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88课-隐藏窍诀&名词解释
隐藏窍诀
一切都是佛陀的加持
一
正面说:佛陀加持的方式
1、非以行形象现前加持
并非以佛陀的形象现前摸顶、放光、赐物等加持。
2、现前化身以事业做加持
(1)佛宝的分类:分为所依身体、能依智慧、所为事业三种。
所依的身体,也分为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四类。
就我们凡夫而言,只能见到佛的化身
化身:观待不清净的众生示现的,比如我们。
报身佛:针对一到十地菩萨示现的。
法身佛:法身不需要观待众生,法身是佛陀安住的境界,所有的断证都是圆满的。
(2)佛的化身及事业
化身分类:包括殊胜化身、投生化身、工巧化身和种种化身四类。
殊胜化身:只有住于大资粮道和加行道四顺抉择分者才能得以拜见。
圆满示现十二相的佛陀,就是殊胜化身.我们因往昔罪业之障碍而没能亲见释迦牟尼佛。
投生化身:在六道之处的六能仁和上师善知识们。
依照《涅槃经》中所说的“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末时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佛陀的投生化身就是上师善知识大徳们。
工巧化身:指土匠、石匠、铜匠等等,泛指从事铸像、画像、雕像等增上善法的能工巧匠。
种种化身:船舶、桥梁、台阶、珠宝、汽车、飞机、良药、茶杯等等,甚至在炎热逼迫之时的凉风,严寒逼迫时的暖流,凡是成为给众生带来利乐之因的事物都属于佛陀的种种化身。
化身之特点
二
反面说:一切都是佛的加持
1、显现上利益众生的有情法、无情法是佛的加持和化现
(1)出世间功德的来源就是佛陀(上师)
成就来源于佛:如果佛陀在因地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成佛后没有为众生传授妙法,那就不可能有层出不穷的圣者出现,如此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佛法;
三宝来源于佛:在我们这个刹土中,阿弥陀佛、地藏菩萨等佛菩萨、经典与论典等法宝、大乘小乘等僧众,这一切三宝相均是释迦牟尼佛的事业,均是依释迦牟尼佛的功德而显现;
不管是小乘声闻,还是其他佛弟子,通过自力通达空性而获得解脱的一个也没有。包括舍利子、目犍连等利根者,以及世间中所有获得证悟的高僧大德,他们不依靠佛的威力也绝对不可能获得证悟。
出家众来源于佛:《中观庄严论释》:对出家人而言,包括刀能剃发、衣能着色,也完全源于佛陀的加持,只不过人们不知道而已。到了末法五百年的形象期时,释迦牟尼佛的度生事业在娑婆世界已经圆满,此时人们很难获得佛陀的加持;
善念来源于佛:哪怕你生起一刹那的善分别念,比如想修行、想出家、想放生、想发菩提心等,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带来的。
就像《入行论》中所言:“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2)世间利益众生之有情、无情均来源于佛(上师)
无垢光尊者:“珠宝衣食灯乘等,广行利众现无情。”
佛陀会显现各种各样的无情法,如珠宝、衣服、饮食、灯光、车辆等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2、显现上让众生痛苦的有情法与无情法也是佛的加持和化现
(1)理上分析
从佛的本体上分析
佛陀化身的特点
佛陀殊胜化身等的幻化(即色身)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时间),于十方刹土的种种众生(对境),作增上生决定胜的种种利益(果位),不偏袒而以无勤任运的方式平等行持调化众生的事业(事业),此身就被承许是能仁圆满佛陀调众化身的游舞不间断的本性。
佛陀事业之特点
“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乃至轮回没有空之前,佛陀利益众生的事业就会一直连续不断。
分析显现上让众生痛苦的有情法、无情法的本体
所谓让众生痛苦的有情法、无情法是相互观待而言,六道众生面前共同所见的显现是不存在的:
六道众生看水时,有的看到铁汁,有的看到脓血,有的看到水,有的看到甘露,这都不是共同所见的显现。
我们现在所处的房屋、空间,若是地狱众生看,肯定是炽热的铁屋,是非常难以忍受的一个空间;饿鬼众生感召到的可能是一些干枯物、沙滩等令他感觉饥饿干渴的境相、空间;人看就是由砖瓦堆砌的房子;天界众生看这里就是天堂、是殊胜庄严的宫殿;佛菩萨看这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座极其圆满的坛城。
并不存在一个让众生痛苦的实有的有情法、无情法
因为众生各自的业力不同,众生面前的显现受业力牵引,由业力控制。在他们各自的业力或愿力的牵引、作用下,这些显现不会互相混乱,不会随意显现。
(2)教上证明
无垢光尊者:“珠宝衣食灯乘等,广行利众现无情。”
佛陀度化众生的行境不可思议,他能以各种各样的形象来度化众生
在世间当中,哪怕是天气热的时候出现丝丝凉风,或天气寒冷时出现阵阵温暖的阳光,以及能用剃须刀来刮胡子,或用理发刀来理发等,这些全是佛的加持;
《耳饰经》:“今于浊世时,工巧文字相,作我想起信。”
末法时代的时候我(佛)将变成工巧相和文字相来利益众生,当见到它们时,你们应想到这就是佛陀我,从而生起信心。
《现观庄严论》:“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
乃至轮回没有空之前,佛陀利益众生的事业就会一直连续不断。
三
如何面对痛苦
1、做恶业成熟想:出现病痛、苦痛、魔障等等的时候,属于以前所造的一种恶业成熟的情况。
2、做三宝加持想:通过这样的加持,让我们对于轮回的自性和本体的产生更加清醒的认知,让我们更有要出离的意乐。
3、做积累功德想:佛经里面讲过,释迦牟尼佛所度化的娑婆世界具有五浊,众生的烦恼很粗大,环境各方面相对来说都非常恶劣,是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不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么幸福。正因为如此,当时释迦牟尼佛发心到这个世界来度化众生的时候说道:他所调化的世界中的众生,不论是精神上或肉体上受到任何痛苦,比如说,在这个娑婆世界中生一场病,即使是小至头痛的病,也比在其他清净佛刹中修持很长时间的功徳还要大。
参考资料:《慧灯之光》、《现观庄严论疏》、《慈诚罗珠堪布与弟子问答》、《前行备忘录》、《定解宝灯论讲记》、《般若摄颂讲记》、《一切都是佛菩萨的化现》(达真堪布)、《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讲记》、《前行广释生西法师辅导》等。
编写师兄: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4088-定解B11-008】
名词解释
原文:汉地有一部经典叫《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里面就说:“当于阿阇梨,起大信重心,其阿阇梨者,诸佛等无异。”
阿阇梨
又作阿舍梨、阿阇梨、阿只利、阿遮利耶。略称阇梨。意译为轨范师、正行、悦众、应可行、应供养、教授、智贤、传授。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
——《佛学大词典》
原文:《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也说:“若佛如来不出世,一切众生受大苦,无复善道唯恶趣,但闻三涂苦恼声。”
三涂
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
——《佛学大词典》
编写师兄:定解B09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4088-定解B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