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15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26课-脉络&难点 返回

15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26课-脉络&难点

脉络梳理




简略分析

五、上师瑜伽

(一)解释顶礼句

(二)与作者一样顶礼上师


丙五(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分三: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二、上师瑜伽实修法;三、传承上师简历。


丁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

一、要寻找真正的善知识

(一)总说:寻找具足法相的善知识,是学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分说: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例,说明依止善知识的必要性

(三)分说:如何判断真正的上师?


二、视师如佛

(一)遣除视师如佛的疑惑

(二)视上师为凡夫不得加持


三、如理依止善知识

(一)依止 闻法 报恩

(二)上师是一切成就之作者

(三)不敬上师则无所收益


四、上师瑜伽是最深的修法

(一)总说上师瑜伽

(二)上师瑜伽超胜一切生圆次第

(三)大圆满依上师瑜伽而证悟

(四)师言入心如见手中宝

(五)直接观上师的形象

(六)祈祷上师一遍功德无比

(七)念大成就者的祈祷文

(八)修上师瑜伽一生成佛


展开分析

五、上师瑜伽

顶礼句

(一)解释顶礼句

(二)与作者一样顶礼上师


1、正面说:具有福分的人依止真正的善知识

2、反面说:盲目依止别有用心的上师,是共同的过失

3、结论:应如何做


丙五(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分三: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二、上师瑜伽实修法;三、传承上师简历。


丁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

一、要寻找真正的善知识

(一)总说:寻找具足法相的善知识,是学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分说: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例,说明依止善知识的必要性


(三)分说:如何判断真正的上师?

1、反面说:哪些判断是不合理的

2、正面说:应如何观察上师

3、结论:

1)正说:寻找具相善知识并非易事,但谨慎是有必要的

2)例说:世间找生意伙伴都要考察,何况出世间的师徒因缘

3)总结:一定要用智慧观察,不能太愚笨


二、视师如佛

(一)遣除视师如佛的疑惑

1、略说:找到具相善知识后,应对上师生起真佛想

2、例说:(弟子角度)

1)举例:无法把某些上师看做佛

2)结论:先前不观察的结果/观察过应视师如佛


3、遣疑:(弟子角度)

1)疑:视师如佛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修法,汉传佛教没有

2)遣:

①汉传教证说明汉传佛教也有这样的教义:《金刚顶经》《华严经》

②藏传佛教让这种教义成为了传统:上师自身为例


4、真正的大成就者不必自我标榜(上师角度)

1)总说:大成就者的威德不是来自于自我标榜

2)例说:有些上师对弟子施压

3)结论:以佛陀为例说明不必如此


(二)视上师为凡夫不得加持

1、总说:从修行人自身讲,将上师看做凡夫是得不到加持的

2、例说:藏汉对比

1)藏地:

①举例:阿底峡尊者分析藏地人没有获得成就的原因

②结论:藏地修行人也是被善知识教化才懂得视师如佛

2)汉地:

①正说:汉地目前缺乏视师如佛的意识

②举例:弟子把上师当做生悲心的对象


3、结论:视师如佛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三、如理依止善知识

如理依止连证悟也可获得

(一)依止 闻法 报恩

1、总说:阿底峡尊者教言:未获菩提前需要依止上师/未证悟实相前需要听闻上师的教授/一切安乐是上师的加持,要报师恩


2、分说:未获菩提前需要依止上师

补充:什么是善知识


3、分说:未证悟实相前需要听闻上师的教授

1)正面说

2)反面说

3)如何做


4、分说:一切安乐是上师的加持,要报师恩


(二)上师是一切成就之作者

1、教证:喀喇共穹格西:“必须认识到,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


2、详细分析:

1)解释:世出世间的一切成就均靠上师

2)公案:进一步宣说,开悟也需要师承

①内容:永嘉大师开悟请六祖印证

②结论:

A、汉传佛教也重视师承

B、来自传承的加持始终是证悟的决定性因素

C、依止上师的传统在藏传佛教中备受重视


(三)不敬上师则无所收益

1、教证:喀喇共穹格西:“即使精通三藏,但如果不恭敬上师,对上师没有诚信及感恩戴德之心,也不会有所收益。”


2、详细分析:

1)解释:《水木格言》

2)例说:

①举例:成为法师后心高气傲,不敬有过法恩的法师

②劝诫:以上师自身为例说明任何一位老师都应该恭敬

旁述:只讲过一堂课也不得不承认是老师


四、上师瑜伽是最深的修法

(一)总说上师瑜伽

1、总说:在密宗金刚乘的一切道法中,唯独上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有续部都讲述了上师瑜伽的修法

2、如何修上师瑜伽

1)正面说:每天不间断地修上师瑜伽(座上修/ 座下行)

2)反面说:仅凭自己的智慧想通过研究证悟,是非常困难的


(二)上师瑜伽超胜一切生圆次第

1、总说:上师瑜伽比生圆次第更殊胜

2、以教证宣说

1)解释:“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

2)结论:上师瑜伽时最殊胜的窍诀,要当做最重要的修行法门


(三)大圆满依上师瑜伽而证悟

1、略说

2、广说

1)下乘宗派:依靠伺察推理

2)下续部:先获得八种悉地

3)其他上续部:通过第三灌顶的喻智慧直指义智慧

4)自宗大圆满:唯一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未沾染破誓言之锈的具证悟上师,猛厉祈祷可生起证悟

①以传承上师的教言说明/应如理依止

②以前面所引用教证说明

A、教证

B、解释

C、结论


(四)师言入心如见手中宝

1、总说:“师言入于何人心,犹如现见手中宝。”


2、了知上师的密意很重要

1)正面说:视师如佛的弟子了解上师的密意

2)反面说:具有邪见的弟子上师每一句话都看不惯

3)应如何做

①正面说:应了知上师的意趣和密意并随行

②反面说:要有辨别真假“密意”的能力


3、总结:要想方设法让上师的教言入心


(五)直接观上师的形象

1、教证:唯以上师瑜伽自道本体,才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的证悟,而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


2、补充:修上师瑜伽时,一定要观想上师的形象

1)具信弟子的修法

2)不具信弟子的修法


3、劝诫:关键问题要铭记于心

1)正说:以对比的方式劝诫铭记于心

2)例说:以《前行》为例对比两种做法

3)结论:得法后最好终身受用

①反面说:不稳重是修行中最麻烦的地方

②正面说:稳重的人,相续一定会得到改变


(六)祈祷上师一遍功德无比

1、正说:祈祷上师一遍,功德也是无比的

2、教证:

1)《誓言庄严续》教证

2)解释

3、结论:并非排斥其他法门/品味教证,引生定解


(七)念大成就者的祈祷文

1、遣疑:应该念谁的祈祷文

1)遣疑1

①疑:我只念我的上师祈祷文

②遣:(上师角度)

A、总说:祈祷哪一位上师都很好,但修大成就者的上师瑜伽,加持是不共的

B、例说:法王如意宝是公认的大成就者

C、原因:以如意宝和普通宝物的差别做比喻,说明祈祷大成就者和祈祷一般的上师效果不同


2)遣疑2

①疑:我有我的上师,不祈祷别的上师

②遣:(弟子角度)

A、原因:我执导致不肯接纳更殊胜的利益

B、劝诫:为你着想的角度,应念诵真正的上师祈祷文才有意义


3)遣疑3

①疑:不是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念他的祈祷文有利益吗?

②遣:

A、正说:就上师的加持本面而言,传承不是障碍

B、比喻:水器中映现天月

C、举例:大成就者像佛陀一样无分别


2、如何做:劝修《上师瑜伽速赐加持》,共同祈祷法王如意宝


(八)修上师瑜伽一生成佛

1、教证说明

1)藏地大成就者

2)第四世班禅大师

· 旁述:祈祷上师,密宗的修法是不共的

3)《阿底庄严续》

· 补充:另外两种观想方式

2、结论:一定要重视这个可以一生成佛的法门


本课难点



一、真正的上师并非与你万里之遥

作为著名的大上师的弟子,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疑惑:学会这么多人,大部分都没有见过上师,上师根本不知道我是谁。进而想寻找一位能看得见摸得着,能在自己遇到困惑时给予耐心解答,能在自己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能够互动交流的上师。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自己对于佛法的道理不够了解,把上师和世间的老师混淆了。世间的老师虽然有专业特长,但仅仅是一名凡夫,必须依靠和弟子面对面认识,交流,才能了解对方的想法进而给予指导。而真正的上师是圣者,早已经脱离了凡夫的认知范畴,虽然在我们面前显现的是一名普通僧人形象,但上师自身完全安住在法身的境界中,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法界实相是没有空间,时间,距离等等,也就是说,真正的上师并非我们看到的形象,真正的他和我们无离无合,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他都互不混杂的了知的清清楚楚。


只要你懂,只要你的信心足够,只要你能够强烈祈祷,上师绝对有能力加持你。所以为什么上师再再强调一定要依止大成就者,而普通上师如果没有能力安住于法界实相,只能像普通老师一样和你聊聊天,那又有什么真正意义呢?况且,上师要说的话,已经原原本本的记录在法本中了,我们如果放弃这样珍贵的如意宝而另求一个表面的暂时安慰,是非常愚痴的。


当然,如果对方也是一名真正的大成就者,依止他也是非常幸运的。但我们不能凭外表、长相,感觉,别人的介绍来判断对方是否是具相善知识,而应通过智慧长期的观察,识别真伪,一定要依止具足法相的上师,才能真正对你的今生乃至生生世世有利。


二、本课中上师两次提到的窍诀,已将一生成佛的法门和盘托出

“我也再再讲过,不管你是闭关,还是平时修法 ,最好能每天不间断地修上师瑜伽。早上起来念一遍上师瑜伽,中午、下午以及晚上睡前,也都各念一遍。如果是修行好的人,除了这些规律性的念诵以外,平常生活中也会时时祈祷上师,甚至像前辈大德一样,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观为上师的加持。这样的话,在上师的幻变游舞中行持下去,自然而然会现前证悟的。”


“此外,修上师瑜伽时,还要常常观想上师放光融入自心,自心与上师无二无别;如果在后得位,能了知一切现象均是上师的游舞幻变,并在行住坐卧中以此摄持,那的确是一种殊胜的境界。”


有心之人一定注意到了上师在本课中两次提到的这同一个窍诀。细心揣摩后,发现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泯灭一切差别法,无出无入的与上师相应;一切都是上师,包括我们的身心都是上师的幻变游舞,没有别的。


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一切外境是上师的游舞幻变,我们的各种分别念,各种感受是上师的游舞幻变,不分什么座上座下,进而理解到其实原本就没有我,原本就是上师,只不过看错了,当成了我而已。话虽如此,但实际做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但如果牢牢记住这个甚深的窍诀,长期不间断的行持下去,一定会现前殊胜的境界。



发心师兄:定解B09、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7、定解B06

【档案编号B05126-定解B06-00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