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25)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25)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4月1日 佛历2564年





每日一颗钻石

让我们一起背诵

并依文修持吧~


【第25颗钻石】


ཨོ་རྒྱན་ཆེན་པོས།ཆོས་ལ་ཕྱི་བཤོལ་མ་བྱེད་རྗེ་འབངས་རྣམས།།སྙིང་རུས་མ་ཆུང་སྒྲུབ་ལ་རེམ་པར་གྱིས།།ཚེ་གང་དུས་བརྒྱའི་ཟ་མ་ལན་གཅིག་ཡིན།ཞེས་གསུངས།

莲花生大士:
诸弟子对修法切莫拖延,应以大精进来修行,遇法如百日一餐极难得。



拖延修法

很多人心里有求法、修法的念头,但行为上一直拖延、观望,今天不行,明天;今年不行,明年、后年……始终修不了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在这样的状态中耗尽了人生岁月,非常可惜。


拖延修法的过患有:若获暇满身时未修法,恍恍惚惚度日人寿尽;死亡不定死主骤然至;死后漂于轮回堕恶趣;剧烈痛苦逼迫自身心;纵然心生后悔亦太迟;无解脱时长久住轮回。因此,我们必须断除这种怀着修持正法的愿望而虚度人生的现象。


蹉跎人生

以前藏地有一位著名的哲白莲大师,他说:“人生犹如屠场畜,过一瞬间死亦临,今复明日久蹉跎,终于榻中呼号矣。”他把人生几十年,比作屠宰场里的旁生临近被屠宰的短暂过程,其实这并不夸张。


《六度集经》里也有个教证:“人命譬若,牵牛市屠,牛一迁步,一近死地。”意思是一样的:我们人的生命,就像一头牛被牵去屠宰,牛每向前走一步,也就与死亡更接近一步。“人得一日,犹牛一步……昼夜趣死,进疾无住。”人每活一天,就像牛走了一步,就在日夜更迭中趣向死亡,非常迅速,而且片刻也不停留。


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会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然后端出蛋糕,鼓掌、欢笑。但你想起这个道理,那就成了:“祝你死去快乐,祝你死去快乐……”会观察的话,人跟牦牛的确没有差别,从死亡那一点上来看,过一年就接近一年,过一天就接近一天,乃至分分秒秒在靠近。


如救头燃大精进

我们一定要刻不容缓地修持正法,就像懦夫怀里钻进了毒蛇,或者美女头上着火一样急不可待,要彻底放下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毫不迟疑地致力于佛法。


不能说“明天再做吧”,就这样一直拖着。而务必要精进,要舍弃一切琐事地精进。否则,红尘的琐事没完没了,昨天做的今天要做,今天做的明天也要做,明天做的后天还要做……一直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犹如水的波纹一般,始终空不出一个修法的时间来。


其实,你一旦下定决心放下,琐事也就完结了。诚如全知无垢光尊者所说:“世间琐事死亦无完时,何时放下即了乃规律……所作所为如儿戏,做无终了放则了。”


历史上有很多出家人,正因为看透了这些,所以才选择了出家。仔细想一想,琐事确实是做不完的,什么时候放下了,什么时候也就了了。这个道理很深,但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在年龄大小。


一个小和尚的故事

日本有一位亲鸾上人,就像中国的慧远大师,他是日本净土宗初祖。上人自小父母双亡,9岁时,因为对死亡怀有恐怖,他看破世间的一切,到慈镇禅师面前请求出家。听了他讲述的理由,禅师很赞许,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明天来吧,我给你剃度。”但小亲鸾说:“师父,我年纪尚小,虽然今天有出家的心,但不知明天这颗心是否还在;您的年龄也这么高了,怎么保证明天起床时还活着呢?”师父听了拍手称善,当下给他剃度了。


日本有一位亲鸾上人,就像中国的慧远大师,他是日本净土宗初祖。


上人自小父母双亡,9岁时,因为对死亡怀有恐怖,他看破世间的一切,到慈镇禅师面前请求出家。


听了他讲述的理由,禅师很赞许,说:“好,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明天来吧,我给你剃度。”


但小亲鸾说:“师父,我年纪尚小,虽然今天有出家的心,但不知明天这颗心是否还在;您的年龄也这么高了,怎么保证明天起床时还活着呢?”


师父听了拍手称善,当下给他剃度了。



不管怎么样,要修行就要放下一切。即使不能像亲鸾上人那样,自小便看破一切,但当生起想修正法的心念时,应当以无常来激励自己,一刹那也不懒懒散散、拖拖拉拉,而要当机立断地修持正法。



【提醒】行持任何点滴善法,要以三殊胜摄持哦~



上一颗:365颗钻石的约定(24)

1-15颗钻石复习: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