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分享】出世间的考试VS世间的考试
末学收到考试通知时,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因为从小开始经历过很多考试,对考试早已免疫。但这次和以前的考试都不相同,是第一次佛法学习的考试,甚感新鲜。
开始我是按照以前形成的应对世间考试的经验来复习的。
考前一个月时学院下发了复习题,受到了法师的一次辅导,了解了考试范围和类型。
我先是从头开始看法本,因为前面部分的闻法方式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串习的多,所以比较熟悉。但是暇满难得部分的很多内容都忘记了,比如暂时缘八无暇和断缘心八无暇都忘了查不多了,所以复习的过程中又重新温习加学习。在温习的过程中,更加理解为什么这个教证或公案和科判的关联。经过了轮回过患和因果不虚的学习,对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又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复习的速度比较慢,大概考试前几天才读完了一遍法本,然后根据考试题型把复习题分成两类,名词解释和非名词解释。关于开始背诵名词解释。由于复习题中的名词不全面,于是在法本中找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其他的非名词解释类的复习题就是一遍遍的通读。
考试那天,开考时分打开考题后发现名词解释都背诵过,心里就比较踏实。用电脑敲字时还是花了一些时间,想还好可以用电脑,如果是笔答的话,有些汉字都可能忘记怎么写了。第二部分的单项选择题偏重知识性,比较容易找到答案。但是后面的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部分就有很多拿不定主意。于是先做上标记,全部答完后再回来看,有的还是不能抉择。虽然某一选项可以理解,但不知道它是否应该选。
考完后一看法本,知道有的题答错了,于是想为何选错。这些并不是因为不懂这方面的知识,而是因为自己的心态而不去选,不敢选。
我以前考GRE英语时,要背诵最少6000个单词,看似很难,却是最容易的,只要花一定的时间,都能记得住。但是英语语法方面则是最难的,因为这考的是语言能力,需要长时间的联系才能做的好。反观这次考试,通过背诵,知识方面的题都可以回答;但是抉择方面的题却考的是对佛法的理解。
再反思这次的复习,我把复习主要放在知识方面,但是理解方面确实没有花时间思考。上师曾在讲记中鼓励背诵或是每天看前行引导文,我虽然也想背诵,每天都看看,但往往是忘记了,没有把它当成是每天的修行功课来看待。
我在考试前看了电影《冈仁波齐》,对其中藏人清净、调柔的身语意非常羡慕和赞叹,虽然他们可能不懂很多的佛法知识,但是他们对佛法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身体力行,是末学望尘莫及的。当我还在烦恼中挣扎着想如何抉择时,他们早已平静的给出了答案。
通过这场出世间的考试VS世间的考试,使我认识到出世间的考试是法供养、是修行、是让佛法真正融入心相续。
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让我早日以佛法遣除疑惑,清净身语意,成熟心相续,成为一个在生活中经得起修行考试的佛弟子,早日融入到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中去。
2017年8月
15届加行班学员 明恩
于昆士兰州汤斯维尔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