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从小要养成不自私贪财的习惯
财物轻 怨何生
对钱财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执著财物,兄弟之间的怨恨争斗就不会产生。父母教育孩子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玩具,也不能让他看得过重。其实,儒教这些少欲知足的道理,讲得非常好。若没有这些理念,孩子小时候会为了玩具打架;大了会为了钱财杀人。现在社会上这种现象特别多,有些人打麻将仅仅为了五元钱,坐出租车为了省一元钱,就会杀人夺命,非常可怕。若能从小断除对财物的贪执,就会止息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西汉有个人叫卜式,他弟弟长大成人后,他把家里的房屋田产全部留给弟弟,自己赶着一百只羊,上山放牧去了。十几年后,卜式的羊达到一千只,弟弟却把家业耗尽了,卜式又分出一半羊给弟弟……可见,他是个重义轻财的君子。
现在人若也教育子女不贪财,那孩子将来不管在社会上做事还是学佛,都会有一定的前途。否则,对一点蝇头小利都死执不放,冲突定会在他身上频频发生。就像汉地的很多地方,子女为争夺父母的家产,打官司会持续好多年。有一个老人,他很有钱,平时生病子女都不来,后来他病得非常严重,子女一个个都赶来了。老人十分聪明,清楚他们的来意是为了遗产,但不愿把钱留给这些不孝子,就故意全部捐给政府了。
所以,每个人小时候最好不要养成自私、贪财的习惯。我认识一个老乡叫才让嘉尼,他家有七口人,所有东西都是分开的,故家里有七个箱子:父亲的箱子、母亲的箱子、大儿子的箱子、二儿子的箱子……但平时吃饭是一起吃。后来这些孩子长大后只为自己,对一点财物就斤斤计较,所以都没有特别好的前途。可见,孩子在什么样的家庭、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也就形成了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因此,大家有这个机缘时,应该给孩子灌输良好的教育,只有这样,对他的将来才有很大帮助。
如果一个人德行非常好,即便是诸天也会经常护佑。人与自然之间,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奥秘。假如人们彼此不和,引发纷争与战乱,外境上也会出现风雨不顺、五谷不熟等恶兆。所以,人类要想快乐地生活,并非希求钱财就能得到,而要从自身修养、随顺天龙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调整,许多缘起不能破坏。倘若随便砍神树、挖神山、移江河,则容易引发各种天灾人祸。所以,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很多方面的因缘要处理好,否则就会出现不妙的缘起。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我们所遇到的压力,实际上是生活的本质,并不是不幸。任何事情,感情也好,压力也好,事情本身并没有痛苦的自性,所谓特别痛苦,只不过是对它特别执著导致的。如果真正知道了痛苦并不值得痛苦,痛苦自然就消失了。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