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次第花开 >> 到了这个年纪,是时候应该考虑考虑自己了 返回

到了这个年纪,是时候应该考虑考虑自己了

www.ptz.cn 次第花开 2021-02-15


前言:

在扎西持林,来访者提出了生活和修行中的一些疑惑,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应机给予解答。本文摘录其部分内容。


面对年迈的双亲




道友W:

师父,我特别担心在父母去世的时候,由于条件受到限制,没办法帮到他们。所以我现在不断地祈祷三宝,加持他们可以没有痛苦地去往后世。


上师:

弟子,所有的人会死,是所有的人。面对死亡是很个人的一件事,而且很多人的死亡是突然间发生的。密法里面的确有非常殊胜的听闻解脱法门,我一生中从十几岁开始学习,也按照上师们的教导来实修。

对于这些方式我自己虽然会讲,但让我一步一步地去完整实践可能也比较困难。为什么呢?有时候是自己想做,不会;有时候是自己想做,条件不允许。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

即便在死亡时没办法用到所有的中阴知识,那么,在父母在世时也要努力,生活上尽力照顾,自己心里不要留遗憾。此外,在他们生前和临终时都要劝他们念佛。

佛经里面讲,如果临终时心里没有其他杂念,而且有信愿的摄持,念十句佛号,百分之百会往生到极乐世界。

所以,为了父母去世时不痛苦,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念佛求往生。这对于来世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都相信会有明天,甚至把明年的安排都想好了。对于来世,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可一旦有来世呢?

如果明天没有安排好,那么等到明天到了,就会手忙脚乱。同样的道理,如果来世没有计划好,那么等来世真的来了,也会慌乱。

计划明天和计划来世都是为自己着想,所以说信仰确确实实很重要。

佛教讲因果,因果含摄了前生来世,细讲起来是非常庞杂的一套理论体系。我常常讲,其他道理不用说太多,“我们所有人都会死”,这么一句话就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如果是生病去世,那么临终时亲戚朋友再多、平日里吃穿住用条件再好也没有办法,反而会因为舍不得家里人、吃不下东西更加痛苦。


这些无法避免的痛苦怎么解决呢?佛法里有


想临终自在,要修行




上师:

我以前会出去为人念经超度,人死前和死后比较,死前的状态给我带来的触动更大。人即将死亡的时候其实特别害怕,即便是平日里胆子很大的人也非常恐惧,是一种现在根本体会不到的感觉。

所以,人快死的时候,只要因缘具足我就去念经,一方面对自己修持慈悲心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我会想:可能不久我也会成为眼前这人的样子吧,然后就考虑怎么能应对死亡,想一想能让自己不畏惧死亡的方法。

人面临死亡的时候,没有修行过的人的恐惧和修行有把握的人的高兴,天壤之别。现在我身体和时间各方面都不允许,达森堪布还是会常常去周围的村子里念经超度。

山脚下建了一处养老院,目前大概有150位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在这里安心修行。从建成到现在十几年间大概有50人过世,达森堪布在他们去世前后都会去念经。



达森堪布经常跟我说,附近一些贫苦的老人到扎西持林出家,一定要让他们抓紧时间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呢?

他说扎西持林养老院的老年人去世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内心是恐惧的,而是特别有把握地面对死亡。而外面的一些村民虽然信佛,但修行还没有到一定程度,所以会有恐惧。

要想想这背后原因是什么。

昨天别的寺院来了客人探望我,说起他们那边的一位刚刚圆寂两个月的堪布。这位堪布年纪挺大了,在圆寂前他安排了一处闭关的地方。

有一天他把一些近侍弟子叫过去,对他们交代了圆寂后的安排:

第一,不要装饰身体; 第二,像普通人一样火化,不要给身体供养哈达等供品;第三,他的身体和所有衣服烧掉,焚烧后一个灰尘也不要留,全部撒到河里去。但是没说自己什么时候圆寂。

这天堪布讲课讲到下午六点钟,跟身边的弟子说:“我们今天好好吃顿饭。”于是侍者去供护法,有个亲戚来烧火,他亲自做饭。大家吃完饭差不多七八点左右,他在闭关房外的院子里把所有僧衣脱掉,后来只穿了一条内裙。他跟身边的人说,人死后会经历法性中阴,他一定会在这个阶段解脱。说完后他就进屋了,坐在床上跟弟子们开着玩笑聊天,然后说着说着话就圆寂了。



按照堪布之前叮嘱的,五天内必须处理法体,四十九天内不让任何外人知道他圆寂的事,包括他的家人。这几位弟子怕别人看见点火有烟会心生怀疑,于是他们就在半夜十二点钟把法体烧掉了。平时他闭关的地方很多人来拜见,可侍者们不敢让别人知道,为了掩饰真相,就假装在闭关房外耍坝子。

我想说的是,第一,这位堪布他身体没什么疾病;第二,他在圆寂前很轻松。修行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

有次我在外地,这附近的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生了重病,他家里人带他到大城市里看病,治疗了一段时间,他说自己不想看病了,于是就回来家乡。

他回到家把所有亲戚召集在一起,说:“我快死了,可我也没什么好难过的,你们也不要难过。我相信我一定会有好的去处,因为我对三宝有坚信。我快走了就不多说了,一句话,只要你们对三宝有信心就足够了,不要退失对三宝的信心。这对你们和后代都很关键。”

后来家人又请来了一位附近寺院的上师,他想尽办法联系到我,说了情况,而且说这个老人特别想跟我最后说几句话。

我就跟这个老人通了电话,他非常高兴地说:“现在能听到您的声音,即使这辈子再没有见面的机会,我也不难过,对死亡我也不害怕,我要去最快乐的地方了。”

说话的时候,他内心特别淡定,根本不像一个重病濒死的人。

第二天他跟家人说想喝杯牛奶,喝完牛奶后去了一趟厕所,回来进入佛堂,把所有佛像依次看过去,一直看到阿弥陀佛的唐卡,双手合十祈祷,坐在那里就往生了。


整个去世前后过程还是能看出来他有特别好的修行。


这是我们看见、听见的真实例子。



道友W:

我自己都没有办法接受死亡,面对父母就更是充满了无力感。



上师:

自己不能接受死亡,就更要修行。没有修行的人不大可能自在面对死亡的。在佛法中有很多简单的、复杂的应对死亡的方法,你要努力调整好心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修。

不管年轻不年轻,早离世还是晚离世,都要观无常,这样一年年拖下去,人生过得很快啊弟子,头发白了、牙齿掉了,最后人要走了,如果还没有准备好面对死亡的话,就太可惜了。

所以要时时观修死亡无常、死期不定,不要排斥和抵触

其实从修行的角度,观无常给我们带来的是积极的改变,会更热爱更珍惜当下的生活和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人,而且学习佛法修行佛法才有动力。


修行就是为自己而做的“贡献”


上师:

认字不认字不是最关键的。不论怎么通达佛法,没有修行、没有信心的话,就很难解脱。很多藏族的农民、牧民,他们也不认字,到了临终时身心都踏踏实实的,为什么?信心

以后进一步好好闻思还是很重要。你们对社会做了很多贡献,从世间的角度,帮助到很多人。从佛法角度来说,利他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现在我们到了这个年纪,是时候应该考虑考虑自身,给自己做点“贡献”了。物质上的东西和名气是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可这些都太无常了。

修行就是为自己而做的“贡献”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