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25个证悟者的故事(18)火大圆通乌刍瑟摩 |《楞严经》62导读 返回

25个证悟者的故事(18)火大圆通乌刍瑟摩 |《楞严经》62导读

知幻园 2023-07-29

WISDOM WISDOM

聆听圣者对话

踏上开悟之旅

《楞严经》62 导读




精彩摘录



1





下面我们讲到七大,前面是五根讲完了,六尘讲完了,六识讲完了。然后佛的弟子里面应该是第18个弟子了,他是依靠火大而成佛的。


本来是四大的次第是地水火风,但在这里为什么是火大?火是代表贪心,要摧毁这些烦恼的话,先从贪欲开始,别解脱也是先从贪欲上面下手。我们建立的话,地大很重要的,但是要摧毁的话,先从火大开始摧毁的话,那所有的这些功德有机会产生。



2





乌刍瑟摩,火头金刚,他直接就到如来面前“合掌”,“合掌”也是表示一种恭敬。本来护法他手里也是拿着自己的一些法器,或者是柄杖,这些都有。但他就非常恭敬地在佛的足下顶礼以后,“而白佛言”,他说:“我常常自己回忆,”回忆什么呢?久远以前他是变成一个贪欲特别严重的人,“性多贪欲”,贪欲很严重的,变成这样的人。



当时佛陀的名字叫做空王如来。这个空王如来,有些当中说是《华严经》当中讲到阿难的时候,当时佛陀和阿难一起在空王如来面前发愿,这样的话,很有可能其实释迦牟尼佛和刚才火头金刚是同一个时代。也就是说,在空王如来面前都是发过心的。



当时佛陀告诉他,这种淫心比较重的人,贪欲很严重的这些人“成猛火聚”,如果人活着的时候,他是欲望的火焚烧自己的身心,死了以后,业力的这种火也是焚烧自己。所以一般来讲贪欲重的人,即生也是经常有火来燃烧自己。


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贪欲,贪欲比较严重的话,嗔恨心也可以产生的,嫉妒心也可以产生的,然后其他的傲慢,种种烦恼也接踵而生的。所以为什么佛陀说先要对治贪欲呢?我们经常讲贪嗔痴,先要治贪心,然后治嗔心,然后再治痴心。痴心是比较细微的,先把这两个如果能对治的话,其他的烦恼容易的。


所以这里当时佛陀给他讲,贪心焚烧自己,而且死亡以后会堕入到地狱和饿鬼当中感受痛苦的。所以当时教他普遍地观,相当于是我们不净观一样的,把就整个我们人体所有肢体的100个骨节,不同的全身的大的100个股骸,还有四肢,全部观想成一种冷气和暖气。


这个相当于是一个变化性的,他这种观,冷的时候暖,暖的时候热,它是白骨观的一种修法。他当时整个身体,通过这样的这种气息来让他观心。



3





他在观的过程当中,内观的时候,内观自己心的光明,内观它贪心的本体到底怎么样,或者是他刚才正在观白骨观,这种白骨观的各种暖的气和热的气,这样的时候,心再次内观,那原来的这些所有的淫心化掉,所有的这些贪欲的心就像是我们转识成智一样的,最后变成了智慧火。


他当时是这么开悟的,对他来讲火是很重要的。他在内观的时候,原来的这种贪心火,就慢慢慢慢变成智慧火。



一般欲界众生最难治的就是贪欲。这个贪欲的火,如果转成智慧的火,那就像乌刍瑟摩一样的,特别好的。他最后开悟的时候,他把贪欲观不同的这种修法,最后都是变成智慧火。



4





通过这样的观修以后,佛陀也知道他的这种修行成功了。


自从那个时候这些佛,经常呼召他的时候就叫“火头”。



“火头”看起来好像是取恶号一样的,但是他变成了“火头”是因为他的修行很成功,用火来燃烧相续的烦恼。


他以这样的“火光三昧力”成阿罗汉的,对他来讲火是很重要,每次看到火的时候有这种亲切感呐。



5




他说当时应该发了大乘的大愿,“诸佛成道”,所有的佛陀成佛的时候,我就变成大力士,变成拿着金刚的,头上有火光的,这样的。



他说:“如果佛问我圆通法是什么?我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详细观察以后,身和心的暖触,”因为对他来讲暖是很重要的。


其实每个人应该是,可能成佛也好,获得一些境界也好,获得人生的转变的话,有些是可能一本书,有些是可能一位善知识,有些是一次的法会,有些是一次的接触,因为这个就转变了自己的人生。当然开悟是最好的,但即便是没有开悟,好像人生当中有很多的转折点嘛,在一生当中,这个转折点的因缘来讲很重要的。而且这种人和事物,我们也应该铭记于心,对他们有一种感恩心。


比如说刚开始谁让你引入佛门的,当时是以什么一个巧合,看起来是巧合的、偶然的,但实际上不是巧合的,这是一种很真实的自然,自然的因缘。这样的因缘让你遇到了正法也好,或者说一本书转变了你的人生,转变了你的见解,这个很重要的。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