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间,在重要的事情上
【编者按】
为什么你要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花边新闻上面呢?这些花边新闻,跟你到底有什么关系;
但凡把时间,花在工作、读书、运动、陪伴家人上,也比都用来吃瓜有价值得多;
你对这个世界没那么大责任,整天为负面新闻火冒三丈,或者为正面泪流满面,都没意义;
希望你有空的话,能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与你无关的事情上。
人生是场马拉松 要花时间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
古人的观念,我们做现代解读就很有意思,比如孟子曾经讲过“集义而生”和“义袭而取”的区别:义袭而取,就是平常做的事情都不怎么样,但会鼓起劲干一件大好事。
集义而生,是你做的每件事都是好事,跟积德一样,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实现长期价值。
大多数人都是前者,总以为平常疏于对自己的管理问题不大,只要自己能够突然振奋起来,做一件大好事就够了。
这就好比你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路上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你一会东张西望、一会驻足流连,偶尔发力狂奔一阵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但是你却忽略了自己原本想要的,是在马拉松比赛上跑出一个好成绩。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生命轮回是佛教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课题,在轮回方面,佛教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学说,所以,在居士的标准见解中,第一个就是深信轮回。
有很多人认为:轮回当中有幸福、有快乐,充满了可以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努力获得轮回当中的幸福上面,其它诸如解脱、修行等等的事情,却一点都不去想。
我们前面也分析了,轮回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幸福,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从中获得幸福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们从无始以来到今天,所有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和精力都白费了,只有依靠修行而令自他脱离轮回,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佛教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每一个众生都必须面对的、最根本性的问题——生老病死。
大家都知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在迈向衰老、迈向死亡。总有一天,我们会面临死亡。虽然人人都不愿意老、都不愿意死,却不得不日渐苍老,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其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关于这种力量,基督教等其他宗教将其解释为上帝或者其他神灵的安排,但佛教却并不这么认为。
佛教认为,这就是缘起、业力、因果的作用。因为有了生老病死的因,就必须要产生与其相应的果,这是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不可抗衡、无法回避。
////
///
//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证悟空性的智慧”,仅仅烧烧香、磕磕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证悟之后,由于小乘行人认为轮回很苦,所以就结束了自己的生死,再也不重返轮回,而停留在超越轮回的境界当中。
这种境界,就像睡觉一样。我们也知道,有的人可以每天睡十几个小时,在很长的睡眠过程中,也能一直不吃不喝。
因为睡眠也是一种境界,如果保持在这种境界当中,就可以不吃不喝。当然,小乘阿罗汉的证悟境界要比这个高的多——更完整、更圆满,在这种境界当中,既没有痛苦,也没有生死轮回,但他们也不会度化众生,而始终停留在这种境界当中,这就是小乘的解脱。
大乘菩萨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在解决了生老病死之后,却并不以此为满足,首先想到的,就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要度化众生,也要证悟空性。
如果自己都没有智慧,未获解脱,都是自身难保的凡夫,又怎么去度化众生呢?所以,首先我们就需要修行,需要证悟空性。
在了解到这些最终目标之后,像我们这些刚刚开始步入大乘道的修行人,一切的所作所为,都应当以此为目标,要往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目标。
////
///
//
文字:《慧灯之光》系列
配图:来自网络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