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年初三丨目之所及,皆是幻象 返回

年初三丨目之所及,皆是幻象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 04


刹那的无常

相续无常的基础,即是刹那无常。刹那无常的含义是指,每一个有为法在诞生的那一刹那,立即就会消失,有为法的生灭是位于同时的。


虽然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物质在诞生以后,还会留驻一段时间,然后才毁灭,生灭不可能同时;但如果从微观世界的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维,就会发现生灭只会是同时的。


我们可以想象,假设把时间分到小得不能再分的层次,在这个短暂的时段中,还有可能再分出生的阶段与灭的阶段吗?不可能。因为,倘若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那么这个刹那就可以再分,而不是不可分。


在这个不能细分的无分刹那中,如果只存在生而没有灭,就成了无穷无尽地生,常住的永恒不灭,如果此时只有灭,那这个灭又是什么东西毁灭呢?是物质、精神,还是物质与精神之外的某个东西呢?


我们都知道,除了物质和精神之外,并不存在什么其他可以超离于物质与精神的法。在这个不可分的刹那当中,生灭只可能位于同时。


世间的一切万物,都是在产生的同时就当即毁灭,其生灭是同时存在的,这就是刹那的无常。




通过刹那无常,可以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


比如说,当我们看着这堵墙壁时,以前会认为它就是一动不动、绝对静止的东西;如今则可以领会到,这堵墙壁每时每刻都在生灭,下一刹那的墙壁,早已不是前一刹那的墙壁了。


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将上述道理告诉了我们。现代物理迄今也承认,在千分之一秒或者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极其微小的粒子都在不停地生灭。


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比现代物理的研究结果还要深入、还要细致,因为无分刹那的概念,是远比千分之一秒或者万分之一秒更小的时间单位,是我们的思维几乎无法捕捉的一个概念。


在这样的短暂时分,生灭都细微到了无从认知的地步。






HUIDENG

相续的无常


相续的无常是指宏观的无常,亦即从宏观角度能够观察到的无常。


比如,《俱舍论》中所提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世间人所能看到的一年中的四季迁变,每个月中月亮的上弦下弦、盈亏增减,每天二十四小时的白天黑夜、日起日落等等,都属于相续的无常。


虽然这些道理很容易理解,也不会有人否认这些无常的存在,但由于没有观修这些无常,因而在很多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两种常执——先天的俱生常执与后天的遍计常执。


其中前者,是包括畜生在内的每一个众生都有的常执。例如,在一栋楼房建好之后,直至这栋楼房毁灭之前,我们会认为这栋楼是常住不灭、没有变化的。


即使有一些变化,也只是外表的变化,而不会发生本质的改变。诸如此类没有经过教证理证加工的执著,就是先天的常执。





HUIDENG


我们一般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有生、住、灭三个阶段,但在这个特定的微观世界当中,就根本无法感觉到生与灭,根本不存在什么生或者灭。生就是灭,灭就是生。


这些与我们惯有的常识相反的观念说明,所谓的生、住、灭,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概念。佛教中称之为“刹那的生灭”,如果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来表述,就是“微观世界中的运动”。


虽然我们的肉眼无法触及这些概念,但依靠我们的意识去体会、观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就会变得像显微镜一样,能将细小的物质观察得一清二楚。


比如说,在观察这堵墙壁的时候,就能立即将墙里面的每一块砖头、砖头里的每一粒微尘、微尘之间的空间、每一个粒子的生灭等等,像用快速摄像机摄下来一般看得十分清晰透彻。


在那个时候,整个世界就成了虚幻的世界,世间万物都在幻觉当中产生、留驻、毁灭……如同《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样,生和灭就成为完全同等的一回事。

 

 




文选自《慧灯之光》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