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有了这个基础,积资净障的能力可以更强丨《慧灯·问道》戒律篇 返回

有了这个基础,积资净障的能力可以更强丨《慧灯·问道》戒律篇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21-01-28



 

《慧灯·问道》第五季 戒律篇 第2期





堪布,您好!听了您讲的关于持戒的意义,我学到了很多,觉得持戒有很大的功德。但是我也听说,一旦失毁戒律也会有很大的过失,请教堪布,像我们这样对于是否持戒内心还不够坚定的人,应该如何选择呢?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你的意思是,持戒后如果犯戒会有罪过,所以有些人就不敢受戒了,对吗?


观众:是的,堪布。


堪布:任何事情都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坐飞机去某一个地方,有可能在途中就会发生空难,这是任何人都说不清楚,也没有办法排除的,但是大家还是会选择坐飞机。同样的道理,比如说某人选择持戒,那么未来在这个持戒的过程中他会不会出现犯戒的情况,确实也说不清楚。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受戒,是不太符合我们的常规和常识的。


正如坐飞机的例子,任何事情都有正面的意义,也都有负面的风险,但是我们做事情时还是要往好的方面考虑。受戒也如此,即使到时候真的犯了戒,也是有办法的,可以忏悔。所以,一开始因为怕犯戒而放弃,不受戒;或者一开始往好的方面想,去受戒,然后过程当中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到时候忏悔,再重新受戒,这两个选择当中,选后者是更好的。


不放弃,去努力,万一自己不小心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到时候也有解决的方法。每走一步,其实都能发现新的面对的方法,所以应该去受戒。如果因为怕犯戒而放弃受戒的机会,是有点不划算,有点遗憾的。


但是,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受戒。为什么大家会认为佛教有太多繁琐的、教条性的戒律,感觉难以做到?这种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可以选择性地受戒,以为受戒就要全部受,所以导致了这样的压力。其实并非如此,佛陀制定戒律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不会制定人做不到的戒律,所以我们应该去受戒。




主持人:有一句俗语,“有多大肚子吃多少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条件来受戒。如果犯戒了,也有方法进行忏悔。


堪布:对。






请问堪布,是否受戒越多就越好?是否受戒的等级越高,就越容易得到解脱?


堪布:是的,这方面应该可以这样说。


虽然我们刚才谈到了可以选择性地受戒,但是如果有能力的话,从数量上来讲,受五条戒当然比受三条戒好。因为受戒前后,在功德、福报的增长和罪过的忏悔这两方面的力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能够受戒的话,条数越多越好。


另外,受戒的级别有哪些呢?首先就是别解脱戒,比如出家戒和居士五戒,这些方面的戒律都叫作别解脱戒,这些是比较低层的戒律;中层的戒律是指菩萨戒;高层的戒律则是密乘戒。以上是从佛教的整体角度来讲的,而每一种戒律本身也含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比如菩萨戒的内部就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级别,这些级别都是不一样的,级别越高、难度越大、戒条越多的戒律就越有功德。


也可以这样讲,受戒越多,积累福报方面的力量就越大,忏悔罪业方面的能力就越强。






请问堪布,破戒和犯戒,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堪布:从字面上看,一般很多人理解破戒就是破坏了戒体,比如犯了根本戒之后,这个戒就完全不存在了。犯戒,有时候也是指从根本上破戒了,但有时候还指在戒体没有彻底破坏的情况下,犯了一些非根本性的支分戒。从字面来讲,一般就是这样的意思。


但是从佛教自身的用词上讲,并非如此,二者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比如,在佛经里描述某人彻底犯了根本戒,“犯戒”和“破戒”这两个词都会使用;如果没有破坏根本戒,只是犯了一些细微的支分戒,“犯戒”“破戒”也都会用。所以从佛教的用词上面讲,二者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具体要看它的语境。






请问破了戒之后,最好的忏悔方法是什么?


堪布:破戒以后有很多忏悔的方法,在《律经》里面,对出家人的戒律,也就是别解脱戒,有一系列的忏悔方法。出家人的戒律大致可分五个级别,每一个级别的戒律都有不同的忏悔方法。菩萨戒也有自己的忏悔方法,这些在佛经里面都有非常清晰的记载,完全可以找到依据。密乘戒也有它自己独特的忏悔方法。


比如说既受了出家戒或者居士戒,又受了菩萨戒、密乘戒的人,平时比较通用的忏悔方法,第一个是念《三十五佛忏悔文》。《三十五佛忏悔文》是大乘佛教菩萨戒的一个非常好的忏悔方法,佛经里面有非常清楚的记载,是佛陀亲口所说,所以非常殊胜。最好在一天之中,白天念诵三遍,夜间念诵三遍(夜间是指晚上、午夜、早晨);如果做不到,那么一天之中整体念诵三遍或者一遍也可以。通过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的方法,可以忏悔破密乘戒、菩萨戒、别解脱戒的所有罪过,这是菩萨戒中提到的忏悔方法。而密乘戒的忏悔方法主要是修金刚萨埵的法门,比如念百字明和金刚萨埵心咒。这些方法虽是密乘的方法,但也可以用来忏悔出家戒、在家居士戒,以及菩萨戒的失犯。


对佛教徒来说,以上两种方法是用得比较多的忏悔方法,功德和作用非常强大,在佛经里面有相关记载;并且这两种方法也比较简单,所以是比较好的忏悔方法。






是否所有的戒都可以重新受?


堪布: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说八关斋戒,它本身只有二十四小时,时间很短,就守一天一夜,需要在日出的时候受戒,这个时间过后,是不能重新受的。如果今天的八关斋戒没有守好,可以下一次再受一天。但是如果早上受了戒,上午就破戒了,下午是不能再受戒的,因为它必须要有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而且这个时间一定只能是从今天的日出到明天的日出之间,比如说从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是不行的,所以这个受戒时间过了以后,当天就不能再受八关斋戒了。完全不可以重新受的戒就是八关斋戒。


其他的戒律,在适当的情况下都有重新受戒的机会。以出家人的戒律为例,如果一位出家人舍了戒,过后他是可以重新受戒的;但如果他没有舍比丘戒而是彻底地犯戒了,则要看他在犯戒过程当中具体是怎么犯的。


在戒律中对待犯戒的轻重会有一些区别,有一些是可以重新受戒的。比丘戒也如此,虽然都是犯根本戒,也分轻和重,比较轻的可以重新受戒,另一部分破戒之后就彻底破了,不能再受戒了。



当然,认为一旦彻底破根本戒就不能重新受戒,这是小乘佛教自己的观点。因为小乘佛教认为,必须要在一生当中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而犯戒与一生中得到阿罗汉的果位,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小乘佛教认为破了根本戒就不可以重新再受了。


但是大乘佛教就不一样了,在大乘佛教中,如果有真实不虚的世俗菩提心,在这种情况下犯了小乘佛教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想再受戒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虽然理论上可以,但是藏传佛教中一般不会这样操作。因为菩提心是内在的境界,没有外在的标准,从外表看不出来,所以谁有菩提心,谁没有菩提心是说不清楚的。如果对所有犯戒的人都说有菩提心就可以再受戒,就会导致混乱的状态。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即便理论上可以重新受,但是在藏传佛教中只要严重地犯了戒,是不能再受戒的,这也是出于对佛教整体发展的考虑。



关于菩萨戒,其戒律本身就说的很清楚,再严重的犯戒,忏悔以后都可以重新受戒。而且受的时候,如果有善知识传授是最好的,实在找不到善知识,也可以自己受。


密乘戒也完全可以自己受,犯戒后也可以重新受。即使破戒非常严重,具备了某条戒全部的破戒条件,如果想忏悔,想再受戒,也是可以的。但是重新受戒也有时间要求,需要在破戒后的三年之内完成,不超过这个时间,是完全可以重新受戒的;如果超过了三年,依然可以忏悔,如果忏悔如法,这个罪过也完全可以清净,但是想重新受戒的话则不可以了。


不同戒律有很多自己的细节要求,但整体来讲,所有戒律(除八关斋戒外)在犯戒后都可以重新再受。其中小乘佛教的戒律尤其比较严格,涉及一些细节问题,但总体来说,有些时候也是可以再受的。






受八关斋戒时,戒律师让我们念清净戒律咒。请问堪布,清净戒律咒有什么功德?应该在受戒之后念,还是戒律不清净时念?


堪布:在大乘佛教的经典当中讲了很多关于清净戒律咒的功德,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咒。其主要作用简单地说,第一个,犯了戒之后念清净戒律咒,可以起到忏悔的作用;第二个,平时没有犯戒的时候去持这个咒,生生世世能够获得和持守清净戒律;第三个,有积累福报、忏悔罪过等方面的功德。所以,犯了戒或者没有犯戒,都可以持清净戒律咒。





慧灯之光网站、慧灯之光App、慧灯之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慧灯问道、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蜻蜓FM


受戒,让你压力山大了吗?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收看以往各季节目





• END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收看《慧灯·问道》


您有问题希求解答,

或者您对栏目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栏目合作、文章转载等事宜,请联系:

📮  wendao@huidengzhiguang.com

本公众号视频及文字内容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以往各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