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无论遇到怎样的不顺,都不要失去快乐 返回

【索达吉堪布】无论遇到怎样的不顺,都不要失去快乐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11-15

遭遇任何事,

莫扰欢喜心,

忧恼不济事,

反失诸善行。

无论遇到任何逆境,都不要扰乱欢喜的心境,因为忧愁苦恼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人失坏许多善根。

 

在修行的旅途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风风雨雨、挫折坎坷,在遇到这些时,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千万不能扰乱自己的欢喜心。无论遇到怎样的不顺,心都应该如如不动,永远不要失去这份快乐。

 

当然,作为一个世间凡夫,永远都保持这种心态,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我们有了修行的境界,在行住坐卧当中,即使遇到一些不快乐,也知道轮回中的事情不一定永远都是这样,心中的痛苦当下就能释然。否则的话,遇到一点点痛苦就伤心万分,虽然对凡夫人来讲是正常现象,但是作为大乘修行人,这样可能不太好。

 

佛陀在《月灯经》中云:“若遇安乐境,不应起贪欲。若遇痛苦境,亦不生厌烦。”也就是说,我们遇到怨敌、病痛、挫折时,不能过于厌烦;遇到财富、名声等悦意对境时,也不能过于贪执,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然而,没有智慧的人并不是这样,今天发财了,遇到各种各样的顺缘,就高兴得不得了,而遇到一点痛苦时,又难过得没办法控制,甚至想自杀,这是没有修行的一种表现。如果真的好好修行,遇到任何外境,也不会特别执著,就像对待梦境一样,梦中的繁荣昌盛、萧条败落,不可能让现实中的我们生极大的贪心或者痛苦,心总是能够坦然而住。

 

《宝积经》中说:“若心得自在,诸法亦自在。”这一点,从高僧大德的历史也可以看出。如藏地的著名译师贝若扎那,由于牵扯到一些复杂问题,当时被国王逐出藏地,流放到嘉木绒那一带。到那里以后,尊者不管在贫穷的环境中,还是可怕的环境中,一直以修行为乐,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他在一首《修行快乐之歌》中唱道:“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很快乐;不管别人怎么诽谤,我很快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很快乐……”始终处于一种快乐的心态中。米拉日巴尊者也是这样,他在山洞里修行时,无吃无穿,看起来非常可怜,一个朝拜他的僧人见到后,觉得这种生活很凄惨,尊者随口吟唱了八种修行快乐之歌 ,现收录于《米拉日巴尊者道歌集》中。

 

当然,像米拉日巴和贝若扎那那样的境界,我们现在不一定能达到,但是如果能长期修持,经常作一些观想假设:我遇到最痛苦的时候,怎么办?我最执著的父母、亲人死了,怎么办?如果今天有人拿刀在我身上砍,我怎么样对待?……久而久之,即便有一天真正遇到特别痛苦的事情,也不一定非常痛苦。

 

前不久,有个出家人流鼻血,到县上去就死了。听说他的母亲和妹妹悲痛欲绝,好像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一直抱着尸体不放,哭得昏厥过去好几次。这说明她们对事物非常执著,没有了悟到轮回的一切都是假合的,不然的话,看别人杀牦牛时,怎么不抱着牦牛尸体放声大哭?

 

口头上谁都会说“一切众生是我的父母”,但实际在运用时,还是有很大差别。有些道友的家里人死了后,自己痛苦得不得了,简直像发疯了一样,天天吃不下饭、以泪洗面。有时候我在医院里,看到有些人死了,家属哭得死去活来,医生都没办法正常工作。

 

当然,没学过佛、不懂空性和大乘教义的人,这种举动也情有可原,毕竟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贪执自方、嗔斥他方的环境里,遇到这种逆境,扰乱欢喜心也是正常现象。但对于长期闻思大乘佛法的人来讲,这种行为也不一定庄严。所以,以后我们的亲人死了,实在伤心的话,应该悄悄地哭,不要大声哭!

 

快乐和痛苦完全建立在心的执著上。现在东西方的许多人一直在探索:快乐到底建立在物质上,还是在心上?大多数有智慧的人都承认:快乐建立在心上面,如果心很快乐,什么环境中都非常快乐。以前我去拉萨时,住在一个中等旅店里。白天,门口有一群乞丐,一直在那里要钱,到了晚上,他们就坐在一起,唱歌、跳舞,生活真的很快乐。而那个旅店的老板,赚的钱非常多,晚上跟我们一起聊天时,谈起了很多顾虑、伤心、忧愁,心中的包袱非常非常重。让我真实地体会到,快乐不是建立在外境上,如果建立在外境上,这些乞丐什么都没有,一个个晚上睡得那么香,可是这些有钱人,不要说睡得香,就连一个好梦都没有。所以说,追求物质来满足自己,让自己快乐,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当然,物质并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任何事情要不堕两边,佛陀在有关教言中也讲得非常清楚。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不管依靠什么生话,都要以合法的途径养活自己,远离诈现威仪、谄媚奉承、巧取讹索等邪命,断除欺骗、狡诈、非法的行为。


-索达吉堪布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