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关于佛法修学先后顺序!
次第修学有什么必要?
依教修学的次第很重要,那需要遵循什么次第呢?有何必要?
从大的次第来讲,第一步要多闻教法。《华严经》教诫说:“菩萨应劝学十法”,十法里面第一个就是“诵习多闻”,对于佛法如果不听闻,还能通过什么途径了知呢?不听闻佛的教诲又如何去依教修行呢?释迦佛四十九年辛辛苦苦讲法,集结成的三藏经典,后世的祖师们代代承传,又著书立作,难道是让我们束之高阁吗?显然不是!一定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听闻并依教奉行的。
佛最后教诫阿难尊者,在集结三藏时每部经文开篇都要用“如是我闻”,没有用其他词句,或许也是在侧面告诉我们,多闻对佛教的修行人来说是基石,是学修佛法的第一步!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里有个譬喻:“譬如暗室中,虽有种种物,无灯暗所隐,有目不能见。如是虽有智,不从他闻法,是人终不能,分别善恶义。”就像在一个漆黑的暗室当中,不见一丝光明,乌漆漆的一片,里面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珍宝、物品,但是没有灯,被黑暗所隐蔽,纵然眼睛再好,也依然什么也看不到。同样,虽然世间有些人具足先天的智慧,但是如果不从善知识处闻法,这样的人终究不能正确地分别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轮回、什么是解脱,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又说道:“譬如有目者,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好比是有眼睛的人,借助灯光可以见到世间形形色色的万物,有智慧的人如果依止善知识多听闻正法,必然能够清晰地辨别善恶的义理。通过多闻,能了知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非法;通过多闻,可以让我们远离不善;通过多闻,可以舍离轮回中种种无意义的事;通过多闻,可以最终证得究竟无上的涅槃。
所以,在依教修学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多闻正法。听是第一步,不听、不知,哪里谈得上后来的修行呢?不但要听,诸多的经典里面都用了“多”这个字,多闻、广闻总归没有坏处,当然前提得是正法。
那听闻之后需要做什么呢?第二步,思维、遣疑。听闻之后,内心里面不免有疑惑或者有不明白的地方,我们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心更加接近佛陀的圣法呢?怎么能保证不错解经文经义呢?一是通过善知识解疑,二是自己思维很重要。
然后到了第三步,要依教起行。通过听闻、思维,明白了教法讲了什么,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规范,我们就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身口意行。这样依教起行,就出现了我们前面讲的教行果当中的行,由行最终能证果。所以多闻、思维、依教起行是一个简单的次第。
在《法句经》里佛陀这样教诲道:“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闻可灭恶。”虽然读诵、听闻很多的经典,但是如果句子、意义有错谬,不如只听闻一句正确的,这样可以灭除相续中的恶业。这里强调一定要是正法。
又说:“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行可度。”虽然是正法,也能朗读、背诵很多的教言,但是如果不去思维其真实义,又有什么利益呢?不如只明白其中一个偈子的真实义,听闻之后能够去行持,这样就可以得到度脱。
又说:“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虽然读诵很多经典,如果不理解法句的意义,又有什么利益呢?不如只精通其中一句法的意义,这样去行持就能够得道证果。
总之,要听闻正法,不能是句义不正的法,要具备真实义;听闻之后还要去思维其真实义;思维之后还能真正理解,这样有了正见之后,再依教起行,便可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