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62课 * 甘露丸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62课 * 甘露丸


净土法门修行方法

每个欲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首先要通达其意义,然后要实地修持这四因。在汉传佛教中,净宗行人的修持主要是念佛和诵《阿弥陀经》,这个传统非常好。但我觉得仅此尚不足够,一个人应该首先断除十不善业、五无间罪、舍法罪在内的一切恶业,行持十善业在内的一切善法,在此基础上再精进念佛、诵经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是比较圆满

总之,大家平时应该拿出一定的精进,趁早打好往生净土的基础。以前法王如意宝说过,只要能念一百万遍阿弥陀佛名号,就会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缘起,临死时很容易将心识转为道用从而获得解脱。大家应该记住这个教言。


老年人应着重学修净土法

对老年人来说,应该抓紧时间精进修习净土法,因为老年人的时间不多了,即便没有遇到横死等违缘,死亡也会很快来临。人总是觉得自己还年轻,其实如果冷静观察就会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世间活很久,也许不出几年就会离开。因此,老年人一定要好好修行。

在我们学院,一般上了五六十岁的人都要进入净土班,着重学修净土法,如果有时间再学一些其他的经论。不过现在有些人的行为有点颠倒:有些老人特别喜欢中观和因明,成天背诵大经大论,甚至有的老菩萨牙都掉光了,还想参加辩论;而有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却只想一个人念佛,既不愿意闻思,也不愿意发心。我觉得在这方面有些人头脑要清醒:年轻的时候,要着重闻思教理,通过听闻、思维、研讨、辩论等方式遣除相续中对佛法的怀疑、邪见和增损;到了晚年的时候,则要稳重地坐下来,老老实实念佛求生净土。总之,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放下一切去修行了。我觉得这样的修行人人都应该能做到。有的老人说:“我业障太重了,什么法都修不上去,修行时要么昏沉要么胡思乱想。”其实,凡夫人都有这种情况,没必要为此过于苦恼,只要能长期坚持修行,就一定能克服这些障碍

在修行方面,大家对未来要有所安排,比如你现在六十岁,就应该提前计划好:如果我还能活三年,那么这三年要完成多少佛号、咒语和其他善法。这方面的安排非常有必要。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修行方面的安排一点也没有,而世间的安排却一大堆。有些人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打算买一个好房子。这样的打算实在颠倒!你的房子再好,你又能在里面住多久呢?可是有些愚痴的人却想不到这一点。有时候我觉得某些人的行为与屠宰场的牦牛没有区别:屠宰场的牦牛过几个小时就要被杀了,我们在旁边都为它们的命运而流泪,可是它们自己却一点感觉都没有,要么悠闲地吃草,要么和其它牦牛打架,很多世间人就像这些牦牛一样愚痴。通过这次学习净土法,希望老年佛友们能对未来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对年轻人来说,虽然现在还没老,也可能出现横死的情况,所以也需要对未来有所准备。


断恶行善是修行的前行

净土法门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会念佛就可以了,可是说复杂也很复杂,涉及到许多经论的内容。别的暂且不说,如果不懂因果法,虽然每天都在念佛,但同时又在不断地造恶业,相续中积累了很多恶业,这种人要往生净土就很困难。虽然有的大德有“带业往生”的说法,但我认为,不能因为这种说法而肆无忌惮地造恶业,明知故犯肯定是不合理的。阿弥陀佛也不可能特别喜欢恶业,如果有人带了一大口袋恶业,他马上高兴地出来迎接:太好了,今天又来一个恶业深重的大罪人!绝对不会这样。所以,有些人要因为某些说法而随便造恶业,否则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现在很多人的佛学水平特别差,连一些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平时起心动念、说话做事都在造恶业。我觉得这些人要好好闻思教理,并以所学之法来观察自己,首先做一个断恶行善的好人,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修行。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能做得到。如果要求示现神通或者做一些超越的行为,也许很多普通修行人都无能为力,但我们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只要自己愿意,上面的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的人都希求快乐、避免痛苦,都不愿意毁坏自己的今生来世,因此大家应该按照上述开示去行持。


善护自心

像本师释迦牟尼佛那么殊胜的对境在末法时代很难值遇,但上师三宝也是殊胜的对境,对其生善念、赞叹同样有无量福德,对其生恶念、毁谤也会有无量过患,所以,今后在面对上师三宝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

由于往昔的宿业不同,人和人差别确实很大:有的人见到三宝就欢喜赞叹,而有的人则憎恨毁辱。但不管别人如何,我们一定要护持自己的心,对殊胜的对境要生善念,千万不要生恶念,如果生了恶念,一定要当下遮止并立即忏悔。凡夫人不可能起心动念都是善心,一点贪嗔痴的念头都不产生,但只要能恒时观察自心,努力对治恶念,也不失为智者。当然,在调心的过程中,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困难,因为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返观过自心,这颗心放任自流惯了,要让心一下子变得清净调柔有一定困难,但只要长期坚持,最终一定能调伏自心。

我们需要的是内心远离害心、具有慈悲心。《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中云:“若不修慈悲,能行嗔害心,虽行诸善行,死入于泥犁。”古德曾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因此,一切善恶主要依赖于心,我们务必舍弃恶心劣意,生起慈心善意,否则,非但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甚至连人天善趣也无法获得。希望有些念佛的人注意了,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自己经常对别人生害心或者与道友关系不和,一开口就说别人的过失,那根本不会有解脱的机会,死后只能长劫在恶趣感受痛苦。


如何看待乞丐

有些地方的乞丐特别多。我们学院举办极乐法会时,经常会来很多乞丐。以前我去印度时,在金刚座附近也见到很多乞丐。在尼泊尔的夏绒卡绣佛塔那一带,每月的十五、三十日施主们都要举办法会,每次法会都会来很多乞丐。有些善良的人会布施乞丐一些食物,而有些人则特别看不起他们,尤其尼泊尔的警察非常坏,我亲眼见到他们用警棍毒打乞丐,那些乞丐一见到警察来就吓得扔下碗到处乱跑。

其实乞丐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国王种姓的、婆罗门种姓的……也许还有菩萨种姓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他们。不管怎么样,今后大家看到乞丐要尽量观清净心,这样是比较好的。希望大家今后不要蔑视乞丐,否则令他们生嗔心、发恶愿是很不好的


遮止发恶心恶愿

现在很多人恶狠狠地对别人说:“我杀了你”、“我吃了你”、“我降伏你”……这样发恶愿特别可怕。一般来说,如果口中说出这种恶语,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恶心,这样必定会造下恶业。心的力量非常大,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在烦恼的推动下随便发恶愿,否则这些恶愿的果报现前时是很可怕的。现在有些人哀叹自己倒霉,什么事业都搞不成,这很可能是以前生恶心、发恶愿的果报。

对于欲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来说,千万不要对他人产生害心,否则要往生净土是很困难的。怀有害心者经常会害到自己这一方。因此,那些经常产生害心的人一定要小心警惕了。虽然从根本上断除相续中的害心是很困难的,凡夫人遇到不顺心的外境会自然而然产生害心,但我们毕竟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无论如何要以佛法对治自己的烦恼和习气

对于学习大乘佛法的人来说,一定要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对任何众生都要平等关爱,如果没有这样的善心,最起码也不能以恶心伤害众生,否则一定会感受报应。

包括地狱的烧铁地在内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害心感召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彻底断除害心。如果一个人的心没有调伏,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现在有些人就是由于心没有得到自在,在感情、工作等方面遇到不顺时,对他人、社会产生不满,最后做出对自他有害的行为。其实,外境并没有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糟糕,如果他们能调伏自己的心,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可是不学佛的人很难懂得这个道理。

每位道友都应该有所转变,今后千万不要再生害心了,一旦生起害心要立即忏悔,否则根本无法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我们能坚持修心,对任何众生都生善心,并力所能及地利益众生,那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就不是很困难了


修心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偈曰:“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偈颂的意思是,心是一切法的根本,是诸法中尊,也是一切的驱使者,如果内心产生恶念,则一切所言所行都是恶,罪业和痛苦会跟随而来,就像车轮碾过后留下痕迹一样;如果内心产生善念,则所言所行都是善,福德和快乐会随后而至,就像影子紧随身体不相舍离一样。

按这几个偈颂的观点,闭目打坐不一定是修行人,讲经说法也不一定是修行人,一切外在行为都不能说明是修行人,只有随时随地观察自心,努力对治恶念、培养善念,哪怕这种善念不被任何人知道,比如内心默默地发愿利益众生,或者别人快乐时自己生欢喜心,别人痛苦时自己生悲悯心,这样的修心者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有些人不注重修心,只是在外表上诈现威仪,这种人的行为一看就知道是伪装的。其实人的发心是很难隐藏的,如果一个人真正有悲心,他的言行都蕴含着慈悲,透过行为可以感受到他内在的悲心;如果心里一点悲心都没有,可是外表装得特别慈悲,看起来好像比观音菩萨的悲心还大,这也许暂时会蒙住一些人,可是时间长了终究会原形毕露。修行人应该表里一致,甚至如果自己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可以当面直接说出来,这样的话,别人暂时也许会认为你很坏,但这远比口蜜腹剑的小人好得多


远离害心的利益

远离害心的功德很大,《十善业道经》中宣说了远离害心的八种功德: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不仅如此,刚才说地狱是恶心造的,反过来说佛是善心造的,如果串习善心,就可以成就三世诸佛的果位,如《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从现世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断除害心,则会过得安乐富足,心情恒时欢喜,谁也不能令其生畏,而且能使众人舒心悦意。如果一个人无有害心,他在任何团体中都会很快乐。我们学院有些人因为修行比较好,即使别人对他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从来就不放在心上,所以一直过得很快乐。而有些人不是这样,因为自己的心出了问题,他们觉得整个世界都很恶劣,所有的人都对自己不好,结果恒时对外境怀着嗔心,活得非常痛苦。实际上,即便别人对自己有害心,但如果自己无有害心,也照样会快乐。如《因缘品》云:“具有害心人之中,当住无有害心处,具害心中无害心,奇哉此人极安乐。”此论又云:“何人无害心,怜悯众有情,慈爱诸含生,彼永不生怨。”

无有害心者和有害心者的命运截然不同:无有害心者死后将感受善趣和解脱的安乐。佛经中说:“慈心不损恼,无有害心者,不伤诸有情,彼士转善趣。”《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舍离嗔,彼人趣涅槃。”相反,有害心者死后会转生恶道。《十诵律》中说:“恶心作恶口,轻毁圣人故,寿终必当堕,如是地狱中。”藏地民间也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好人死了,人们都说:“这个人心地善良,从来不对别人生害心,即使他没有解脱也会转生善趣”;如果一个恶人死了,人们都说:“这个人心地恶毒,再怎么超度也很难解脱吧。”


临终助念利益亡人

临终时如果不能依靠自力解脱,也可以通过他人的助念而获得解脱。中阴身的心识非常聪明。有些经论中说,中阴身的心识比活着时敏锐九倍,能觉察到他人非常微细的心念,对周围发生的事件一清二楚。中阴身的心识领悟力也很强,如果给活人念经,他们不一定能听得懂经文的意义,可是中阴身却很容易领悟经文的意义。而且在中阴的关键时刻,亡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前途,他们的心比较容易专注在善法上。因此,如果有他人的助念和引导,处于中阴阶段的亡人很容易获得解脱。对亡人的帮助非常有必要,今后大家要尽量以佛法来利益亡人。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61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60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59课 * 甘露丸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