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清清白白弘法 点燃心灵的明灯
现在佛教徒也比较多,不管是汉地也好、国外也好,都比较多。但是有一部分佛教徒是比较形象化、形式化的,真正内心当中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或者说是修持无上大圆满的,这样的并不是很多。虽然外在的这个佛教的名称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在有一种慈悲心、出离心,或者说是大圆满和密法的一些——当然最好是有一些修证,即使你没有很好的修证,至少也是对传承上师和对法有着特别不共的信心和欢喜心,长期地、不间断地去修学,这样的修行应该是需要的。
更重要的,我们现在自己认为是大乘佛教徒,既然你是大乘佛教徒,就要用佛教来饶益其他众生,这个我在不同场合当中也说过很多次。因此我们在座的各位更要重视的是什么呢?就是以后应该用一些讲经说法来饶益众生。我这次去到汉地很多地方,也感觉得到,现在确实在汉地,有时候讲经说法的兴趣好像提不起来。我们现在学会里面有很多的居士在学习,我们这里出去的一些出家人当中,有一部分在弘扬佛法,但是有一部分,只是在寻找自我的一种修行。
我这次遇到了很多的大和尚,这些大和尚表面上看呢,修行、戒律都很不错的——我就像警察一样的,看到一个人的时候,经常自然而然看别人的毛病。当我看到这些出家人的时候,觉得都很不错的,不过,有些地方……他们在某个寺院里面当住持,一直念经,藏传佛教的、汉传佛教的,念经念得比较多,这也是有功德,但是我想,既然在寺院里面,为什么不讲经说法呢?
比如说在学院里面已经呆过五六年,至少也是会讲《入菩萨行论》和《大圆满前行》。我问了:“你《大圆满前行》会不会讲?”“应该可以,我现在《中观庄严论》都学了好几遍,我对《中观庄严论》很有兴趣。”我想,《中观庄严论》都能学、能讲的话,那《大圆满前行》没有什么。但我说:“你在这里好几年了,讲了《大圆满前行》没有?”“没有,我在天天供灯!”(大家笑……)我们有些师父到下面以后变成供灯师、香灯师。确实供灯也有功德,我原来也专门讲过《供灯的功德》,这也是很好的,但更重要的,可能需要讲一些佛法。
以后我们的法师们应该先做一些培训,做培训很重要,不然的话,世人的想法跟修行人的想法有一些差距,所以很难跟在家人沟通,我们要再三地训练。实在没有机会的话,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自己没有自私自利的心,然后尽量地想办法饶益众生。
这次我遇到了我们学院的好几个师父,有些还是在讲一些课,很好的,但有些在供灯。我听有些人说,我们学院里面下去的有些师父好像在一个山里面——我不说哪个山,反正中国四大名山之一——有一个山里面,每年都是供大量的灯。供灯也是很好的,但是呢,比起供世间的灯,供心灵的智慧灯更重要!这个你们要知道。现在很多人关心供灯,但最好的是点燃心灵的明灯。
在西方和其他地方也都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学院里面的,不管是藏族也好、汉族也好,有些出去主要就是想化缘。听说我们学院当中,尤其是女众这边,有些是专门请一些师父出去,我这次就遇到了几个。说是我们学院里面的,我把她们的班级、法师的名字全部都已经登记好了,过一段时间我要问一下。她们是什么呢?她们是特意把藏地的有些师父请到汉地去化缘,什么修寺院——这些我们一律不支持!现在藏地的寺院基本上都已经修好了,不需要什么。讲经说法的道场叫做寺院,如果没有讲经说法的话,不管是藏地汉地,一个建筑,上面再有多少多少24K的金子,全是金碧辉煌的话,也不一定是很有意义的。
好像女众里面请师父还是很厉害的,你们经常跟一些藏地师父打电话,让他们到那边去化缘,这个非常不好,影响很不好。我前一段时间在学会的一些相关的法师当中也讲了,我说我在汉地办的一些中心和学会,不是学院的一些师父的接待站,这个性质应该不同的。我办的这些道场不是接待站,你们要清楚,我办的这些道场是学习的道场,也不是供灯站,也不是放生台,也并不是什么其他的化缘中心。不是用来化缘的,这个人塑什么佛像,那个要造什么坛城,他要刻什么经板呀,他要供斋呀,供上万个什么什么……我觉得不是很重要,而且不太好,这样对修行很有影响。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什么是佛法搞不清楚,什么是上师搞不清楚,凡是穿着红衣服的都是上师,凡是五明佛学院来的都是可以供养的对境。其实我觉得出家人弘法的话,最好是清清白白好一点,唯一就是弘扬佛法,除此之外——当然如果吃住自己能安排就安排,不能安排的话只是提供一个就可以了。以后我们的有些方式可能要改变,这是我去年也在不同的场合当中说过。
这次我主要是接触一些大学和监狱。到监狱之后,接触了很多人,不像我们其他人,是有点不同的。但我同时也知道,我们现在该做什么,这个佛学院该做什么,我们出家人该做什么,我们不该做什么。希望我们出去的人尽量的就是传法。当然你自己如果没有资格的话,也没办法传什么法。有些人连自己的加行都没有修,然后——原来不是来过一个人吗?来这里住了三个月,然后,“不行不行,我现在传承听不完,我还是要下去传法。”当时,我们正在讲《大圆满前行》,他很着急,这个《大圆满前行》听不完,听完之前他还要下去弘扬“人身难得”——这种情况恐怕是太早了。
因此,一方面刚才也讲了,我们自己还是要好好修行,没有修行的话,连生活当中遇到一些感情问题,或者在做生意等方面失败的时候就没办法面对——这是从今生当中来讲;那来世的话,自己如果没有修行,就更不用说。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现在有这样的一个身体、因缘、时间、空间……这个时候要好好地修行。另一方面,我们既然是一个佛教徒,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对佛教做一些贡献,至少也不能做对佛教有害的事情,每个人自己一定要有一种定位。
好像现在很多人都是所作所为没有什么方向,没有什么标准,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当中,好像认为什么都很开放,什么都是想做就做,这就是个性,这就是我们年轻人的特点,很多人有这种想法。但实际上这些呢,也值得观察和分析。
因此我们学院当中的很多人,包括这次女众里面上百个人出去受戒,在那边学习戒律,这些人都感觉还是需要闻思,大家都觉得闻思很重要!很多人很年轻,不管是居士、出家人,比较年轻的时候,以闻思为主,修行也需要做;然后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像我这样的时候,确实是修行也要重视起来,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离开很难说——虽然年轻的人也可能离开,但是年龄稍微大些的,更应该重视。
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人生方面的规划,这个很重要的。原来我看到日本的一个企业家,他说他的人生以80年做整体规划的话,前面的20年因为年少没有什么规划;后面的20年,是他的修行时代;中间的40年,就是对社会和对整个世界做贡献。他的人生是这样规划的。
在座的各位,你自己也应该想一想,你可能前20年,读书呀……花了很多时间,那么现在你多少岁了?不知道在世间当中能活多长时间,可能60岁,或者80岁,你看现在我们很多的高僧大德,一些修行人,有些是100多岁。那即使活到那时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每个人自己要有一个大概的修行计划,这个很重要,还有一个弘法利生的计划,我们怎么样对佛法做一些贡献,怎么样利益一些众生。这些方面,我想每一个人,无论你是修行好也好,修行不好也好,什么样身份的人,都可能需要观察,值得思考。
——索达吉堪布2015.07.07第79次UC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