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间习俗,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通过扫墓等传统方式来追思和抚慰亡灵。但是,如果希望真正利益亡者之灵,为其念经、念咒、放生、供僧等行持任何一种善法,则对他们转生善趣或暂时趋避灾祸和痛苦,乃至获得究竟解脱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利益。
故在此清明节之际,希望我们能为这些无助可怜的亲人戒杀、行持各种善法,并将善法为他们作特殊回向。
——《清明节寄语》索达吉堪布 2011.4.4
清明节在汉地传统上是一个祭祀祖先、扫墓、行孝的节日。我们的大多数祖先在世时和临终时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清明节时,我们除了行持传统的祭奠活动、寄托哀思与怀念外,最好能为亡人念诵观音心咒、弥陀名号和心咒;如果条件许可,可以为亡人放生、念诵《诸佛名号宝鬘集》、《往生助念仪轨》、行持各种善法,让亡人得到佛法的利益。
——《清明节开示》索达吉堪布 2010.4.4
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给亡人烧纸钱,更有甚者,亡人生前喜欢车的,就扎纸车烧给他;喜欢别墅的,就做纸别墅烧给他……此举按佛教的观点来讲,可能无利无害,你给他烧了多少钱,他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看过有些地方的纸钱,样子跟一百元人民币相仿,只是把毛泽东的头像换成了阎罗王。但不管怎么样,中阴身会不会真得到这些钱呢?不好说。不过假如你在烧纸钱、烧纸车时,念一些观音心咒“嗡玛尼巴美吽”,那亡人肯定得到利益;如果你什么都不念,光是烧了很多纸,能不能有利也不一定。
——《弟子规另解》第四课
如果承许身灭心也灭,那人死以后,身心都灰飞烟灭了,既然什么都没有,那为什么还要为死去的人烧纸呢?很多人就是这样奇怪,一边说没有灵魂存在,一边还要在清明节等时节,为死去的亲人烧纸。如果死后没有心识存在,那烧纸又有什么用呢?显然很矛盾。
其实,仅仅烧纸不一定对亡者有利,如果一边念观音心咒、阿弥陀佛名号,一边烧纸,亡者就会得到利益。因此,为了表达对亡者的怀念和敬意,最好多念经、多做善事。
——《释量论·成量品》第十课
今天是“清明节”。许多地方都有烧纸钱的习俗,这对亡者是缅怀,对生者的慰藉。但只是烧了很多纸,亡人能否得到钱也不好说。假如大家在烧纸钱时,至少念108遍观音心咒“嗡玛尼巴美吽”,绝对会给亡人带来利益。
——索达吉堪布新浪官方微博 2014.4.5
给亡人念经回向时,最好是提到他的名字。汉地有些地方跟藏地的传统一样,每次做佛事、放焰口,都把亡人名字写在纸上,其实这很重要。有些人只在亡者刚死时,写一次名字,以后再也不写了,这样不行。即使过了很多年,你若想起他,也应该写下他的名字,交些钱请僧众念经。倘若条件具足,超度时能念他的名字是最好的。
不知汉地有没有这种传统,但在藏地,念经时专门有个人花很长时间念亡人的名字——有些人只交5块钱,却写了50个人的名字,让僧众念半天,这样也不合适。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写上名字,这样一来,即使亡人已堕入地狱、饿鬼,倘若在人间念他的名字作回向,马上即可脱离恶趣之身。这一点,从佛经的公案、大德云游恶趣的事迹、大成就者所见的状况中,都可以了知。因此,平时给亡人念经相当重要。
——《前行广释》第四十六课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文配图已获授权,
版权由原作者享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