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显密佛网 >> 讲记 l 堪布益西彭措:《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16 返回

讲记 l 堪布益西彭措:《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16

堪布益西彭措 显密佛网 2018-08-13


 点击收听完整课程音频


利益存亡品第七

这一品地藏菩萨专门讲述利益存亡的法门。

“存”指现存的眷属,“亡”指已亡的眷属。由于世人多数都有业果愚,往往会为临终的人杀生或者拜祭鬼神等,这样不但没有利益反而使亡者结下罪缘,存者增长杀业,这就成了求福得祸的错误作法。所以地藏菩萨教示正确的方法,在临终的时候,眷属需要助他念佛,命终后还要在三宝田中做各种善事,而且要精勤护净。所有功德,命终的人得到七分之一,生者得到七分之六,因此说《利益存亡品》。

丁二、地藏利益存亡  分二:一、地藏正明;二、大辩助显。戊一、地藏正明  分三:一、通示众生善退恶增;二、正示习恶宜为设福;三、结显修善多少自得。己一、通示众生善退恶增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佛与普广问答完毕时,地藏菩萨就对佛说:世尊,我以法眼观察阎浮提的众生,都是性识不定,一直跟随境界而攀缘。因此说“举心动念”,处处都是爱著而起,有各种私欲引发的贪嗔痴、杀盗淫等,所以“无非是罪”。即使发心想修善行,由于所作的功行得到了一些利益,理应当更加精进,但是因为志愿不坚固,往往得到少分的利益就退掉初心,假使遇到恶缘反而念念不断的增益。所以生在阎浮提善易退、恶易增,生生世世常在轮转。

这种情形用譬喻来说明:

是等辈人,如履泥途,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

这些人就像踩在泥沼地里,还背负着很重的石块,结果越陷越深,越困越重,将陷在很深的泥潭里无法拔出。此地的众生就在这个非常染污的生死境缘里,不停的起邪心造下诸多的恶业,罪业越重越难以拔出,最终达到无法拯救的地步而堕落恶道,这都是积习深重而导致无法摆脱。

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知识”近指眷属,远指诸佛菩萨。如果遇到知识帮他减负或完全脱掉重负,像诸佛菩萨这样的善知识有大力量的缘故,能够拔济业缘的重负,而且能宣说十善业道,扶助他、劝导他精勤不退,站牢脚跟。如果拔出恶趣的泥潭到达平地,就须要反省过去所走的恶路,不要再走一遍。

己二、正示习恶宜为设福  分二:一、总示;二、别释。庚一、总示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

为什么阎浮提的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呢?这是由于无始劫以来习恶成了惯性,已经坚固成性了,各种恶劣的习性难以拔除,所以就从纤毫的一念之间,渐渐发展成无量无边的罪业。

庚二、别释  分二:一、设福存亡利益;二、造恶亡人增罪。辛一、设福存亡利益  分二:一、临终设福;二、死后造善。

 壬一、临终设福 

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

这个习恶的众生由于他习恶熏成了种子,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发作出恶的现行。这样临命终时就非常危险,像南洲众生命终以后必定会堕在恶道,所以临命终的时候,在这个关头要给亡者修福,资助中阴的前程,使他们托生善趣。如果没有这样的福利资助,由于他恶性的力量特别强,少有善法,就会堕落。

或悬旛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家人为他在三宝福田中修福或者悬幡带、宝盖,或者在佛前燃油灯,或者转读佛经,或供养佛像和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和辟支佛的名号,有一个名号历临终之人的耳根,或者闻在他的阿赖耶识田里。这些众生所造的恶业,合集起来是一定要堕恶趣感苦果的,但因为这个眷属为临终人修了这些诵经、念佛等殊胜的因,使得像这样的重罪都能得以消灭。这就是以遇到佛菩萨的力量,来给他减负。

 壬二、死后造善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一名一号历到临终人的耳根里,或者闻在本识中,这是前面的蕴没尽时的事情。现在是说身死以后七七日当中,这是指前生的蕴已经灭了,后面的蕴还没出现,这个中间的状况。也就是中阴身四十九天里还没判决受生之处,这时还有机会,如果现生的眷属能给亡者广造众善,就能使亡者借这个功德永远脱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之乐。这样不但亡者得乐,现存的眷属也能得无量的利益,也就是能得所做功德的七分之六。

辛二、造恶亡人增罪  分二:一、法示;二、喻合。

 壬一、法示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承接上面所说,临终修福,存亡都能获得利益,所以应当实行。还有不应当实行的,所以现在我又对世尊和大众,劝诫南阎浮提的众生,在临命终的时候,眷属骨肉不要杀害和造杀害的恶缘来拜祭鬼神、求诸魍魉,祈求福德、灭除罪障。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所作毫无利益,而且增加罪障。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什么缘故呢?你们这些现生的眷属杀害这一切牛羊鸡等的生命,为临终人拜祭鬼神、求福灭罪,这样造杀生业以及祈求那些鬼神魍魉,没有丝毫的力量能利益亡人,只是增加他罪恶的恶缘,使得亡者的业障更加深重。

杀生不必说,那些鬼神魍魉能知道人的寿命、罪福要到或者是没到,但是既不能杀人也不能活人,不过因为人的衰耗使它能趁机而入,能告诉人福祸之事,让人设祭祀给他享用。由于他自己还是生死道中的凡夫,当然没有丝毫的力量利益亡人,所以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不但无益,而且使得亡者和所杀的物命都结成了罪缘,本来有恶业又进一步深重,不是求升反堕吗?要知道以这种作法,本来应当受善报的反而会得恶报,应当受恶报反而增加业报。因此是不可取的。

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假使现在生以念佛等本来应当生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得到入圣人之分的大利益;或者只修世间善法,在来世可以升到人天中。但是因为临命终时眷属等造这杀害的业,就使得这个人须要和被杀的这些冤魂在阴司对辩,以这个缘故,将会晚生善趣。

也就是被恶业的力量障碍,导致善果延迟成熟,该往生的不往生,该生善趣的也晚生善趣,这在因果上丝毫都不会有差错的。加了罪业的时候,善报就拖延;加了功德的时候,恶报能脱免,就看当时是怎么做的。

像这样的将得善报者尚且要转为恶报,何况是在生时没有少许善根的人,本来就要依据他自己所造的恶业感受恶趣之报,何忍眷属再为他增加罪业?当然转增深重,会堕得更深。

 壬二、喻合 

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这个情形就好像有一个人从远方来,已经断粮三天了,非常饥饿虚弱,而且他负担的东西重过了一百斤,在这样困顿的情况下不能解脱。忽然遇到邻人再给他加上一些重物,以这个缘故,就使他更加困重。

这里以比喻来配合上面的意义。“有人”喻临命终之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譬喻在生不曾有少许善根;“所负担物”,按照在生所造的罪业,形影不离地跟在自身上,非常沉重;“强过百斤”,比喻身语意的恶业深重,应当要堕恶趣了;“忽遇邻人”,比喻在生时的亲人、眷属;“更附少物”,就是在他临终时给他做杀生、拜祭鬼神,又增加了罪业;“转负困重”,比喻更增一层业障,使得陷入更深,因此这是不合理的做法。

己三、结显修善多少自得

世尊,我观阎浮众生,但能于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地藏菩萨又总结显示说:世尊,我看南阎浮提的众生,只要能在佛法当中修诸功德,乃至做像一毛一渧、一沙一尘那样极少许的善事,这样的利益自己都会获得。因果不爽,做任何善事都是有利益的,何况在佛教之中,这是非常大的能发生福德的良田,因此应当多做。

戊二、大辩助显  分四:一、大辩兴问;二、地藏垂答;三、鬼神发心;四、长者礼退。己一、大辩兴问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正当地藏菩萨说了以上的法语以后,当时法会当中,有一位名叫大辩的长者,由于他具足四无碍辩,依此德相而立名称,现在示现为长者。他在本地中已经久证无生法忍,为了化度十方,示现为长者之身。他合掌恭敬请问地藏菩萨。这是由于地藏菩萨常在幽冥,因此问南洲的众生命终以后,在生的眷属——小辈如子女等,长辈如父母等,给亡者修诸功德,或者设斋布施,造种种善因,这样阳上修福能使死者在幽冥当中真的得利益和解脱生死吗?

上面地藏菩萨已经略说了死后造善存亡获益,现在长者来请问因缘,更加助成了前面的说法,进一步显示利益不虚。而这无非是为了使末法时代的众生深信而不要怀疑。

己二、地藏垂答  分二:一、许说;二、答示。 庚一、许说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长者久证无生,为了现前和未来的众生,请问地藏菩萨。所以地藏大菩萨回答:长者,我现在为了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简要地宣说此事。

这里说到“承佛威力”,一、表可信;二、表重大。也就是因为此事是佛力加被而说,不是以自己的智力,因为幽和明是两条路,不是佛的金口诚言不易让人相信,所以必须仰仗佛威德之力,使得闻者信受这个难信之法。再者,佛日隐没,到此末法时期,圣人日益稀少,很难有圣者现前来度脱众生,如果舍掉这样的大法,末世众生就出苦无期了。这个事情太大,又不是轻易可说的,因此说“承佛威力”。这样加重本法的可信度,由于是佛威力加被在自己心上说的,末世众生就会信受,的的确确是这样能够度脱亡者的。

庚二、答示  分二:一、示临终闻名悉脱;二、示终后造福获一。辛一、示临终闻名悉脱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地藏菩萨正式说道:长者,现在未来的诸众生到了临命终的那个时候,听到了佛名、菩萨名、辟支佛名等等,不管有罪还是无罪,都能得到解脱。

这是由于此方众生耳根最利,临终的时候还有阿赖耶本识在,如果闻到佛名,业还可以转,这时如果不做救护就将随业受生,出苦无期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有地藏菩萨以法眼彻见事实,所以在此殷勤地述说。

这里讲到,如果平生没有念佛,临终的时候有小大眷属给他助念,使他的耳识能够听到一个佛名、菩萨名等,这个人仰仗这个功德就能得解脱。这里极关键的是佛力的救度,如果没有这种助道因缘,即使平生没有罪也难得解脱。纵然五逆十恶,临终遇到善知识助念,自己深信不疑,也十念能生到净土脱离诸苦,可见临终时刻佛力的重要。

辛二、示终后造福获一  分二:一、略明;二、详示。壬一、略明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应前面大辩长者所问,修功德能不能得利益?地藏菩萨具体指示:如果有男子女人,在生没有修过善因,造了很多罪业,当命终以后,家里的小大眷属给他做各种福德之事。“圣事”指佛事,不管哪一种佛事,功德分成七分,死者能获得一分功德,其余六分功德在生的眷属自身能得到利益,因为生者是有至诚心的缘故。既然如此,就再显示,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时自己努力修行,当然每做一分都能全数获得。

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以这个缘故,普劝现在未来具善根的男子女人,在生时耳目聪明,精力强健,应当尽早地修持。这样所修的功德每一分自己都能得到,这是借亡者尚且能得到一分来显示如果是自己亲自修持对自身的利益更加殊胜。

壬二、详示  分二:一、示亡人望救;二、劝眷属修斋。

地藏菩萨详细指示亡者在四十九天中阴期间希望眷属救拔的状况,劝导眷属们应当为亲人修斋营福来作济拔。

 癸一、示亡人望救 

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在阎浮提做一世人,寿命极其短暂,就像石火电光一样,无常大鬼不期而至,这时神识脱体而去,在冥冥中游荡,不知道罪福和前途。在这个前因已灭后因未生的中阴阶段,七七日中,神识就像痴人、聋子那样。那些造了极大的恶业的,命终之后不经中阴就在恶趣得到了生处,但是一般的人都要到诸阴司台前辩论平生所造的善恶之业,论定罪福果报,依据所造的业审定以后要受取的生处。在这未测罪福的期间,已经是千丝万缕,愁忧多苦,何况堕在恶趣等苦难,就更加难堪了,所以在此时正是求救之时。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

这个命终的人如果没遇到生缘就不得受生,在中阴身当中以七天为一个寿命,死了又转成一个中阴,这样辗转生死有七度为上限,在七七四十九天后决定得生。在此期间罪福没有定,所以他念念都希望骨肉亲眷能替他造福,仗着这个功德可以转罪为福,救拔苦难。

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过了七个七以后,罪福审定,就随所作的业而受果报了。如果罪人造的是中下品的恶业就会堕在边小地狱,或者畜生、饿鬼等的三恶趣里,所以说“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如果造的是五无间重罪,就会堕在大地狱里,寿命极长,千劫万劫无有了期地受着非常多的剧烈之苦。

因此,在这还没有审定罪福、有机会的时候,眷属一定要修斋等,造大福德来资助亡者得到好的生处。

 癸二、劝眷属修斋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

地藏菩萨又说:大辩长者,像这样的罪业众生,命终以后七七日中希望眷属们修福来拔济他,所以在生的眷属或者父母、兄弟、骨肉至亲,理应为亡者修营斋供,来满足他的愿望,仗这个功德资助亡者脱离恶趣险道。

现在指示营斋的方法:凡是以斋食供奉三宝没有完毕,在营办斋供的时候,淘米的泔水、黄菜叶等等都要用桶来装,不能弃在地上,而且要用清净的手淘米洗菜,不能用不干净的手触着清净食物。而且食物没有献给佛僧前不能先吃,这有两个涵义:一、为佛设的斋食,佛没有吃,人是不能消受的;二、预先品尝就变成残食,这样使诸天鬼神不欢喜。如果人事先去尝,会在五百世当中受饿鬼之苦,因此诫令在奉献之前不能先吃。

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

在供养斋食修福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如法;二、不如法。虽然同样是营斋,但是由于做得不一样使得亡者或者得福或者不得福。如果违背了前面的法则,没有献佛和僧就自己先吃,又不精勤护净,这样草草营斋亡者就一点不能得力。如果能够心非常专精,又能精勤护净,食物一定先恭敬地奉献给佛和僧,这样由于心非常清净至诚,又与三宝福田相应的缘故,这样发生如法营斋的大功德力,亡者能得到七分之一,也就资助他在中阴路上得到好的生处。

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地藏菩萨又总结说道:以这个缘故,现在告诉长者,普遍劝导阎浮提的众生,如果能够为父母、眷属命终以后设斋供养,一定要志心勤恳,这样的人以清净来办佛事的缘故,使得存者、亡者都得到利益。

己三、鬼神发心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

地藏菩萨说了以上法语的时候,忉利天宫前来的千万亿那由他阎浮提的鬼神,都发起了无量菩提之心。

己四、长者礼退

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相关链接 

● 讲记 l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11

● 讲记 l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12

● 讲记 l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13

● 讲记 l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14

● 讲记 l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15

显密佛教交流中心

显密佛网www.xianmifw.com

新浪微博@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新浪博客@益西彭措堪布的博客


  相关微信平台  

益西彭措堪布:yxpckb333

导归极乐网:daoguijilew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音频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