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入大乘论》14
返回
《入大乘论》14
重 要 提 醒 !!!
莫高窟-第36窟 菩萨
按照Z地当时,前弘期和后弘期之间比较混乱的时候,荣索班智达是针对当时的有些情况,前面也提过,荣索班智达为什么不说是《入大圆满论》?...
《经庄严论》中讲,仅仅是迷惑和不迷惑的一个差别而已。除此之外,无有任何的所破的实体和所立的实体。
名言上,我们了知诸法时,叫清净、涅槃、证悟;不了知时,叫染污、轮回、烦恼。
除此之外,没有一个实有的,清净的法得不到、不清净的法也得不到,实相就是这样,我们一定要明白。
因为清净和不清净,实际上也是一种概念,这种概念到最后,也是会消失的。
其他的论典中讲,就像世间的燧木、燧垫,刚开始有起火的因缘;但是到最后,燧木、燧垫自己也是烧尽无余的。
同样的,能取、所取;清净、不清静;当有缘而勤作的时候,有这些显现,但到最后,这些一切都了不可得,没有一点实有。
由此可见,唯独依照广大宗轨将名言与胜义的无垢观察量二理平等圆融的智慧火才能将二取所知的干薪焚毁无余,从而安住于离边等性之法界中。
正像燧木与燧垫磨擦生火最终它们二者本身也被烧尽一样,以二谛圆融一味的智慧火最后也会焚烧分开耽著二谛的分别,进而真正安住在不偏堕现空任何一方、远离一切所缘之边的法界中
——《中观庄严论释》
荣索班智达在这一品中,一直特别强调:连如来的自然本智,也没有一个实有的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