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具信心的弟子 听师父的每一句话 都是窍诀 烦恼深重的人 听每一句话 都平庸无奇 似乎与自己无关 或认为在指责自己 敢问我们自己: 是不是具信的弟子? |
匆匆忙忙又一年,人身虽然难得,却也易逝。
我们常常沉浸在烦恼的习气中,自怨自艾;我们常常在辛苦的工作之余,为短暂的放任找尽借口;我们常常自我安慰说,有师在,明天修行也来得及……
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现实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一模一样;我们短暂的放任,看上去仅耗费了我们的碎片时间,而这些时间串起来,就是一整年;我们相续中的烦恼,似乎没有随我们听闻的佛法而减少,反而增上了一些看别人过失的好办法;我们似乎非常专业地禅修,一下座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这一天,师在微博中提醒我们:
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学会生活自理。
上师在世的时候,要学会修行自理。
警醒之余,暗自忖度:
怎么修行自理呢?我学的法不多,我还在闻思,我还没开始实修,我还有太多问题,想要师手把手地教……
可是,师说,佛陀也早说过了:
佛陀曾说:“我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赖于自己。”这个教义,如今仍然没有过期。对现在的我们也是一样。
这些教言,我们已能烂熟于胸,却没有烂熟于心。
不然,就不会出现“跑跑居士”,到处奔走,一心外求……
其实很早前,就有人问过师:修行人如何做到独自修行?
师明确地说:
首先要明了什么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才能够独自修行!
静坐一分钟,专心内观:
我的修行目的是什么?是人天乘的发心,还是出世间的发心?是大乘的发心,还是小乘的发心?
【提醒】我们的心很狡猾,有时候 ,它会欺骗我们自己哟~
如果有人问:我们师徒实修法要的真正核心到底是什么呢?
以别解脱戒为基础,以菩萨道扩展,以大圆满究竟。这样的窍诀必不可少。
——法王晋美彭措
师以身作则,将自己恩师的话,反复咀嚼,用心思维,亲自表法。
作为后学弟子,有什么理由不随学?
密宗有一位大成就者,一次,上师突然抓住他的衣服,问:“你是谁?”他一观心,当下开悟了。之后无所不通、智慧如海。这就是全知麦彭仁波切。
仔细想想,他的开悟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在累积了无数资粮之后,今生因缘一成熟,瓜熟蒂落,证悟了。
如果我们追求证悟,修禅修密都一样,我认为有两个条件必须重视:一是你自己的信心;一是具有殊胜证量的上师的特殊加持。这两个因缘要具足。
这样的上师有,但够量的信心不是每个人都有,要长时间训练才行。
我们天天在修上师瑜伽,非常清楚,密宗的弟子唯一依靠上师成就。
我们也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如六祖一样,突然证悟。
但是,我们的方法对了吗?我们的资粮圆满了吗?我们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吗?
不论祈祷哪一位圣尊,都会增长智慧。
尤其是想得到加持就对上师祈祷,想获得悉地就向本尊祈祷,要成就事业就对空行母祈祷,要遣除违缘就向护法神祈祷,望大家经常如是作祈祷。
——法王晋美彭措
祈请上师如意宝垂念:愿您身语意的所有加持融入我心,令我无勤利益一切众生。喇嘛钦~
一切三世诸佛的智慧身是文殊师利菩萨,还有三世诸佛的代表和总集莲花生大士,我们就把莲花生大士、文殊菩萨和上师无二无别的形象再三地观想。
如果能坚持经常这样观想,他们就乃至菩提果之间都不会离开我们,并且用大悲心时时都在加持,为我们带来一切利乐的悉地。
——法王晋美彭措
经常串习,就不会迷惑。
坚定不移的串习,是最好的修行。
令师欢喜,是大圆满的窍诀哟~
若传承上师、本尊和护法神生起欢喜,那自己所作的弘法利生事业会圆满成功,否则,一切事情都不会吉祥顺利。
有时,我们看见某些人在修道过程中违缘重重,其原因就是持明圣者没有生起欢喜心。
若是想方设法让持明上师生起欢喜心,那自己的功德就会逐渐圆满,这种人今生和来世都是在幸福安乐中度过,其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广大,连自己也感到稀有。
并且,自然了知这就是大圆满的殊胜特点,才知道大圆满之人间初祖极喜金刚的恩德。
——法王晋美彭措
如何能令师生欢喜?是不是争相去竞聘做师的侍者,提鞋送水?还是围绕在师的左右,开道撑伞?
咱们的恩师不需要这些,他老人家一再地说: 我不需要侍者。发心就是修行。利益众生就是修行。生活也是修行……
师以身作则,发心三十多年不辍。作为弟子的我们,在随学吗?
在我们临死时,这些名声、财富、地位丝毫不能携带,它们必须全部遗留在人间,而自己却不得不离开此世。
因此对于名声、财富和地位等世间法,最好不要有特别强烈坚固的执著,若是越来越执著,就会给自己带来难忍痛苦。
——法王晋美彭措.
就像我们梦中积累财产一样,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若是执著轮回中的各种财物,其结果终有一天自己也会后悔的。
我们的身体,是自己最珍爱的,它也是与生俱来,但不管我们怎样精心呵护,总有一天也是要舍弃这个身体。既然如此,那更何况说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呢?
因此我们要断除一切不可靠的世间法,应该为了后世而精进修持真正对自己有利益的佛法。
——法王晋美彭措.
我们所珍爱的财产、身体、感情、受用、名声、地位,在世人的眼里,它被列为生命中的珍宝榜首。
在修行人的眼里,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如果有了放下执著的心,就可以享用自在,运用自在了。
我们不能仅仅在某个殊胜日行持善法,无论何时何地,清净的修行都不能放弃。每天若有固定、不间断的课诵,道心则不容易退失。
这是最根本的。
闻思修行,应如一日三餐,永不间断。
关于精进的教言,师不仅常说,也是数十年如一日这样做着。
老人家的精进,非常人可以想象。只有长期精进努力,才能一窥佛教的堂奥;不要一开始特别精进,白天不睡觉,晚上不睡觉,过一段时间又倒头呼到日上三竿……
对现代人来讲,一定要长期闻思。
因为很多人从小心里产生的,就是各种非常复杂、麻烦的世间念头,除此之外根本没有相应出世间佛法的智慧和悲心。那要一下子转变过来,也很困难。
而且无始以来串习的,就是世间贪嗔痴等迷乱现象,这些与分别念也特别相应。而希求解脱、利益众生的出世间心态,却非常陌生、遥远。
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大家应再再闻思,之后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之路。
有人觉得,修行是断除分别,分别本性即错乱,而闻思是会增上分别,所以不可多闻思。
其实,我们相续中的颠倒分别,在前世今生的“努力”下,已经串习得炉火纯青。如果不广泛闻思,怎么能断除增益?怎么能获得智慧呢?
最究竟的智慧,是无我的智慧,就是证悟空性,认识心的本来面目。
而轮回和痛苦的根源,就来自于我们没有这种见到心性的智慧。
无始以来我们受过很多的痛苦,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证悟自己的心。
如果以后我们还是一如既往,那就会照样无定地漂泊在三界轮回当中。
——法王晋美彭措
只要见到了心,一切迷茫和痛苦当下消失。
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是痛苦的,
因为答案不是它。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快乐的,
因为当下就是它。
藏地的蓝天、湖泊是如此清净,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更为清净,只不过看自己能否认识它而已。
无边的一切显现,无论是清净还是不清净的显现,全部可以包括在自己心的本性当中。
——法王晋美彭措.
所有的诸佛菩萨都可以涵摄在一个本尊当中,那么此本尊,也可以包括在自己的心当中。
当我们认识到自心本面的时候,这就是大圆满,也是自己的本尊。
但此心就像是一个蹦跳淘气的猴子一样,经常受着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观察自己的心,到寂静的地方作精进修持。
——法王晋美彭措.
全知无垢光尊者曾授记,将来大圆满法越来越兴盛。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指出,末法时代的黑暗越来越深时,大圆满的日光就越来越强烈。
因此当众生的贪嗔痴烦恼越来越深时,大圆满的加持也是越来越大。
——法王晋美彭措.
我们都知道莲师有这样的授记,都非常幸运自己能够值遇大圆满。可是,大圆满是什么?是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满月吗?到底要怎么修?
怎么修?
修持大圆满时,念诵不念诵都可以。
有些上师说在休息时,也不能念任何咒语,有些则说一边要念一边要安住,有各种说法。
如果要念诵,安住在本性当中念诵,这一点很重要。一般不用修,要修则在本性当中修。
对我来说,我是一个初学者,什么都不念都不修也不行,应该要念诵要修持,经常祈祷上师和本尊。但在念诵和修持时,都应安住在觉性当中来进行,否则我们若没有认识其本性,则始终得不到感应。
——法王晋美彭措.
就像万丈光芒的太阳从虚空升起来的时候,黑暗自然而然会消除无余。
同样,如果我们精进修持大圆满的自然本智,所有的分别念和痛苦就会自然消于法界,这时本尊和空行母在白天和晚上都会不间断地显现,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
——法王晋美彭措.
若你已经获得了大圆满法的传承和法要,那么,从你家佛台的最上方,书架的最上方,把束之高阁的它取下来,翻开,重温,思维,体会,安住……
照着师的讲解,立刻修!马上修!不要等到未来何时何月何因缘……一切无常,时不我待。这一点,我们都已体会深刻。
大乘作为大圆满当中一种所摄,这时所有的分别念都应全部断除。
在末法时代,若是仅仅观修分别念,各种分别念的梦境是不可能消尽的,因此除了无上大圆满法,其他的任何一个法门都难以有办法调伏众生的相续。
——法王晋美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