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熟能生巧,修法也不例外
供奉在扎西持林觉沃经堂之度母像
今天是藏历天降月二十五,空行母节日。
观想的次第
请给予禅修本尊时应如何系念本尊于心的开示。
莲
师
说
首先,是关于观想的口诀:不管你观本尊于面前,或是自观本尊,在获得上师的口诀后,上师应给予弟子加持并保护弟子免受魔障的侵扰。
之后,坐在舒适的座垫上,身体松坦,将一幅完好的本尊绘像置于面前。安坐一会儿,不想任何事,然后从头到脚地看着图像,再从头到脚地慢慢观看所有的细节,或观整个图像为一体;有时安住,不想图像而重新开始。以此方式,全天候一再一再地观。
晚上则睡足整晚,一起床后又再度观看如前。晚上不用观修本尊,仅是将自心安住在离念的境界中。
依此,即便不禅修,本尊也会清晰地浮现在心中。若非如此,注视着图像,闭上眼睛,然后观想图像在你面前。一直坐着,直到观想能自然维持住为止。当观想变得模糊不清时,就再看一下图像,然后重复观想,让其清晰呈现。破除概念化的思维,端坐着。
练习观想肯定需要时间和耐心,除特殊根器者外,一般人只是草草看几眼佛像就想马上观想清楚是不可能的。凡事熟能生巧,修法也不例外。
——希阿荣博堪布
如此禅修,你会得到五种禅(experiences):动境、成境、惯境、定境和圆境。
一、当你的心还未安止,有无数的念头、想法和回忆时,这是动境。借此你慢慢迫近心的掌控。这个禅境犹如自陡峭悬崖流泄而下的瀑流。
二、之后,当你能短时间地观想本尊,本尊的身形和颜色能同时历历在目时,即是成境。这个禅境就象是小池塘般。
三、接着,不管你禅修的时间长或短,本尊都能清晰可见,且能在座上六分之一的时间里维持不变、没有出现粗重的念头时,即是惯境,犹如小河流淌般。
四、之后,没有动念,且你能在整个座上都保持清楚地观想本尊,这即是定境,如须弥山般。
五、其后,当你能在白天、甚至更久的时间,对本尊的手和脚、甚至细到连身上毫发都能不失清楚地观想,且没有生起任何的概念思考时,这即是圆境。
行者啊,把这运用到你自身的禅修上吧!
若你观想本尊不清而坐得太久,身体会不舒服,会感觉疲累而且无法在禅定上进步,甚至会有更多的念头产生,所以要先提神醒脑一下,再继续禅修。
除非你能达到清楚的观想,否则晚上不要禅修。一般而言,观想要短座。在有阳光时、在天空清亮时、或用一盏油灯来禅坐。不要在刚刚起床后或你觉得昏昏然、困时禅坐。
晚上,睡足整晚,隔天禅修八个短座。
当禅修时,若你猛然起座,会失去定心,所以要缓慢起座。
当你在禅修时,若观想变得清晰,就可以也在晚间、黄昏或晨晓时禅修。
一般来说,不要让自己累垮。把心专注在观想上,稳定地慢慢成习惯,并且观想本尊的完整形貌。
——节选自《空行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