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17课-重点&难点&讲记脉络
学习笔记链接
百度云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pD5Vy4I_h7jqpfdIROoiA
提取码:vdfi
档案编号B06117-定解B01-012
本课重点
一
念修仪轨
(一)观想脉轮充满甘露
1、观想身体的脉轮
(1)身体的自性
观想自己的身体是内外透明光的自性。
(2)中脉
身体中央有一个中脉。
(3)四轮
中脉分出的四轮形如伞辐,脐部幻化轮有六十四个脉瓣,瓣端朝上;心间法轮有八个脉瓣,瓣端朝下;喉间受用轮有十六个脉瓣,瓣端朝上;头顶大乐轮有三十二个脉瓣,瓣端朝下。
2、获得四灌、清净四障、生起四喜、获得四身果位
(1)大乐轮的所有脉瓣遍满菩提甘露,得受宝瓶灌顶,清净了业障,获得喜智慧,现前化身果位。
(2)甘露流经喉间受用轮,得受秘密灌顶,清净了烦恼障,获得殊喜智慧,现前报身果位。
(3)甘露流经心间法轮,得受智慧灌顶,清净了所知障,获得极喜智慧,现前法身果位。
(4)甘露充满脐间幻化轮,得受句义灌顶,清净了习气障,获得俱生喜智慧,现前自性身果位。
(二)观想罪业已清静
1、念诵
(1)藏文
(2)汉文
2、观想罪业得以清净
忏悔文念诵完毕以后,紧接着观想上师金刚萨埵,和颜悦色地安慰自己:“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所失毁的戒律均已清净。”一定要这样观想。
3、如此念诵、观想之功德
《胜马游舞续》云:“无上密咒王,仅一次念诵,亦灭一切罪,成办诸事业。”
(三)自身成金刚萨埵
1、金刚萨埵化光融入,自成金刚萨埵
上师金刚萨埵化光融入自身,以此为缘,自己以前的平庸身体,也变成了与前面所观想的一模一样的金刚萨埵。
2、观想咒轮
(1)月轮
金刚萨埵(即自己)的心间,观想一个如扁芥子大小的月轮。
(2)咒轮
A. 中央:蓝色的藏文“吽”字。
B. 吽的前面是白色的藏文“嗡”字。
C. 右边是黄色的藏文“班扎尔”字。
D. 后方是红色的藏文“萨“字。
E. 左边是绿色的藏文“埵”字。
(四)自他二利之缘起
1、观想供养诸佛,自利法身之缘起
(1)供养诸佛,积资净障
在念诵“嗡班扎尔萨埵吽……”的同时,观想五咒字放射白、黄、红、绿、蓝五色光,光的顶端有嬉女等供养天女,挥手散出八吉祥徽、轮王七宝、幡伞、宝幢、华盖、千辐金轮、右旋海螺等无量供品,供养居于十方广大无边、不可思议刹土中的诸佛菩萨,令他们心生欢喜,从而圆满了资粮、清净了罪障。
(2)诸佛菩萨放光加持令自己现前果位
观想所有佛菩萨的一切大悲、加持,变成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光融入自身,自己现前了殊胜与共同成就、与学道相关的四种持明[1]以及究竟果位——无学道双运果位,这是准备自利法身的缘起。
2、观想布施众生,他利色身之缘起
(1)五咒字向下放射光芒,照耀三界六道众生,消除罪障、痛苦、习气。
(2)外器世界变成现喜刹土。
(3)内情众生变为金刚萨埵的自性。
(4)全部口诵“嗡班扎尔萨埵吽……”
3、如此观想之功德
(1)《法行习气自解脱续》中也说:“射收二利净除分别障。”
(2)一瞬间便可圆满不可思议的福慧资粮,同时,也能够成办利益天边无际众生的事业。
4、教诫:依靠善巧方便修行
(1)有了善巧方便的功德
有了善巧方便,不管是净除罪障、积累资粮,还是利益众生,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2)当随学自宗大德
全知麦彭仁波切曾说:“除了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瑜伽之中念咒外,未曾在心、口散乱时念过一串佛珠的咒文。”
(五)结座回向
1、观想
(1)现喜刹土的一切外器世界,全部收摄在内情五部金刚萨埵尊众之中。
(2)内情五部金刚萨埵尊众依次化光融入自身。
(3)自身也从边缘逐渐化光融入心间的“嗡”字中、“嗡”融入“班扎”、“班扎”融入于“萨”、“萨”融于“埵”、“埵”融入“吽”字的“雅布杰”、“雅布杰”融入“小阿”、“小阿”融入“哈”、“哈”融入头部的日月明点中,到“那达”之间次第融入,最后“那达”也如彩虹消于空中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4)就这样,在无缘离戏的境界中,稍许放松而入定。
2、总结“念修百字明”的观修顺序
(1)自己的庸俗之身,在这个不清净的身体上忏悔罪业。
(2)忏悔以后,自己也成了清净的金刚萨埵,没有庸俗的我。
(3)之后,连清净的金刚萨埵也变成文字,文字融入法界,最后一无所缘,光明离戏。
(4)如果有大圆满或大中观的离戏境界,就在这一见解中安住。如果没有,那就毫不执著地坐一会儿。
3、回向发愿
(1)观想
当又开始生起分别念时,再度将一切器情明观为金刚萨埵刹土
(2)念诵
A. 藏文
B. 汉文
(3)发愿、回向
以此来作回向、发愿,愿自他一切众生,全部成就金刚萨埵的果位。
4、座下行持
(1)以生起次第的基本观修方法来行持
在行住坐卧中,所见所闻都要观为金刚萨埵的自性,一切都是清净的。这就是生起次第的基本观修方法,是将行为转为道用的窍诀。
(2)上师瑜伽的修法与此类似
如果入定时修的是上师瑜伽,那在出定以后,就观一切显现都是上师的化身,一切声音都是上师的声音,一切分别都是上师的智慧,这样修是非常关键的。
二
念修注意事项
(一)念诵时一定要专注
1、念诵质量的差别
(1)续部中说:“若无此等持,如海底磐石,诵数劫无果。”
(2)续部中又说:“净与不净差千倍,有无等持差十万。”
2、念诵时不应夹杂闲言碎语
(1)不清净念诵的过患
A. 何为不清净念诵
念修密咒时,如果掺杂一些庸俗不堪的闲言碎语来念诵,那么他所念的密咒就是不清净的念诵。
B. 过患
a. 喻说
就算是在纯金、白银中掺杂微量的黄铜或普通铜,也只能被人们称为非金或伪银了,它们再也起不到纯金纯银的作用。
b. 教说(害己)
(a)效果差:邬金莲花生大士说:“杂有绮语诵一年,不如禁语诵一月。”
(b)后世入三涂:《法苑珠林》云:“但诸绮语,不益自他,唯增放逸,长诸不善,死落三涂。”
c. 理说(害他)
如果念经的人既不能明观等持,也不具足清净戒律与誓言,而且口说绮语、心思散乱,结果中阴身知道了,便对这些人生起邪见或嗔恨,以此为缘,中阴身自己将堕入恶趣。华智仁波切所说:“这类上师或僧人,有还不如没有的好。”
C. 教诫
a. 断除绮语等
要有正知正念,念经期间最好关掉电话,不要说闲话。
b. 随文入观,专注所缘。
(a)原因
因为密宗仪轨都是“明观生次词句门”,修金刚萨埵、阿弥陀佛等生圆次第的仪轨时,都要靠词句来观修。
(b)若不能如此则害人害己
Ⓐ 害人:依靠这种不清净的念诵及形象的仪轨,会将亡魂引入恶趣。
Ⓑ 害己:活人做佛事也是弊大于利。这类人享用信财的话,确实好似食用炽燃的铁丸一般。
(二)以菩提心摄持念诵是关要
1、不同能力的人都不能离开菩提心
(1)应舍
切切不要将注意力放在肉块大小、油饼薄厚等供养的好坏上,而应当尽心饶益那些病人或死者。
(2)应取
A. 具生圆次第能力的人
应当对于那些处于紧要关头、倍受痛苦、无依无怙的病人或死者一视同仁,发心利益他们,以慈悲心、菩提心摄持而行事,专心致志勤奋努力念修自己所了达的生圆次第法门。
B. 不具生圆次第能力的人
应该随着词句思考意义,或者至少也要怀着一颗慈悲的心肠怜悯这些可怜的众生、对三宝的无欺谛实力生起信心、定解等等。
2、具菩提心则自他获益
(1)因缘聚合就能利他
A. 内
a. 心:菩提心。
b. 行:仪轨念诵音正、清晰。
B. 外
三宝的大悲力、因果不虚的威力。
C. 因缘聚合就能利益众生
a. 当这三种力量——我们自身清净菩提心的力量、三宝的大悲力、因果不虚的威力聚合时,就如由三种植物配成的良药一样,绝对能利益到众生。
b. 心清净最关键
(2)具菩提心则自获利
A. 正面:于人垫上净己障
我们竭尽全力地为别人修行,念经、诵咒、修法……将众生安置于解脱道上时,自己的罪障也就清净了,二资也就圆满了。
B. 反面:只关心自利则不得自利
a. 害怕享用信财、亡财的过患,甚至对病人、死者等倍受痛苦的众生连加持、回向、发愿等佛事也不肯做,这真正已经断绝了慈悲心、菩提心的根本。
b. 只注重自利的人难以清净自己的罪障以及享用信财的罪过。
(3)教诫
A. 中道而行
a. 大乘行人跟谁都“隔离”着,自我保护得太过了,不见得是好修行人的标志。
b. 也不是要求我们完全付出。完全付出的话,恐怕只有大菩萨才做得到。
B.远离私欲之心最重要
最初以慈悲、菩提心为本,尽己所知、尽己所能、诚心诚意精进修行生圆次第等都不离开想利益众生的动机,那么无论是在自家还是到他家观修生圆次第、念经、诵咒都没有丝毫差别。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17-定解B09-009
本课难点
一
灌顶的种类和作用
(一)灌顶相关概念
灌顶,实际上是传授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全部修持过程,传授到位以后才是真正的灌顶。
(二)我们能接触到的灌顶
我们通常可以接触到的灌顶简单来说分为普通的灌顶和比较特别的灌顶
特别的灌顶:是比较秘密的灌顶,是修持某一法脉的资格。
普通的灌顶:通常是加持性的,不一定能够具有接受法的开许或者成熟法器的作用。
1、这些灌顶的目的
比如说我们要修持一个密法,通常会有一个开许,这个开许就是传法上师会给接受法的弟子一个灌顶,作为修持一个法脉的开许。有清净法器,传授传承和开许的含义。
2、接受灌顶以后需要做什么
接受灌顶都是需要守持相应的戒律的,灌顶的层次越高,守持的戒律层次越高,因此如果接受了最高级的灌顶,守持密乘戒,即三昧耶,就已经包含了完整的菩萨戒和别解脱戒,上乘的戒律包含下乘的戒律,但下乘的戒律不包含上乘的戒律。
前行中阿底峡尊者也说过,他的菩萨戒以下的戒律均没有违反,但违反了密乘戒,并且精进地做了忏悔。
(三)灌顶的不同分类
1、基、道、果灌顶
根据灌顶的得受方式,分为基、道、果灌顶。
(1)基灌顶
一生之中第一次得到的标准灌顶,叫基灌顶。
(2)道灌顶
在第一次灌顶之后,无论是上师赐与的灌顶还是自己修上师瑜伽接受的灌顶,都是道灌顶。道灌顶是没有次数限制的,每天在修上师瑜伽时都可以进行修持,观想的次数越多越好。
(3)果灌顶
在十地末尾,十方佛菩萨发光而赐与的灌顶,是果灌顶。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基灌顶,因为必须要有一位具格的金刚上师才可以,而道灌顶我们可以自己接受,果灌顶则不需要我们操心。
2、内密灌顶和外密灌顶
根据灌顶的级别而分:
(1)内密灌顶
四级灌顶也叫内密灌顶。
(2)外密灌顶
有一级、二级和三级灌顶,一般唐密中的灌顶只有第一级灌顶。
(3)修学次第
显宗的根基成熟之后可以先学外密,但是如果加行修得好,也可以直接让我们的根基成熟起来,跳过外密,直接修持内密。
(4) 举例说明
A. 平时我们接受的金刚萨埵灌顶、阿弥陀佛灌顶、观音菩萨灌顶、大日如来灌顶多属于外密灌顶。
B. 只要是四级灌顶,都是内密灌顶。内密灌顶有层次各异的差别。
3、四级灌顶分别有何种功德
(1)宝瓶灌顶
A. 首先是允许受灌者听闻、修学与生起次第有关的密宗续部及论典。
B. 让气脉明点中的脉,以及身口意中的身转化为佛身,没有证悟的人借助灌顶赐予的力量及生起次第的修法,就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快速地成熟。
C. 身体的罪业。
D. 播下化身的种子,并令化身成熟。
这四种作用均是从表面上来说的,并不涉及真正的胜义实相。
(2)秘密灌顶
A. 首先是允许受灌者听闻、修学与圆满次第有关的密宗续部及论典。
B. 断除气脉明点中气的障碍,以及身口意中的语言转化为佛语,没有证悟的人借助灌顶赐予的力量及生圆次第的修法,可以让自己的语言快速地成熟。
C. 清净语言的罪业。
D. 播下佛报身的种子。
(3)智慧灌顶
这一级灌顶中,包含了超级的智慧,也即大圆满的智慧。其作用是:
A. 允许受灌者听闻、修学与后期的圆满次第有关的密宗续部及论典。
B. 让气脉明点中的明点,以及身口意中的意转化为佛智慧,没有证悟的人借助灌顶赐予的力量及生起次第的修法,就可以让自己的意识快速成熟。
C. 断除意识的罪业。
D. 播下法身的种子。
(4)句义灌顶
是最高级别的灌顶,大圆满的灌顶,包含最终的大圆满境界,也包含所有密法的内容。作用:
A. 允许受灌者听闻、修学与大圆满法最低境界相关的部分密宗续部和论典。比如大幻化网,但要修大圆满,必须得到大圆满法自己的灌顶才行。
B. 给受灌者心里播下快速得到佛的自性身的种子。
C. 断除气脉明点的综合障碍。
D. 消除阿赖耶识上身、口、意共同制造的罪业。
(5)最后还有一种灌顶,是金刚上师的灌顶
在灌顶授权之后,如果自己有能力,就可以担当金刚上师的特殊灌顶,接受这种灌顶之后,才有资格给其他人灌顶和宣讲密宗续部。
4、在《大日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