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佛子行》传承 | 略讲 返回

《佛子行》传承 | 略讲

索达吉堪布 求学足迹 2019-06-12


无著菩萨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2019年6月12日


上师课前开示

别关,那个窗户别关,没事,透一点阳光没事。

(上师念诵)


刚才我念诵的,很多藏传的堪布在讲经前,顶礼传承上师、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全知无垢光尊者、全知麦彭仁波切、根本上师,然后祈求世间中愿意闻法的到这里来,天龙夜叉各种众生的,以这种方式来说法。

应该三十年前,给汉藏讲课后没有用。藏族讲课都是用的。我三十多年没用,但基本能记住。

汉藏这边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众念,欢乐)

以前都是念的,中间没有念。今天讲的是这本,很多人学过是吧?

这里讲《佛子行三十七颂》07年讲的,有8堂课,今天没有更多的时间,只是给大家念一遍传承,同时个别的偈颂给大家讲一下。

相信大家在听受佛子行中是不会欠缺的,但也不能满足。

在座的有些是确实学得很好,有些不好。虽然只有37个偈颂,但真正修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


以前上师如意宝说过,一辈子有三十多次听闻过,我们也有很多次。讲是可以讲,行持不是那么容易 。

不管怎么说,尽量行持吧。能做多少做多少。不能太失望,也不能太封闭。 

我看这几天很多修行人,总体上可以,但在佛教徒的行为上要规范。内在的信心是重要的,但暴露得特别不是很好的。

上师面前,外面,法堂上……有些信心是可以外露, 有些时候是不方便外露,应该有控制 的能力,要有灵活性。

有些佛教徒内在是怎么样,始终是外露,这在这个时代不是非常适合的。

可能要进一步性改革完善。尤其在度化众生时要善巧方便,否则 不太适合。

不要太僵硬,不要太直白,这是技巧的窍诀。


最近也是大家,从我们身边看,也是大家忏悔很精进的。

今天早上我遇到了个别的居士,一天念九万遍心咒,一打座,十二小时不用动,个别的。

可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吧,有的人坐两小时坐不住,有的人不同。这些人四十万很简单的。我们散乱的念四十万也是费劲的。

我昨天我问个别藏民,他们说两万。包括昨天上课,听也坐不住,可能因为我讲汉语……(上师讲藏语,似乎在与藏民交流)行行,他也是两万遍。(众笑)

你念了多少遍?(答三万七 )三万七?一天还是整个?今天一天三万七?嗯。(藏文)

所以念诵仅是个数量,但这个数量也是需要的。


昨天我也提了吧,两万个小时,一天上班八小时,接近五六年才能完成,真正的专家,需要两万小时才能名符其实,有的人说不需要,轻轻松松就可以, 对有些没有修行压力的人可能可以,但真正的情况,对自己有些变化 ,忏悔罪障,是要下功夫的。 

有的人说学什么呀,看一看就可以。所以个别人是适合的,但真正要改变自己以前的一些习气,在佛法中获得微妙和智慧的话,要下功夫。闻法,修行,有人一直不会倒下去,这种叫做恒常精进。

有的是恭敬精进,如果对法和上师没有信心也没办法精进。

我看到有些人进步很大,有些人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有退步。有的人是平衡的。


不管怎么样,行持佛法的人,要帮助他们。我这次特别感谢这边的发心人员,你们还是很辛苦的。 包括义工,一直保护大家的修行,包括做饭,打扫 经堂,治理 维护道场,很多方面的。当然需要如理如法的……

我最近听到“卖酸辣粉……“甚至用小喇叭喊,有的觉姆喊”卖牛奶“ ,可能心是好的,声音不太好听。

所以发心时,心要纯,要适合当地的一些规矩。 我们的平常心,不能对别人损害 。

《入行论》中说,”遭遇任何事,勿扰欢喜心“。这个教证引用在这里可以。

任何时候发心修行,不管遇到什么事,自己欢喜 的心不能失坏,这种行为也不要失去别人的欢喜心。


所以这种发心很重要。现在感谢里里外外的发心的义工,象小螺丝钉一样的,如果没有他们,很……整个大机器 ,每一个螺丝钉都起到作用。这种凝聚力才能做得到。

原来二三十年前,念金刚萨垛,电也没有,铺地而坐,现在物质条件好一点,但大家要求也高,我看到居士为了求法,特别能苦行,这里特别随喜。


特别想说的是,这几天,在不同的岗位上的义工们,自愿发心的道友们,特别积极地参与,与许多求法者修行者,提供各种方便。

在各个道场中都有,一直无怨无悔地为大家提供方便。


僧众就是具有一定修行的团体,就是僧团。佛讲过这种团队精神,不管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非常需要。

在修行的过程中,团队是很重要的,加入之后不容易 滑下去。

自己的修行是很有限,在恶劣的环境中很容易滑落,如果捆在一起,在团队没有失坏之前,不容易掉下去。僧团叫”僧伽“,体现了团队精神。


这个地球上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团队,不管做什么,效率很高。一是要有内部的团结,一方面要有担当的精神。这样的话,佛法,百年千年,就可以……

有的人说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是不是站得太高了?其实我不是站着讲的,是坐着讲的。我真的是非常担心佛教的未来。


有时候看到其他的宗教,世界的变革……还是比较着急的。佛教徒不仅是自身的管理,重要的是团队的未来。对刚刚皈依的人都是有责任的。

如果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感,这种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非常强大。


上师念传承


前面就讲这些,下面边念传承,遇到一些……当然每个颂词都很重要的。

你们可以看讲记,英文有十几种讲记,也有不同文字的,包括象西班牙、日语,象德法语……有一些欧美国家的语言非常多,据统计有十多个语言,所以《佛子行》是全球非常重视的。

四川的一个和尚说这个很短,我想造一个长一点的佛子行。 我想几百颂不一定有影响力。这里有很多窍诀和加持力。


《佛子行》在佛法兴盛、众生安宁方面,有很大利益。多年来,我不管去哪里,会去讲。

看17年的日记中,传承和讲授中,一年有16次。每个国家城市 都会讲。

2018年笔记里写了8遍,但可能不止吧。18年出去少一点,但一些学校不方便时,在城里宾馆中默默念一遍。希望他们生起菩提心。你们以后出去的话,特别是佛教不兴盛的地方,象非洲,阿富汗,叙利亚,到城里念一遍,非常有加持力。

法王说,听闻之后,动物都会生起大悲菩提心。 看着简单,经常思维法义的话,一定会生起菩提心。


昨天讲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这三者是解脱不可缺少的。尤其对于大乘佛教徒的话,尤其菩提心不可缺少。

生起菩提心需要一些因缘,有的是一来到这个世界,特别熟悉,或者通过思维,自己的心是会改变的。

我自己深深感觉到,这个纷烦复杂的世界上,人人自私,带来的痛苦是无穷无尽的。

如果没有菩提心,不管有钱没钱、年不年轻,是很痛苦的。因为自利。


如果没有空性慧,整天这样对待生活, 也是很痛苦的。

有的人认为如果没有遇到佛法我就完了,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摧毁自私心,是很失败的。




37



那莫罗给夏雅!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

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佛子行》的框架是:前面是顶礼,立誓语,造论的立宗。

内容分为前行正行后行。

前行是依止善知识、寂静处……共七个颂词。正行讲了小士道、中士道和大士道。

小士道讲因果不虚;

中士道讲出离心;

大士道讲菩提心,主要讲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胜义讲中观远离四边八戏。世俗讲自他交换,一切万法转为道用。讲到别人对我的赞叹,得到失去,痛苦等,转为道用。


其实佛子行最根本的,与其他法不同在于转为道用。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转为道用。

比如别人说我,我痛苦时不能。

如果换一个角度,比如这个痛苦是激励我的……

今天早上开会,比如有一个法师说,”别人投诉我,我得到了一个机会。而不是心灰意冷、退失。”他说这种作法非常不合理。

如果我有过失要乐于接受。如果没有过失,就观察我的心态,能不能接受别人的无因的诽谤。观察自己的修行境界。


这与世间不同,世间有一种规律,有钱有势就欢喜 ,如果没有就觉得你好可怜。

大乘佛教不是这样的,一切万法如梦如幻,当你特别衰落时,会重新站立起来。


从做人上,很需要大乘佛教的教义,稍微转换一下,遇到什么事,会非常有用。这就是《佛子行》的框架。




01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02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

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03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

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04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

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

长期相伴的亲友各自分离,勤积的财物留在人间。如客人,客房留在人间,所以要舍弃今世佛子行。 

完全舍弃做不到,要做好准备。


亲友是有要有亲友的感情,这是很重要的。有的人是很坏的,就占亲友的财富打官司,做各种非法的事情 。但亲友太贪的话,终有一天会离开。包括上师们也会离开的……这种无常感。


而且我们的身体和金钱,要做好准备,你拥有的金钱可能短短的时间就会蒸发,所以要有一部分做一些善事,不然会没有的。

所以终有一天会离开,财产和亲友留在人间,这是一种很好的无常观。


05

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

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

06

依止正士灭罪业,功德增如上弦月,

殊胜上师较自身,更为珍爱佛子行。

07

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

故知殊胜无欺处,皈依三宝佛子行。

轮回的痛苦非常难忍,这些难忍的所有痛苦,佛告诉我们,是造恶业而成。

 《大宝积经》: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果不虚的道理要明白。这是小士道 的说法。


08

佛说难忍恶趣苦,皆为恶业之果报,

是故纵遇生命难,永不造罪佛子行。


09

三有乐如草尖露,乃是瞬间坏灭法,

了知恒时无变法,希求解脱佛子行。

三有的快乐如同草尖的露珠一样,是瞬间坏灭的法,始终不会摧毁的是解脱 。

以前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法句经》中有一个普安的国王,与其他四个国王在一起享受快乐,玩了一个多月。

五个国王在一起,肯定就有尽有,离开时,普案国王问其他国王:你们认为人世间最快乐的是什么?


一个国王说,最快乐的是玩游戏。

一个国王说,最快乐的是听音乐。

一个国王说,最快乐的是金钱,财富。

有一个国王说,最快乐的是享受爱情。


普案国王说你们说得不对,虽然暂时看着快乐,实为痛苦的因。快乐的源泉会变化的,应该希求无求无欲的淡泊的道。

佛说有这样的国王,很了不起的。


有的人确实觉得游戏、财富、音乐、艺术、世间的爱情……每一个看起来是快乐的,但在每一个法的根上,还是带有痛苦的。


世间的快乐就如同草上的露珠一样,早上我下来,看到天空花草特别美……其实都是无常的。



10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

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

《华严经》讲130种不同菩提心的功德。所以要发菩提心。

喇嘛钦


11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12

何人以大贪欲心,夺或令夺我诸财,

自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



13

我虽无有些微错,何人若断吾头颅,

然以悲心将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14

有者百般中伤吾,恶名纵遍三千界,

然我深怀慈爱心,赞其功德佛子行。

15

何人大庭广众中,揭露吾过出恶语,

于彼亦作上师想,恭敬顶礼佛子行。

16

吾如自子爱护者,彼纵视我如怨敌,

犹如慈母于病儿,尤为怜爱佛子行。

这是很难做到,我对别人象孩子一样保护,但把我当作怨恨的敌人,我要象母亲对生病的儿子一样更加疼爱。


大乘佛子要真正爱众生,对恨自己的人更加疼爱他们。可有的人一直耿耿于怀,你某时对我不好,所以我……


大乘教义非常伟大,但有的人差得比较远。

《毗奈耶经》讲地一个故事,佛陀因地时,一个国王特别善良。从未对人发过脾气,国家的病人一一去帮助。

有一个国家的病人特别可怜,他接到王宫。医生说,需要从未生过嗔恨心的血输到他身上才可治。国王到处找没有找到,后来想自己应该具有这种条件,他问了身边人自己有没有生过嗔恨心,大家说没有。

又问乳母,我有没有小时发过脾气发嗔恨心?乳母说没有,不仅你不生嗔恨心,连我抱着你我也不生嗔恨心。

他又问母亲,母亲说没有,怀着他时,连自己出没有生过嗔恨心。


于是为病人输血,六过月之后国王变得非常憔悴,天人也忍不了了,因为如果失去他,对人类非常可惜,天人感动……在血当中,病人慢慢恢复。

国王不仅帮助他,还给他村落。但他到处告诉别人,说是自己变好的,国王只是给了一些恶血。因为恶语的恶报,当时就死了。 


大乘佛教如佛陀的因地,这种情况是很难的。

有没有道友这样?有的住两天就发好多脾气,还打人。


这也是一种训练吧,确实有这种善良的人。

有的人特别善良,一直想利他,别的是没有的。但也有的人恰恰相反。

17

与我等同或下士,虽以傲慢而凌辱,

然吾敬其如上师,恒时顶戴佛子行。

18

贫穷恒常受人欺,且为重疾恶魔逼,

众生罪苦自代受,无有怯懦佛子行。

19

美名远扬众人敬,亦获财如多闻子,

然见世福无实义,毫无傲慢佛子行。

名声好,财富多,但不生傲慢心。有人一旦拥有人天福报 ,容易生傲慢心。如果没有傲慢心,闻思修行对自己非常有利的。如同多闻天子一样,不仅不生傲慢心,反而虔诚修行。


20

自嗔心敌若未降,降伏外敌反增强,

故以慈悲之军队,调伏自心佛子行。

喇嘛钦

21

一切妙欲如盐水,愈享受之愈增贪,

令生贪恋诸事物,即刻放弃佛子行。

22

一切境现唯心造,心性本来离戏边,

了达此理于二取,皆不作意佛子行。

一切显现是自己的心,心本来远离一切以戏论,如果懂得了,一切不作意,就是佛子行。


我刚来喇荣时,是23岁,是个小和尚,和一个人一起在一个堪布处听课。白天开法会,念持明法会的咒语,早上晚上在堪布面前听。


当时听到胜义菩提心时,心里很爽快,但不懂。堪布很慈悲,一一回答。

当时很天真,住在摩尼宝区,后来才明白,菩提心是这样的。


23

逢遇悦意对境时,视如夏季之彩虹,

虽显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执佛子行。

逢遇悦意对境时,视如夏季之彩虹,虽非常美但不要贪执,这就是佛子行。 

喇荣也会出现彩虹,在网上发的各种各样,也不要贪执,当时觉得特别好,观察其本体也没有实在的意义。

佛说诸法如梦,讲法如幻。


《入大乘论》中说,如果我们通达了一切法,是梦是幻时,这人已经通达了大圆满的见解。

荣索班智达说了三句,以后我会发在微博上。

是梦是幻,与梦幻一模一样的,这样才证悟了大圆满。


有的人……昨天我看到一个人说自己是如来,管家不让他来,他在哭。我看到“如来”在哭,可能“如来”也有叶恨心……

有的人对于什么叫佛,什么叫菩萨都不知道,自己以为自己是,有的人自己做莲花坐坐在在上面……以前香港有,大陆也有,这样的话,对佛法不利,对自己也不利,是违法的,非常危险。


(上师讲藏文,与人交流)


24

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

25

获得菩提身尚舍,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

26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

故于三有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

27

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

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28

唯成自利小乘士,勤如扑灭燃头火,

饶益众生功德源,具足精进佛子行。

29

当知止观双运理,以此摧毁诸烦恼,

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佛子行。

30

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

故以方便三轮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喇嘛钦

 

31

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

是故恒时审自已,断除过患佛子行。

如果自己没有观察自己的过失,看着是修行人,但可能做非法的事,所以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过失。


有一本书叫《脆弱的力量》,美国的一个教授,研究了很多年,每一个人把自己最欠缺、过失的地方,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讲,一直保存着过失,自己会有很多负面的作用,最后自己的人生不健康。

这是世间法上的研究,如果这人愿意观察自己的过失,心会堪能健康,身体也会健康。


所以观过失是智者的行为,是能勇敢地面对生活,这与大乘佛教很相同的,经常观察自己的过失。


32

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33

为求利养相互争,失坏闻思修事业,

故于亲友施主众,根除贪执佛子行。

34

恶言刺伤他人心,亦失菩萨品行故,

莫说他人不悦词,杜绝粗语佛子行。

我们说粗语,一方面伤害别人的心,一方面不是菩萨的行为,所以这样的行为要舍弃。这是佛子行。 

世间常说文明语,文明的沟通。


可能因为习气,经常有一些暴力的沟通。

说粗语的过失,在《极乐愿文》和《大圆满心性休息》显宗部分的第三册,这里讲得比较清楚。这不是我特意拿来的,刚刚做好的,也是我们学修的。


法本是很重要的。

以前第二天讲,前一天晚上我们手抄。现在打印复印,那时特别需要。

心性休息中讲了十种不善业,尤其讲到语言的冲击 。

我看到美希根大学和哈佛大学专门对语言进行研究,结果是语言暴力对伤害别人非常严重。

他们的科学研究是,如果对别人进行暴力,对大脑区域会有一些功能破坏。比如认知区域破坏严重,第二是脑中有管理情绪的神经破坏。第三是脑区域中有辨别分析思考会破坏。


所以伤害别人很长时间难以恢复。甚至以钉子比喻,虽然取出来,但孔是存在的。

尤其现在的玻璃心,本来记性特别不好,但别人伤害他,他一个字也不忘记,可能就象脑神经的钉子有一个孔,难以恢复。


有人连《佛子行》都没有背过,我十几年前说过他什么,他复述时一个字也不差,如果用这个放修行上……有人说要我以善巧方便来度化他。


以语言伤害别人是很容易的。尤其是玻璃心。看电影学的,如果别人伤害他一句话,就永远不理他了……


35

烦恼串习难对治,执持正知正念剑,

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36

总之一切威仪中,观心处于何状态,

相续具足正知念,成办他利佛子行。

总之一切威仪中,观察心处于什么状态,相续具足正知正念,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网络时代,被信息、手机……

有统计说,中国看短视频有四五亿人,成年人有四五小时看手机。

有些老人也是这样的,虽然看不清手机,但远远就是这样……


孩童更不用说了,父母不想管孩子时,手机放他们手里,他们整天整 夜在玩。

以前日本有一个《床边的小豆豆》,八九十年代出名的,学生自然而然对自然环境,懂得了世界的感恩和美。那时有人很羡慕 ,作为老师,本有的信心,与大自然相关的智慧进行熏习……


但现在不同,网络冲击 ……有的人控制要求,但暂时可能作得到,便铺天盖地之后,很难自拔。

包括我自己不用也不行,但用的话,短短的时间浪费了很多时间。

包括念咒语,有的人很认真,有的人一直被信息控制 着分别念,所以依正知正念守护相续的话,越来越困难。

以后难以确定。


如果没有眼根是很好的。

昨天一个小女孩,确实看不见来见我,我开始很伤心, 另一方面看她心情很坚强 ,对生活充满信心。我想这样对修行也许,内在的信心更漂亮有意义吧。


所以看得太多了,听得太多了,正知正念很微弱很辛苦。

人特别多时,门卫力量很弱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正知正念很辛苦。



37

如是勤修诸善根,为除无边众生苦,

皆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喇嘛钦

为利欲修菩萨道,依照经续论典义,

诸圣者言而撰著,三十七颂佛子行。

因吾慧浅无修行,虽无智者所喜词,

然依诸多经论故,此佛子行定无谬。

而诸佛子广大行,如我愚者难测故,

相违不符等诸过,诸圣者前祈宽恕。

以此善愿众有情,以胜世俗菩提心,

等同不住有寂边,大悲怙主观自在。

这些,以前上师如意宝让我们全部背,包括《胜利道歌》等,《胜利道歌》明天给大家念传承。


这些我都念过了吧,你没听?

你耳根有问题。昨天我看到眼根有问题,今天我看到耳根有问题,开玩笑~


译于二○○一年五月二十日







北京时间6月13日 (周四)

 19:30-21:30

《修行教言》 

我们不见不散



文字 | 一意

排版 | 一意

图片 | 网络,阿源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课堂同步笔记

若有错误,在此忏悔!

愿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一意(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