎的棘突。定位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坐标依次数下去。
除了纵向定位的方法,还有横向定位法。比如与肩胛下角齐平的就是第七胸椎棘突,对第七胸椎的准确定位能帮我们快速找到很多其他穴位,比如背俞穴就是需要数胸椎椎体来确定的。
# 腰椎
腰椎一共有5个椎体。做叉腰动作时,可以在背后摸到骨盆的髂嵴,也就是骨盆的最高点,两侧髂嵴的连线,对应的就是第四腰椎的棘突。
#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见28页)是我以前在中医院校学习时的考试重点,但我平时一般还是用书本附录上的手指同身寸来取穴,也叫“同身寸”(见32页),拇指的宽度叫一寸,四指并拢的宽度叫“一夫”,也就是三寸。一个人只能用这个方法给自己取穴,给别人取穴时就要按照对方手的尺寸取穴。
举个例子,对足三里的取穴。将腿弯曲成90度,手按下图方式放在小腿上,食指放在膝盖外侧的凹陷上,小指下方对应的穴位就是足三里。
以上就是腧穴总论的简单介绍,大家学下来感觉怎么样呢?
奶 奶
没人说话。大家是不是有点被吓到啦?其实不用太害怕,这是一个总论,就像一个有钱人,先晒了晒自家百宝箱,把所有宝贝都让我们看了,之后我们会有机会挨个儿了解每件宝贝,知道它们的大概功用,价值几何等等,所以,大家听不懂也不用太担心哦。
我跟你们讲讲我以前“二百五”的学经络的经历吧。虽然我小时候跟妈妈学过一点中医,但现在都忘光了,所以跟你们一样,都是零基础。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着几百个穴位,简直两眼一抹黑,根本看不懂。
奇妙的中医
探秘之旅 11
后来我剑走偏锋,从学针灸开始,进入了黄帝内针的学习。这门学科神奇的是,它只用到了五输穴以及五输穴附近的一些地方,就可以治疗所有疾病,这基本上就是黄帝内针的一个理念。我大为开心,因为五输穴比起庞大的穴位名相就少多了,只需要背几十个穴位,而且常用穴位更少,一般也就是16到32个穴位,这样一来,对初学者来说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于是就从自己开始,在身上一个个穴位地试,在手机上学习找穴位,比如五腧穴是指井、荥、输、经、合,将这五个穴位背下来,对大家来说应该并非难事,当了解了肺经的穴位,至少能解决一些嗓子痛等肺经所属的问题。
我就是从肺经开始学习的,掌握了之后,我真的通过放点血就把嗓子痛治好了。后来又学习大肠经等,五腧穴都尽量学会。因为五腧穴在膝盖以下和肘部以下,不涉及脏腑,相对安全,除了痛,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去扎胸部或者背部的穴位,就会有扎成气胸的危险。通过这样一番逐一训练之后,我对穴位也算有点熟悉了。
后来我还学了五行针灸,在背俞穴和募穴这两类穴位上用针比较多。刚才所讲的穴位,现在针灸各门各派绝大多数的大佬平时都在运用,所以不用着急,我们要是能把五输穴全部掌握,就已经非常棒了。凭借五输穴,可以治疗身体大部分的疾病,剩下不能治的,我们就认输,毕竟咱不是专业人员,只是做一些基础学习就好。
中医探秘之旅
11
业精于勤荒于嬉,我最近因为常出去玩,对有些穴位知识都陌生了,现在准备重新复习加强,逐个去熟悉、训练和运用。相信我们这边的学霸能把表格里的几十个穴位都背下来,但哪怕不能记住全部,只是熟悉其中的五输穴,就已经能够治疗一些疾病了。
其实,就算是很多搞针灸专业的人,他们了解的,可能都不到全部穴位的一半。所以,并不是每条经络的所有穴位我们都需要全部掌握,只要把五输穴、郄穴、八脉交会穴等一些特殊穴位记下来,就已经很好啦。
未完待续
To be continued...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