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造恶业的人所感受的快乐,是他以前行善的果报
十不善业中的每一种,都有四种果报,即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下面具体给大家作个介绍。
其实因果的道理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对此一窍不通,做好多事情都违背因果,以至于今生极其苦恼,来世在无量劫中也会感受痛苦。因此,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在所有窍诀中,首先要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否则,很多人从小没灌输过这种观念,长大之后对三世因果有严重怀疑,甚至产生颠倒之见,更有甚者还肆意诋毁,这是相当可怕的!
要知道,你诋毁因果只不过是自己见解错误,但古往今来真正能颠覆因果道理的,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修行人,到目前为止一个也没有。有些人虽然不相信,但也仅仅是一种怀疑,根本无法举出颠扑不破的证据来。你们在座的有些人,从小因受环境、教育的影响,对三世因果始终半信半疑,甚至在最关键的时候,对因果并不那么确信,致使所有修行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这是十分可惜的。作为一个有头脑的人,理应用最深细的观察力进行分析,倘若找不出任何漏洞,你应该对此心服口服,明白只是自己智慧浅薄而已。
前面已经宣讲了十不善业的道理,这对当前社会来讲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阐述的是:十不善业造了以后,将会产生怎样的果?而且这种果势必会出现,愚痴者、邪见者不信的话,最终只能是亲身去感受它的苦报。
下面介绍一下这四种果:
己一、异熟果:
十不善业中不论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等任何一种,假如是以嗔心所导致,就会堕入地狱;如果是在贪心驱使下造成的,将会生为饿鬼;若是在痴心状态中进行的,则会转为旁生。因此,贪嗔痴这三种烦恼,能令众生分别堕入三恶趣,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亦云:“由贪转饿鬼,以嗔引地狱,痴多成旁生,相反得人天。”
另外,《本事经》也说过:“具足贪嗔痴,无智见明慧,定不能解脱,生老病死等。”具有贪嗔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现见万法真相,故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反过来说,此经又云:“远离贪嗔痴,具智见明慧,决定能解脱,生老病死等。”远离贪嗔痴的人,由于以智慧现见了万法真相,故一定能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
所以,贪嗔痴烦恼严重的话,比如你今天嗔恨心特别猛烈,发作时间也很长,那如果没有忏悔清净,其异熟果必会成熟于三恶趣中。所谓“异熟果”,就是指不同的因最后成熟的一种果报。汉地《宗镜录》也专门讲了,异因成熟一果,如种子不同的苦因产生一种苦果,种子不同的甜因产生一种甜果,这即是异熟果的体性。
其实众生堕入三恶趣,除了三毒牵引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按照烦恼的粗重程度及动机大小,恶业也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恶业是指贪嗔痴全部具足、极其粗重,并且长期积累,以这样的滔天罪恶会下堕地狱;造中品恶业的人会投生饿鬼;积累下品恶业的人则转为旁生。
因此,造了什么样的业,就一定会感受它的果报。《大宝积经》中也说:“众生造善恶,如影恒逐形。”众生造的善业也好、恶业也罢,会像影子一样始终跟着自己,果报即便没有马上现前,但到了一定时候,相应的苦乐也定会无欺产生。
然而,现在许多具邪见者不懂这个道理,认为造恶业是获得金钱、快乐的途径,这种想法很不正确。要知道,造恶业的人所感受的快乐,是他以前行善的果报,就像一个农夫现在没有种庄稼,甚至将田地全部毁坏了,可是他上一年所积累的粮食,足够享用一段时间了。表面上看来他虽然丰衣足食、吃穿不愁,可是未来的资粮无法积累,眼前这些享用完了也就没有了。
所以,业果的成熟,如《亲友书》中所说,除了极个别情况以外,一般而言,并非像用刀割身体马上出血一样,今天造了业就今天成熟,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因果道理,大家务必要弄明白,同时也应通过各方面来学习,否则,不承认因果的话,就会如《涅槃经》所言:“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所作所为会相当可怕。
当然,最细微的因果,不要说我们凡夫人,就连阿罗汉也很难通达。记得《大智度论》中有个公案说:一次,佛陀和舍利子在祇园精舍附近经行,忽见老鹰在追逐一只鸽子,鸽子吓得惊慌飞逃,于是飞到佛陀身边躲藏。佛陀经行的身影覆在鸽子身上时,它顿时变得很安静,身体也不哆嗦了,内心也不恐惧了。佛陀再向前行走,舍利子的身影移到鸽子身上时,鸽子依然战栗不已、怖畏如故。
舍利子见此,就问佛陀:“我和您一样都灭尽了三毒烦恼,为什么您的身影盖覆鸽身时,它便无声无息、不再恐怖,而我的身影覆上鸽子,它却仍然惶恐如初呢?”佛陀回答:“这是因为你三毒已除,但细微的习气还没有断尽。”
佛陀又指着鸽子说:“你看看这鸽子的宿世因缘吧,它失却人身转为鸽身已有几世了?”舍利子即用神通开始观察,结果发现在八万大劫中,这鸽子连续不断地一直转生为鸽子,看不出最早以前到底是什么。然后舍利子又观察它后世会投生为什么,发现在未来八万大劫中,它仍是连续当鸽子,看不出何时才能解脱。
于是他就询问佛陀,佛陀以无碍的智慧告诉他:“这鸽子在恒河沙数的大劫中,会一直转为鸽身。罪业灭尽后才投生为人,经过五百世才能遇到佛法,并逐渐获得解脱……”
可见,对于特别深细的因果,阿罗汉都难以一一描述其前因后果,我们凡夫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世间上有些人,经常喜欢信口开河:“你现今所感受的一切,是前世什么什么果报。”这种现象,大家应该要谨慎。阿罗汉对因果都无法彻见的话,凡夫的分别念又能推测到什么程度,每个人应该心里有数。
概而言之,十不善业的异熟果,就是指造三毒恶业会堕入三恶趣,这一点大家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