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道甘露妙药05 | 讲记
——善道甘露妙药
华智仁波切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总的来说,诸佛菩萨有很多身语意的所依,对这些都要顶礼、供养、承事等,正如《亲友书》中所说:“佛像纵然以木雕,无论如何智者供”,不论佛像的材质好坏、做工良莠等,全部都需要恭敬。特别来说,藏族人以及我们学修藏传佛教的人,都要恭敬莲师的佛像,这非常重要。邬金莲师曾亲口说过,对于藏族人,或者说在藏地的人而言,特别有缘的上师就是莲师,特别有缘的本尊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若是能够至诚祈祷,那么由于他们往昔特殊的发心和发愿,相比其他圣尊,他们二者的大悲和加持更为迅速。
如是所说,往昔此雪域藏地,佛足不至、圣法未兴、仅三宝之名亦无称闻,而无有佛法处于暗境之期,圣尊观世音以诸多化身之门径,创办了佛法兴盛之缘起。
往昔导师佛住世期间,在佛前求法的弟子众多,不但有古印度人,还有很多天、龙、夜叉等非人,然而当时的藏族人,并没机缘前往印度,在佛前闻法。而且佛去过尼泊尔、斯里兰卡等许多地方传讲正法,但并没有到过藏地。不仅如此,往昔佛的圣法在雪域藏地也没有兴盛,甚至仅仅是三宝的名字都听不到。那么在这样没有佛法的光明,处于黑暗境况的时期,圣尊大悲观世音以种种化身的门径,在雪域藏地创办了很多佛法兴盛的缘起。
那么,这些化身的国王又是怎样让佛法在藏地兴盛的呢?具体在藏王松赞干布的遗言《柱间史》、以及《玛尼全集》、《莲师广传》、《五部传记》(译师法师传、后妃传、国王传、大臣传、鬼神传)等中均有记载。后来一些讲述藏地历史的书籍中也有,大家有兴趣的话,详细的情形可以从这些史书中了知。下面讲大悲观世音菩萨化身为藏王松赞干布,然后化现藏地第一尊佛像的内容:
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松赞干布降临藏地后,以国王的身份教化藏地的众生,令佛法在藏地逐渐兴盛,这些内容在《莲师广传》中有广讲,大家可以去阅读。其次,圣尊观世音菩萨又以应化和加持的门径,现出大悲虚空王十一面五位天成,这尊十一面观音像,就是雪域藏地建造的第一尊佛像。
表面上看起来,这尊五位天成观音像也是首先搜集各个圣地的土、水、材料等,然后由工匠塑造而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应化和加持的门径所现出的一尊观音像,并且这也是藏地的第一尊佛像,也就是说藏地的第一尊佛像就是大悲观世音的圣像。综上所述,大家可以知道,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和藏地最有缘的本尊,下面讲和藏地最有缘的上师,也就是莲花生上师:
在圣尊大悲观世音应化为国王松赞干布后,接着又经过了五个朝代,文殊菩萨的化身——护持佛法的国王赤松德赞继位,在他执掌国政期间,专门派遣使者,也就是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前世多吉登炯等人,将第二佛陀邬金莲师从印度迎请到藏地。莲师到了藏地后,加持藏界地基、调伏地祗等一切凶狠鬼神,并将他们安置于誓言,令他们未来护持正法。比如,宁地母十二尊、雪山二十一兽、藏区九山神等都是被莲师调伏的地祇和鬼神。不仅如此,莲师还在藏地建造了诸多三宝的身语意所依,下面是身所依方面:
身所依方面,建造桑耶不变自成寺;
整个桑耶寺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设计而成,核心的主殿具有印、藏、汉三种风格,代表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相当于现在汉地寺庙的大雄宝殿),主殿周围有四座大殿,分别表示四大洲和八小洲,太阳殿和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和月,主殿四周又建有红、白、绿、黑四座佛塔,围墙则象征着世界外围的铁围山。这便是桑耶寺大致的布局,在桑耶寺围墙之外还有三所女众的寺庙等等。无论是桑耶寺里的佛殿,还是外围几处寺庙的佛殿当中,都摆放了许许多多的身所依。而这里所说的“建造身所依”,主要是指《莲师广传》中所记载的,整个桑耶寺中存在的壁画,以及铸造、泥塑等的各种佛像。下面讲语所依:
语所依方面,翻译显密圣法;
莲师将圣地印度那烂陀寺中有的经、续为主,翻译成了藏文,不仅如此,还从邬金空行洲的密库等处迎请了密教不共的三内续部,并翻译成藏文。下面是意所依:
意所依方面,成立僧团,从而令佛教如日升起。
如上述所说,莲师在藏地建造了三宝身语意的所依,令佛教的日轮在藏地冉冉升起。除此之外,莲师还建造了诸多见解脱莲师像,下面原文中这样讲道:
为了后代人敬信的所依和圣教的兴盛,在镇肢寺、镇节寺和诸密境修处中,莲师建造了诸多见解脱莲师像,并亲自开光。
又为了遮遣未来时期的衰损和圣教的违缘,在藏地伏藏了作为莲师补处的二十五尊莲师像等。
意思是说,当时莲师为了遮遣未来的战争、饥荒、瘟疫等末世时期的衰损,以及遣除圣教住世兴盛的障碍和违缘,在藏地伏藏了二十五尊能够作为莲师本人补处的莲师像等。实际上莲师像的数量不仅只有这些,另外还有很多很多,无论是这“如我一般”的二十五尊莲师像,还是其他伏藏的莲师像,仅仅是从伏藏中取出一尊莲师像,都会对佛教的兴盛、众生的利乐有不可思议的利益,这在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的传记等中有详细讲述。不仅如此,只要是莲师的佛像,对佛法和众生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利益,下面引用莲师本人亲口的承诺来说明:
藏地所化圆满后,即将前往妙拂洲调伏罗刹之时,曼达拉哇公主问道:“不见您之未来众,谁为无明暗中灯?缘谁积累施舍福?向谁供献身乐花?世间界中施乐尊,以谁轮回苦海干?谁承乐空胜密咒?红润光泽莲茎生,妙好庄严身请说。”
恰美仁波切等的著作中有记载说,莲师的真实身从印度到藏地后,住在藏地一百一十一年,那么莲师在藏地度化众生的事业圆满之后,即将要前往妙拂洲调伏罗刹的时候,曼达拉哇公主向莲师提出了五个问题。具体的情形是如何呢?《莲师广传》中讲到,曼达拉哇公主跟随莲师修行,并获得虹身成就后,一开始并没有和莲师一起直接来到藏地,而是去了邬金空行洲,作为那里的主尊。后来莲师即将要去往罗刹洲的时候,在昌珠寺里,为二十一君臣等众弟子赐与《密续总集》的灌顶,就在开启灌顶曼陀罗那天的黎明,曼达拉哇公主的化身亲自降临昌珠寺的灌顶现场。根据《莲师广传》中记载,曼达拉哇公主对莲师相好庄严的色身有过两次赞颂,一次是在匝霍国土,另一次就是以幻化的智慧身来到藏地昌珠寺的时候。
此处所说的五个提问,就是在昌珠寺,曼达拉哇公主以幻化身亲临灌顶现场后,向莲师询问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离开藏地之后,见不到您的未来诸有情,谁来作为他们无明黑暗当中的明灯?第二个问题是:您离开藏地之后,他们缘着谁来积累供养和布施的福德资粮?第三个问题是:您离开藏地之后,他们向谁供养自身安乐的花?简单来说,这里的“自身安乐之花”可以理解为自己身口意三门的供养,也可以理解成修圆满次第时乐空智慧的供养。第四个问题是:您离开藏地之后,诸世间界中布施安乐的殊胜圣尊,以谁轮回的苦海会变成干涸?第五个问题是:您离开藏地之后,由谁来继承乐空无上的密咒?莲师您从莲花茎中诞生,身体妙好庄严、光颜巍巍,请这样的莲师您来回答这几个问题。以上就是曼达拉哇公主的五个询问,《莲师广传》共有一百零八品,其中第一百品和一百零一品中讲到了以上的问答。这里华智仁波切只是引用了莲师对第一和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和教诫。第一个提问的回答:
提出如是五项询问时,莲师金口言:“谛听!天女之身悦意母,不遇我之未来众,除痴暗灯乃佛像。造供所依莲师像,具三身义立教幢,谁能欲心敬信彼,如满所欲宝聚般,不增减变安乐田。谁人常持彼心咒,此人如何发愿般,普生善妙极稀有。”
莲师回答说,拥有天女之身的悦意空行母曼达拉哇,你要认真谛听,对于见不到我的未来诸有情,莲师的佛像就是无明黑暗中的明灯,可以对莲师佛像做顶礼、转绕、祈祷等。也就是说莲师离开南瞻部洲,去往罗刹洲之后,以莲师的佛像来代替真实的莲师存在于世,作为众生顶礼、供养等的对境。
第一个问题,如是回答到,莲师自身不住藏地之时,以莲师佛像作为无明黑暗之灯。
因此,若新建莲师自身的补处佛像,则具得三身之义,并树立佛教胜幢。
根据莲师的授记,总的来说,要遣除五浊恶世当中佛法和众生的衰损,需要做很多佛事,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需要建造莲师的佛像,然后对其做开光,并在莲师的佛像前供养、祈祷等。若是有旧的莲师佛像,也要在这些佛像前供养、承事等,旧的莲师佛像最好也要多次做开光。那么,以上这些就是佛教兴盛、众生利乐的根本,如此对于遣除当今世界种种的衰损也有极大利益。
若于彼莲师补处像,以心恭敬起信解,以语恭敬唱念莲师心咒而祈祷,以身恭敬做顶礼、转绕等,则自己心中任何心愿皆得成就,如是亲口承诺。
另外,若是对于作为莲师补处的莲师像,以自己的身语意做恭敬,比如身体方面,对莲师像恭敬顶礼、转绕、供养等;心的方面,恭敬生起信解;语的方面,上等能够时常恭敬念修莲师心咒,做不到的话也可以在早上和晚上念修,甚至一些俗家众都会一起共同唱念莲师心咒,这非常好。如果能够这样做到,那么自己心中任何的心愿都会如意成就,这是莲师亲口承诺的。
1.为什么说藏人和学修藏传佛教的人,有缘的本尊是大悲观世音?
2.莲花生上师到藏地后,做了怎样的事业?为什么藏人有缘的上师就是莲师?
3.解释莲师不在藏地之时,佛像作为众生无明黑暗中的明灯。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