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82 * 甘露丸
get随喜的正确打开方式
耳闻目睹他人在做闻思修行、塑佛像、印佛经、造佛塔、上供下施等善法时,如果能舍弃心胸狭隘、忍无可忍或者担心别人的善根胜过自己的嫉妒心(如暗自想:他的弘法利生的事业如此广大,他行持的善法如是巨大,我远远比不上他了)和竞争心(有些人见到别人做善事,也非要和别人一样,就像生意场上的人一样,看到别人赚了多少钱,自己也要赚那么多),放下所有的不欢喜心、诚心诚意生起随喜心,佛说此人将获得同等福德。
对于修持大乘佛法的人来说,应该彻底抛弃一切嫉妒心。今后大家要随喜他人的善根,不要产生嫉妒心,否则不仅算不上修行人,还会在恶趣感受苦果。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不应嫉妒,但生随喜,若能如是除贪嫉者,是名菩萨持心净戒。”如果能断除嫉妒心等烦恼,恒时随喜他人的功德,这种人就是守持清净戒律的菩萨。细心想来,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做到。我们口头上可以说要遣除嫉妒心、要随喜功德,可是当见到别人在做善事时,也许自己不但不生随喜心,反而会生起嫉妒心和竞争心。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先要搞清楚道理,然后在实际生活中串习。刚开始会有很大困难,但是只要长期努力对治,相续中的不良习气就会逐渐减弱乃至完全消失。
在见到别人行善时,我们应该想:他能做这样的善事,实在是稀有难得!我真是太高兴了!如果能这样诚心诚意随喜,按照佛的说法,自己可以获得与对方同等的福德。可见随喜是一种无需费力便可获得善根的殊胜方便,大家应该重视这种方便。
很多大德的教言都明确提到,随喜不需要任何人力、物力、财力,仅以分别心就可获得广大福德。所以当见到别人在做善法时,要对自己不能成办这样的善法感到惭愧,对他人做这样的善法感到欣喜。平时我们要经常想:别人能做这样的善法,这多么令人欢喜啊!
如果以特别清净的心随喜他人的善法,可以获得与对方同等甚至超胜的功德。
依靠随喜可以无勤获得巨大功德。《大智度论》中说,随喜虽然没有身语的勤作,却能轻而易举圆满一切善根。《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说:“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大家应该牢记这些教证。如果想迅速圆满功德,就不要忘了随喜这种简单易行的方便法。
不管怎么样,如果看见别人善法做得特别好,我们一定要随喜对方。
也应让别人随喜自己的功德
我们不仅要随喜别人的功德,也应该让别人随喜自己的功德。虽然修行人不能炫耀自己的善根,但是以好心让别人随喜是可以的,所以也没必要一点都不告诉别人。以前有一位老太太天天转坛城,别人问她:“你转多少圈了?”她说:“我不告诉你。如果你随喜了,会减少我的功德。”可能她只知道别人随喜可以获得同等功德,却不知道自己的功德不会因此而减少。
在《四十二章经》中,对此道理有很好的宣说。佛说:“看到别人行持善法时,如果自己产生欢喜心,可以获得很大福德。”有弟子问佛:“那行善者的善根会因此而穷尽吗?”佛说:“譬如一个燃烧的火炬,成百上千的人分取它的火来做饭、除暗,这个火炬依然如故。随喜福德也是如此(,并不会减少)。”我们举行传灯法会时,一盏灯、两盏灯……这样依次传下来,最初的那盏灯并没有损失;与此相同,别人随喜自己的功德后,自己的功德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随喜要发自内心
我在一堂课上曾经说,要发自内心地随喜别人的功德。听了这堂课后,有一个居士反省说:“以前虽然我经常说‘随喜功德’,但内心还是有很多不良成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调正自己的心态。”后来他经常劝勉自己:“要发自‘内心’地随喜!”当说到“内心”两个字时,他脸上也有一种很深刻的表情。
平时谁都会说“随喜功德”,但是不是发自内心的随喜就不太好说了。别人在做善法时,比如传讲一堂佛法,举办一次法会,修建一座佛塔,印一部佛经,耳闻目睹这些善法后,我们不要有不好的心态,应该像刚才这位居士所说的一样——发自“内心”地随喜。
不过有些人有点过头了,他们认为只要随喜就可以了,一点实际行动都不用。看到别人放生时,只是口头上说:“你们去放生吧,我随喜就行了。”这样的“随喜”不会获得什么功德。所谓的随喜,不仅是对别人做善法生起欢喜心,自己也要有想真正参与的意乐。可是有些人什么善根都不愿意做,只是以“随喜”两个字来搪塞,我担心他们不会得到功德。
不要制造违缘、摧毁他人善根
今后在见到别人做善事时,我们要尽量生随喜心,即使生不起随喜心,也不能生嗔心、嫉妒心,更不要去制造违缘、摧毁别人的善根。有些经典中说,菩萨在利益众生时,如果有人以恶心制造违缘,这个罪业是很难清净的。以后大家要小心:谁是利益众生的大菩萨,凡夫的肉眼很难分辨,所以自己最好随喜他人的功德,没有必要制造违缘。
为什么大乘修行人要随喜小乘圣者的功德?
要随喜小乘圣者积累资粮、断除烦恼障、修证人无我空性以及现前有余涅槃时广利有情的善根。
圣者对众生有非常大的利益。不要说圣者,就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善知识也能度化许多众生,过去、现在、未来,有多少人在他座下皈依、发心、闻法、受灌顶?他带动了多少人行持善法?这些我们都应该清楚。
作为大乘修行人,也要随喜小乘圣者的功德。其实小乘圣者的功德是很不可思议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是小乘佛教盛行的国家,在历史上,这些国家的有些小乘圣者摄受过成千上万名比丘,为无数众生广转法车仑。对于这些圣者的功德,我们也应该真诚地随喜。
为什么要随喜凡夫的功德?
众生因为不同的业而趋往六道,其中有些已经入了解脱道(资粮道以上、加行道以下者),有些还没有入解脱道,对于这些凡夫所造的一切善根,我们也应该诚心随喜。
善根分为无漏和有漏,圣者造的善根属于无漏善根,凡夫造的善根属于有漏善根。《俱舍论》中说,无漏善根不会漏于三界,它可以直接导致获得圣者的果位;而凡夫造的是有漏善根,如果没有被随解脱分摄持,这种善根将在轮回中成熟有漏的果报。
不管有漏善根还是无漏善根,我们都应该随喜。《华严经》中就是这样要求的:“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对于一切众生、二乘的有学(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和无学(阿罗汉)圣者、一地到十地的菩萨、一切如来的所有善根,我们都应该随喜。
在随喜时,不一定要亲自看到、听到别人做善法,也可以观想十方三世的一切善法,然后对此进行随喜。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凡夫人在行持善法,如参加这次法会的很多人显现上是凡夫,他们都在精进念咒忏悔;也有很多圣者在行持善法。我们应该对这一切善根诚心诚意随喜,这样自己也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僧众中有许多凡夫,可是这样的凡夫也能利益众生。比如对众生生起一刹那的饶益心,想方设法使众生心生欢喜(甚至开玩笑让大家高兴),令一个众生的心转向正法,等等,这些善根也值得我们随喜。此外,成办少许善业后回向一切有情,比如把听一堂课的善根回向给众生,这也是在利益众生,我们也应该随喜这种善根。
哪些是值得随喜的大乘善根?
一切诸佛最初发了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中间以清净意乐于无数劫以六度万行成熟众生的相续,究竟了圆满、成熟、清净三种功德后现前圆满正等觉果位,然后示现十二种相广利俱胝那由他刹土的无数众生。
大家要记住:凡是无有自私自利心所做的善事都是利益众生的,这就是大乘的善根;凡是以自私自利心做的善事都不是为众生做的,这不属于大乘的善根。对于大乘的广大善根,我们一定要好好地随喜。
为什么随喜菩提心?
学习了大乘经论后,很多人都发起了菩提心,发心后每刹那都能出生无量的善根,我们要随喜这些功德。自己应该观想:发了菩提心后,有些人已经成佛了,有些人成就了菩萨的果位,有很多人还是凡夫,我要随喜他们的一切功德。
要随喜佛陀的功德
佛经中有许多佛陀在因地行持善法的感人事迹。很多公案中记载,佛陀即使转为旁生,依然以各种方法利益众生。佛陀在因地时不仅以行为饶益众生,甚至以自己的肉身利益众生。大乘佛教提倡,要把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奉献给一切众生,佛陀在因地的示现就是这种理念的真实写照。
如果能对佛陀的这些善根生起欢喜心,则可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如佛经云:“佛德不可思,正法不可思,圣僧不可思,若信不可思,果报不可思。”意思是,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正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僧众的功德不可思议,如果能对这些不可思议的对境生起信心,则可获得不可思议的果报。所以大家要想方设法对三宝的功德生起随喜心。
你是真正的佛子吗?
佛陀在因地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利益众生。我们一定要随学佛陀,即使不能像佛陀那样利益众生,至少也不能伤害众生。如果是无意中害了众生,那当然另当别论,如果是故意伤害众生,或者别人伤害自己时不修安忍,那自己就不是真正的大乘佛子了。
世尊不仅在因地时广利众生,成佛后更是以种种形象利益众生。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