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对新学员的教诲 返回

索达吉堪布对新学员的教诲

一脉心香 2018-06-07

对新学员的教诲

——索达吉堪布2016.07.30第87次UC开示暨16届迎新会


>>>音视频传承请登录“智慧佛网”的“智悲讲堂”<<<

 

主持人:

阿弥陀佛!顶礼上师三宝!

各位佛友,大家晚上好!

感恩上师!

因缘具足而令我们又一次在空中相聚,能够共同聆听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的开示,内心非常欢喜。今晚的主题是预科系16届迎新会。在此,首先欢迎各位宿世有缘的善友们!感恩各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抽出宝贵的个人时间参加学习,共同闻法!

也许大家都知道,10年前,慈悲的堪布仁波切面向广大在家学佛爱好者为主的受众传法,10年间,以此方式与佛法结缘,踏上学修佛法道路的人有很多。但人身难得,万事无常,能够长期坚持闻思修并非易事。回想起一次次听课,一次次的共同学习,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一段段紧张而快乐的学修经历,不禁感慨:当时只道是寻常,再欲见兮惟怅惘。因此,让我们珍惜自己能够闻思修佛法的机缘,把握好每一天、每个当下。

10年的时光如河流般奔腾逝去,上师接引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方言、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具有各自种种不同的兴趣、喜好,却同样处在经济发展、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种种压力中的弟子,上师以智慧和慈悲轻柔地将我们护在手心,慢慢教导抚育,令我们成长、坚强,启迪我们躬行中道、不堕两边,运用智慧的双目发现真理。我们在上师和各位法师的耐心培养中渐渐成长着,心中充满了感激,并愿意将自己获得的慈悲教授分享给他人。

说到“新生”这个词,其实我们都是新生,我们都还在理想和现实中纠结着,我们感觉自己处在各种矛盾的核心,希求从自己的恐惧、挫折、失望和苦恼——人生的痛苦中出离。所以,一切有关如何摆脱困境,令我们获得拯救的教言如此具有魅力。今年的新课程中除了有《离幸福很近》系列演讲,还增加了《找回最初的你》,也就是《二规教言论》和《佛子行》的合订法本。在学习中,我们获益良多。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专心,记忆也呈碎片状令自己懊恼,但相信只要有着对佛法的希求心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有一个公案,讲智慧第一的舍利子最初是怎么对佛陀和佛法生起信心的,当时舍利子在街上遇到了威仪行止非常庄严,徐徐而行,寂静调柔的马胜比丘,心中非常惊奇,禁不住询问。马胜比丘缓缓而答自己的导师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学习的地点在哪里,以及佛陀常讲的道理“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等等教言,并讲到:“对于佛陀所说的言教,我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舍利子听到佛陀及其教法,犹如朗朗日光照耀,他眼前顿时光明起来,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一扫而空,对佛语产生了不共的信心。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佛友,都希望自己能像舍利子那样,获得殊胜的信心和证悟。

因此,下面请大家专注聆听尊贵的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为我们开示,内容是“对新学员的教诲”。并传授皈依和《修心七要》、地藏法会仪轨等传承。请大家用心中热烈的掌声欢迎上师传法!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1. 智慧的抉择

今天,通过网络跟我们的新学员做一个简单的开示。完了之后,也给大家传授一些传承。我们的一些新学员刚刚加入学佛的群体当中,刚开始比较迷茫,对什么也都很有兴趣。有些是理性地趣入,有些是感性地趣入,有些是盲目的,就人云亦云而趣入佛教的群体。有些呢,试探性地看看,来观望、了解。有些是以好奇心——学佛到底是什么样?有些是带着一种希望——能不能治好我的病,能不能让我发财,能不能让我很快的时间当中找到自己所希求的人和事物,能不能短短的时间当中断除自己所有的烦恼,能不能自己没有任何勤作的情况下过着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等等,以各种观望性的心态来加入。不管怎么样呢,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届都对新学员做一些简单的开示。

刚才主持人也已经讲到了,我们从2006年开始,一直通过网络,通过这种现代特殊的技术来传播佛法和传播人间智慧,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不少人的人生、命运都有所改变,也有不少人从中真正获得了一些出世间的、超越我们世间的能力、智慧或者说是一种境界。

我觉得,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是特殊的人,如果没有用特殊的方便方法,特别好的一些机会也许就不一定出现。我记得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双城记》里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世间的一些智者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我用佛教徒的观点来解释:如果我们利用得好的话,现在这个时代确实很好,通过网络,包括微信、微博等等平台,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许多古人无法获得的知识和财富;如果没有利用好,现在的一些技术很有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将我们的身心毁于一旦,有这个危险性和可能性。

不管怎样,在座的各位,今天新加入我们这个团体的诸位善男善女,你们有些是学佛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加入,有些是刚刚开始学佛,你们中间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半途而废,不一定善始善终、圆满究竟;但还有一部分,通过现在这种因缘,也许到死的那一天他的誓言都不会改变。我喜欢后者,因为他有智慧——开始他用智慧来抉择自己的人生命运,然后用智慧来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挫折等等,他一直勇往直前,最后获得真正的胜利。

   在座的个别人可能确实连什么叫佛、什么叫法、什么叫僧都不知道;有一部分可能知道什么叫三宝、什么叫修行、解脱等等,不管怎样,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正面来了解佛法。其实现在就全世界的人数来讲,佛教徒并不是很多的;不过就我们眼前的人群来讲,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多,虽然有些人不是真正的信佛,但手上还是带着一串念珠,象征性地表示“我是信佛的”,表示“我是有佛教信仰的”,包括一些名人,很多人这样——其实这是很好的,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串念珠,但实际上它有很多的价值,有力量和信仰,有保护你身心的作用等等——也许你们知道念珠的功德。

同样的,我们的信仰,也是出于对佛教的信任、信赖,或者说是对它的一种仰慕、渴望,有这样一种爱好、意乐。今天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你们皈依佛教,或者说是信仰佛教,的确是你们漫长的人生当中非常难得的一次机遇。我学佛这么长时间、信佛这么长时间,以我的智慧和眼光来看的话,你们每一个有真正信仰的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这一点并不是没有理由而给你下结论的,从你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看,对你自己而言,应该有非常大的利益。

 

2. 四法印

 

我们佛教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这是佛陀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精华最重要的法。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南传佛教的法师,他们大多数传的是这个内容,我们藏传佛教的大德们,古代的大德们也会讲这个。所以,我们要深深地理解什么是“诸行无常”,如果我们懂得无常的话,学佛应该非常容易。不学佛来不及,生命是不会等着你的。生命就像是流水一样,瞬间即逝,因此依靠这样珍贵的生命,如果我们没有完成自己解脱的使命是非常可惜的。

   同样的,我们如果学到“诸法无我”的话,在究竟意义上观察的时候,一定会明白:在整个世界上,虽然有无数的众生从小到现在一直是为了“我”而奔波和忙碌,非常地重视“我”,可是,真正的用智慧来观察的时候,不管是“法我”也好、“人我”也好,在究竟意义上微尘许也是不存在的。你也会明白这个道理。

而“有漏皆苦”,我们三界当中——佛陀在佛经当中也是讲,整个三界犹如火宅一样的,没有安宁。虽然我们世间当中有暂时的快乐和暂时的幸福,但究竟都不超离坏苦、变苦和苦苦,更多的呢还有生老死病、爱别离苦等等这些道理。

还有最后一个“寂静涅槃”,不管什么人,真正通过修行,最后获得了涅槃,获得了究竟的安乐,究竟的永恒的快乐。这种道理也许我们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想过,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一直为了寻找自己的幸福而奔驰着,可是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呢?我们在座的都应该一清二楚。

 

3. 稳重地学习佛法

 

所以我今天在这里首先跟大家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希望我们佛教徒,不管你是老学员也好、新学员也好,一定要稳重地去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不是听一堂课就完成了,听一部论典就完成了。我们有些人,我刚才讲了,从2006年开始系统地学习,现在已经有了密法班的资格、研讨班的资格,成了辅导员,但自己的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傲慢,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广闻博学,境界也是至高无上。其实,这种傲慢心不太好。实际上,你们学的呢,跟我们的时间相比较起来可能差得比较远,因此有一些老学员,千万不能自己认为是已经完成了一两部论典——因为我们对于已经完成的课程,和为了以后管理的方便,会跟大家说:你已经毕业了,你现在已经是辅导员了——其实你真正的出世间的学问和知识,恐怕也还没有到你对别人傲慢的这种程度,这样的行为不太好。希望不管什么样的学员,都应该一如既往地、不断地去闻思修行和不断地去改变自己。

   有些新学员,今天刚刚来到这里,可能还有很多的顾虑、徘徊,还有一些挣扎,甚至有一些犹豫,等等,对于这种人,我也希望你应该冷静地考虑,用自己理性的智慧来抉择,应该想想到底在人生当中你要不要选择这样一条路,如果你真的已经选择的话,那么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学习。

   学习当然需要付出。不管是学世间法、出世间法,任何一种知识,都需要付出精力,付出时间,付出自己的生命,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舍去。但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我们得到的是现实生活当中一般的世间财富恐怕无法改变我们命运的,很多无法想象的、无法表示的、无法描述的东西,我们会得到的。所以为了得到这种利益和解脱,我们应该选择现在要重新真正去学习。

学习过程当中,有些人可能是不稳定的。我每年看新学员的时候,有100人参加学习的话,我想这100人当中也许可能会留下61个人,也许71个人。过了三年、五年以后再看的话,哦,原来这100个人当中真的是留下了61个人的话,我觉得:“哦,可以,我做的‘生意’很不错的,我赚了的”,我有这种想法。所以,现在末法时代很多人的心态,的确并不是很稳定的。

我们也是根据学员不同的状况和心态,有些规则不得不改变,2006年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有些公开信跟现在的一些理念,真正实际当中去管理的时候,理论和实践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理想和现实也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也知道你们不一定每一个人都学得非常圆满的,因为你们每个人的目标和想法都并不是很相同的。

但是,你们要知道,不管是我们佛学院也好,或者是我们各地的学会也好,它的宗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以闻思修行、弘法利生来完成自己最美好的一生,是这样的。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千千万万的很多在家人,在迷茫的人生当中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别人,找到了真正的人生的方向。

   我跟我的很多法师和一些工作人员,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方便方法,这一点你们应该清楚的。表面上看,你通过视频、音频,或者光盘、书本这些来学习,也许从你的角度来讲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一本书有什么了不起的,一个光盘有什么了不起的,组织一个小组有什么了不起的,可能会有这么想的。但实际上在你们看不到的背后,就像演一部电影——演一部电影也许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但这两个小时的时间,演员以及后面的财团、所有的导演、工作人员,他们付出了多少?这个是大家应该清楚的。

   所以我也在想,你们加入我们这个学佛团体,一方面非常欢迎,我们很高兴。高兴的目的,并不是因为有了很多人,其实人再多对我也没有什么利益的,不是为我自己;我高兴是因为,佛法的智慧的的确确2500多年以来,它融入到我们生活当中,真正融入点点滴滴,对你都应该是有帮助的——除非实在是有恶缘的人。这一点我们老学员应该是非常清楚的。现在的人非常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对你有利的就愿意接受,如果对你没有利益,你不会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在想,我们新加入的这些学员呢,可能你们有一部分人,我感觉得到信心不稳定,因为你的目标不是获得永恒的涅槃和解脱,可能想治病,或者你心情不好到这里来学佛。为了治病、为了其他各种目的的人,过一段时间以后,很可能慢慢慢慢就消失了,有一部分人会离开的。

     所以,我们每次都会有一个新生的开学典礼——其实我们也没有一个实体的组织,没有一个实体的大学,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一种空中的大学,或者说虚幻当中的一种大学、如梦如幻的一种大学。本来诸法都是如梦如幻,我也是如梦如幻的一个老师,你也是如梦如幻的学生,或者说是我的同行、同事,也可以这么讲。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来建立一个没有实体的、如梦如幻般的这么一个群体,大家学习如梦如幻的法,通过学习之后,能断除我们如梦如幻的烦恼和痛苦,最后获得如梦如幻的解脱和涅槃。这也是现实生活当中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

希望凡是加入我们这个团体的人都有一个坚定的誓言,就是你要想:我要学6年,我要学10年,我要学习8年。

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学习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通过学习,我们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纠结,包括生命当中一些不好的遭遇依靠它可以排除,可以舍弃。因此我想,这种学习的机缘是非常好的,它的价值超越了我们世间所谓的培训、世间的一些课程,包括有些名牌的大学,在里面4年、5年的学习,也许给我们世间的前程指明一条路,但是从真正深奥性的、究竟利益的方面来讲,世间学校学到的,的确没办法和我们学习的课程相提并论。当然这上面有信仰的基础,如果没有任何信仰的话,那对宗教的学习,尤其是对大乘佛教的学习,对他来讲不一定很现实。因为对每个人来说,关键看你用什么样的眼识来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你戴着一副墨镜看待世界,你所看到的这个对境会不同程度变色;如果你用真实的智慧之眼来看待这个世界的话,世界的真相全部都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现实当中的一个规律。

 

4. 学会的宗旨

 

我们的学会很简单,它不带任何复杂的——包括一些经济的、还有世间各种各样复杂的思想都没有的,很简单,大家一心一意学习,闻思修行。但好像有些人真的是有种误解,有些人是由嫉妒心引发,有些人可能有其他目的,对我们学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看法——这也是正常的,世界上的任何宗教,或者说是不管什么样的团体、组织,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美,不可能的。实际上我们学会并不是通过学佛、通过修行来搞道德绑架,不是这样的。学会很简单的,它所有的条条框框,整个的框架,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加入的学员,都以闻思修行为主;他如果不好好闻思修行,想利用这个平台做什么传销、直销,或者做各种各样的一些宣传,包括个人的宣传、对别人的宣传,这些都是我们不接受的。

有些人不高兴,包括对我都不高兴,说是你们这个平台太死板了,都不让某个上师进来。我们并不是不让某个上师进来,但是到这里来,如果他要弘扬什么的话,必须要我们同意以后才可以的,否则的话——这个平台并不是接待站,也不是收留站,也不是弘扬其他的、谁都可以利用的自由平台,不是这样的。

我建立的这个平台,实际上它有它的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什么呢?以闻思修行为主。我们这里也有一些法师的辅导——但是最近听说,包括我们的有些管理人员只强调法师的学习,通过很多考试来……然后对我的有些传承和讲法慢慢淡漠,当然这个也是可以的,只要是合理的话,对我的淡漠、我的不存在没有任何问题,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善知识来弘扬正法,而且这个正法是我们官方认可的。

自从我们建立这个平台,具有法相的善知识我也迎请过,希望来传法,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利用这个平台,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规则,即使你不高兴、不舒服、不快乐,觉得为什么我不能利用呀?这不是佛教的吗?为什么不行呀?你不也是佛教徒吗?……(上师笑)是,我也是佛教徒,但是呢,不一定所有的佛教徒都可以利用所有的佛教平台,每个都有自己的产权。所以有些非理的、不合理的误解,不合理的一些说法,我们都觉得很好笑。什么是佛教?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什么是文化平台?——世间上稍微有一点层次的人都会清楚的,只不过我们有些佛教徒可能对世间的一些道理并不是很清楚。

所以我在这里要跟大家强调:加入我们这个团体的话,不要太复杂了,不要天天都是该好好修行不好好修行,该闻思不好好闻思,每天都是说一些是是非非,每天都是搞一些非常不合理的事情,那这些人对我们的清净道场是有所损害的。

 

5. 在家佛教徒的三个责任

 

作为佛教徒,至少先要做一个比较普通的人,因为我们有些佛教徒连普通人格都没有,奇奇怪怪、神神道道的,连自己基本的工作、家庭、基本的一些修行都没办法完成,每天都是跑来跑去、胡思乱想,所作所为也是非常不道德的,这样的佛教徒现在也是有相当一部分。所以我曾经也说过,我们佛教徒有三个责任,尤其是在家佛教徒,一个是家庭责任,你在家庭当中要做一个好人。现在有些人根本不管家,不管是自己的孩子也好、父母也好,所有人的关系弄得很乱,这样的话,家人对你学佛的意见也就非常非常大,家庭搞不好的。然后工作做不好,有些人不挣钱,今天跟着这个上师、明天跟着那个上师,过一段时间就没有钱了,然后对佛学,包括对学会都产生邪见——哦,就是这个学会坏了我,为什么我当时不好好挣钱?如果当时我好好挣钱的话,不会现在这样的。其实这个是自己没有调整好。有些呢不好好修行,今天这里学一点,明天那里学一点,今天跟着这个,明天跟着那个,这样的人修行也是不好的。

所以,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有三好学生,那学会当中的话,我希望你们在家人应该是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修行负责的人。我们呢,工作、家庭的上面还有一层——修行!其他很多世间人只要把家和工作做好,可能修行这个层面根本是没有的,但我们还选择了信仰的平台。

有些人刚开始学佛的时候,特别特别的感性,所有的财产全部去供养,所有的时间全部去修行,所有的精力全部用来今天去放生、明天去这样……因为你的精力和财富都用得过多,最后你就没办法正常生活下去,那个时候就产生邪见、诽谤,自己就开始退失,从学会、从佛教的群体当中退失——其实这个首先是自己没有调整好。什么没有调整好呢?一个是自己的心没有调整好。要做什么事情的话,首先应该考虑好,不要太冲动,不要太激动,不要太盲目了,不然的话你的选择不一定很正确。第二个呢,就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调整好。其实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好的话——就像我们当中很成功的一些人,他们白天也非常忙,但是晚上还是充分利用时间来修行、看书、闻思,这样已经十多年、二十多年过去了,家庭也没有损害,工作也没有丢,而且修行也越来越有进步!其实心调整好、生活调整好,这样的话,佛法就是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了。

今年我主要提倡佛教生活,佛教生活并不是把所有的这些高深莫测的法全部用到炒股等方面,不是这个意思。应该说是,把佛教的理念、佛教的一些利他思想、一些修行的方法用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一定非要你把所有的事情放弃了,然后去山沟里面出家,不一定需要这样的。所以第一个我们应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调整好自己的时间。

有些人一学佛之后,所有的人全部得罪完了,其实没有这样的必要。对于身边的人,不一定你天天跟他们同流合污,但是有时候陪他们去吃个饭、陪他们去……我那天也讲过吧,甚至有时候的话,为了随顺大家,你的穿着打扮也不要因为学佛以后,就变成……怎么讲呢,就看起来有点,不敢说乞丐一样吧,反正是很多形象也变了,心态也变了,行为也变了,那这样的话,我们身边的人对佛教徒有什么样的看法?大家应该清楚。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

佛法是一种很高尚的思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高的一种精神的奢侈品。我们应该依靠佛教的方法,把佛法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说依靠《佛子行》里面的道理,你的安忍心比以前修得好,以前你脾气不好,学佛之后,你的脾气变得非常好;以前你很懒惰,像猪八戒一样天天吃喝睡觉,后来因为学佛,你变得非常地精进,不管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工作有什么事情马上会去做;以前你特别特别地吝啬,像饿鬼一样的,但学佛以后呢,该布施的会布施,变得比较大方,等等,诸如此类学佛以后比以前更好、更有进步的这样的在家人很多的。

这样的话,佛教的布施、持戒、安忍等等这些行为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然后家人和周围的人会看到你这个人的改变,自然而然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修行就会被社会认可。我们参加学佛的团体以后,大家应该以这种方式来显现。否则的话,学佛以后什么都处理不好,生活上马上发生变化,心态上、工作上全都有很大的变化,到一定的时候自己也很难补上这种缺口。这一点值得大家考虑一下。

 

6. 发心利他

 

还有呢,我们加入这个团体之后,刚开始就是认真学佛,要从佛教的智慧中获得一些营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佛教的精神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难得的,是精华。但到一定的时候,希望你们也应该懂得发心。佛法的弘扬和利他的行为依靠大家,并不是非要法师、非要出家人、非要辅导员才能做,不一定是这样的,每一个人都有佛教的思想和利他心是很重要的。

现在我们佛教当中也有很多的这种……所谓的“啃老族”,是吧?就像我们世间当中的孩子,刚开始需要母乳来让你的身体慢慢慢慢成长,懂事以后,汉地的有些说法是:你现在长大了,帮妈妈洗个碗、扫个地呀——要这样的,就是慢慢慢慢帮父母做一些事情。可是我们有些佛教徒呢,连学会当中、学院当中的一点事情都不愿意发心,永远都是:“哦,我要,我是接受者,不是付出者”。就算是动物和植物,比如二氧化碳和氧,都有接收和付出的,我们人的话,你从佛教当中得到利益以后,真正有一定积累的时候,你应该要付出,要懂得付出。

当然,这个是要有分寸的,并不是你自己一点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在别人面前:“哇,我学了三堂课,我要给你们讲经说法了”,那不一定成功的!这样至少也要在自己稍微成熟以后吧。我们有些人呢,一直是,怎么讲呢,别人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就什么事都不想做,只想得到。其实,这是非常自私的。

    去年我在泰国,接触了南传佛教的很多法师,其实他们的确是有很多的利他心,这种利他心我们大乘佛教徒比起来,也许都比较惭愧。我们说我们是大乘佛教徒,但却非常非常地自私,互相讨论全是讲一些自己的事情,讲别人的缺点。别人的缺点通过放大镜来看,然后展示给大家,别人的优点通过显微镜慢慢慢慢把它缩小;同样的,把自己的功德扩大,而缺点就通过各种黑色的布来把它盖住——这不是很好的。    

我们佛教徒应该看看世间上很多成功的宗教,他们是怎么样传教的——有些宗教徒有一个人去传教,其他人都赞叹;有些两三个人一起去。所以,我想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学习过大乘佛教的,时间比较长一点的这些人,要真正的用利他心来发心。连我们自己学会当中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发心的话,那真正利益天下无量无边的众生,恐怕不一定是很现实的。我们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世间的机缘也不一定经常有的,所以我们现在开始通过各种方法来弘扬佛法。

 

7. 广弘佛法

 

我也准备今年冬天派一些法师,到汉地各个地方去讲课。原来主要是八大宗派的法师,比如说需要讲《坛经》的、需要讲《金刚经》的、需要讲戒律的、需要讲实相宗的中观的,等等,这样派的话也可以。现在也是这样的,有些宗派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也愿意提供法师,前提是你们没有什么争论——争论的话我们佛教徒不愿意,我们宁愿不做。

今年更重要的是,我也想通过不同的语言来弘扬佛法,比如说阿拉伯语言、英语、日语、法语、非洲语——非洲语言可能暂时有点困难,但是我也想找几个黑人法师,就看能不能找得到——其他的话,我觉得不管是中东也好,其他地方也好,应该有办法的。这么多年以来,很多人通过国际化的学习以后,应该有不同的声音来传授。大多数都是用汉语给大家讲,但是我也希望你们用不同的语言来弘扬、辅导佛法,尤其是能用一些外语来弘扬佛法的法师,你们也可以亲自给我报名。因为我出去的过程当中,发现其实很多人特别特别需要佛法,众生真的还是很可怜的。但是我们完全用藏语来说的话,有一定的困难,用汉语来说呢,他们有些地方是不懂的,再找一个翻译的话,也许有困难。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从今年开始也尽可能的派一些法师去弘法,不仅仅是学院当中的法师,在全世界来讲我有很多熟悉的法师,包括我自己,都是很多年讲经说法的。现在有些法师在不同的国家都比较不错的,不管是戒律方面、智慧方面,还是禅定方面都比较不错的。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极少数的不太如法的会出现,人类历史上都是这样的,没办法十全十美。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些修行人到城市里面去也有各种情况,更何况说现在的这个时代。

如果你们有的地方需要讲一个月的法——前一段时间,我去新加坡、泰国,他们需要法师讲一个月的《大圆满前行》、《入菩萨行论》,我说也可以,本来我们网上也讲过,但是我们派一些法师给你们讲的话,也是可以的——这应该是我们弘扬佛法的一种方法。佛法是什么样?它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界限,没有肤色的界限,甚至没有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界限,只要对动物有利益的话,我们可以把慈悲给它,这是佛教非常崇高的精神。因此,这几年以来我们也想办法在全世界弘扬佛法。

有些道友也经常给我讲:“你现在看不起我们啦,就看得起懂英语、日语那些外语的人,我是班智达,你就看不起。”也并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现在要在全球弘扬佛法,可能愿大力大吧,每个人应该发比较大的愿。我原来是给藏族的寺院和一些居士讲经说法,但是不够,应该扩大;以法王如意宝去五台山开始的缘起,和很多汉地人结上善缘,这很重要的,但仅仅这样也不足够;1993年的时候,法王去东南亚和西方国家,以这个缘起,应该在全世界弘扬佛法。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因缘。前一段时间我们这里让法师报名出去弘扬佛法,报名的人比较多,但有些确实现在还没有到这种境界,而有些非常不错的。自己愿意发心,也是很好的。但是汉地以前没有请法师来讲经说法的传统,虽然某些地方有,但是并不像藏地和其他地方一样非常重视,大家把这件事情当作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因为以前没有这个传统,有些法师有点不能掌握分寸,一出去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些法师并不是很好的。

我们不需要什么其他的供养,重要的是,需要有一部分人真正接受佛法,真正地修行。这些方面我们现在可能正处于一个初步的、开始的阶段,跟很多地方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今年开始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大家也应该珍惜。

 

8.低调圆融

   

    前一段时间,我说我们学院不仅要闻思修行,还要同时做一些比如说放生……应该是在2009年的时候,我呼吁过“修学不怠,大爱无疆”这样的精神,其中包括助学工程、放生、助念往生、灾难救助、医疗救护、对传统文化的复兴,等等。从2009年开始提倡,那个时候大家都做得比较轰轰烈烈的;中间一段时间做得不够,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包括我们法师的管理……但现在又特别地强调,把重要的闻思全部放起来,一直这样强调的话……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很多复杂性的。

我们闻思修行没有危险性的,但做一些什么慈善,搞一些基金,建立一些平台的时候,有一部分人非常地正直,真正是想弘法利生的,但有一部分人的确是有自己的目的,经常跟我们学会、学院和管理法师对着干,经常用我的一句两句什么话,或者是用其他方式来威胁,也有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要观察清楚,各个地方不要一概而论,因为人类是很复杂的动物。其实有些人是真正的菩提心和慈悲心来做事情,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冤枉等等,也有这种情况。但有一部分根本没有慈悲心,只不过是为了宣扬自己,为了宣扬自己的某个什么人的价值观,而利用我们学会,现在慢慢慢慢水落石出,就看得出来,原来当时他们这一群人是这样说的,但最后:哇,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以前没有出家的时候骑着马去放牛,有些马就不太好,过了一段路以后走不动了,不管用鞭子怎么抽,它还是走不动的;但有些马特别好。同样的,我们人一起走一段路,你的目的就都知道了。有些上师介绍说:我的徒弟全部都供养给你——在我面前很多人这样说。我说:我不需要徒弟,我没有“这个是我的徒弟”,“这个是我的学生”这样的概念。而谁好好地去闻思修行、利益众生,谁真正地把人生的价值观学透,修行很圆满的话,这个是我最尊敬、最崇拜的人。除此之外,有些说我是什么弟子,我是什么你的金刚上师等等,这些真正的实相是什么样很难说。

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我们很多学员:一个是我刚才讲的,佛教当中你不要总是想得到,不付出,这样不太好;还有一个,千万不要用我们的这种平台,包括微博、微信,来宣扬自己。我希望我们很多人,包括管理人员,不要过多用现代的传播方式——我看到你们的很多QQ群好几百个人,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应该比较低调一点,有时候比较古朴一点的生活也许更加保险。

有些人刚学佛的时候特别特别地冲动,我想,我们还是低调一点。前一段时间我们说九月份开始要放生,但是放生也要低调、分组,不要搞大型的放生。我未来的人生,也是想尽量地人集中得少一点。其实走路的时候,没有什么侍者、保镖,自己一个人慢慢慢慢走路很舒服的。有时候我被一群人围着出去,他们有一些人叫嚷着:哇,注意注意,让路让路——我不喜欢。什么都不说,蒙着头走的话,谁都不需要让路,一个人随便可以过去的。

所以,我经常这样讲的,我们学会的人,包括有些管理人员,应该以低调的方式,细水长流的话也许我们的学习还会长久。如果不好好地闻思修行,今天这里搞大型的活动,明天在那里做什么——现在好像火供都越来越少了,以前有段时间像火供年代,什么东西都烧,包括有些——不说呀,这样一说……

我们应该好好地闻思,闻思的同时也不要放弃比如说助念往生、一些国学的传统文化的演讲、《弟子规》的弘扬,像其他宗教对社会的帮助一样,我们佛教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当中,也尽量地做一些事情。在闻思修行的基础上,我们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该做的有些事情,应该很好地去完成,这个需要智慧。

 

9.清净无愧

 

有些人觉得我们这个佛学团体不好,经常对我们挑毛病,但是我自己心很淡、很清净的。我们很简单的,就是大家好好地闻思修行,闻思修行以外也没有很多的事情,你们有些人觉得这是不好的话,那你可以随时自由。包括以前在学会里面学了很长时间的,你现在稍微懂得一点佛法的道理的话,应该是在学会里面学的,但是有些忘恩负义的人也经常显现,现在开始出来诽谤。这是我们在世间当中也看得很多很多的,不仅仅是你的这个传记,自古以来的历史的传记当中,类似你这样的人也是非常多的,这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是对你自己而言,也许暂时有少数人跟随你,不过很多人看你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很恶心的,这个场面也许你没有看到。学会有个别人,刚开始对学会很有信心的,包括对我也好,对传承上师也好,很多方面很有信心,但到一定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出来。

    前一段时间,我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也看出了我们学院里面一些人的信心是哪种信心。信心有四种或者三种,但是有些可能连三种信心都没有,而是特殊的一个“信心”,像这种人的行为也是暴露无遗,这是真实的。我们也并不觉得很奇怪,不会觉得“为什么这样啊?”这样的人以前有,现在也有,将来也会有的,包括在我们学院当中也有。我在学院30年来,一方面给大家讲经说法,另一方面在执行学院清净戒律等纪律方面,也算是一个管家。作为一个管家处理僧团的时候,大家也知道,哪些人该处理,哪些人不该处理,在处理的过程当中,有些人高兴,有些人当然不高兴——其实是他自己不具足在僧众当中,是他自己犯了错,但是后来……人就是这样的,虽然自己犯罪,但是好像对执行者看不惯,这种现象也是经常有的。

我是为了清净的僧团,为了弘扬大乘的佛法,别人对我的看法、别人对我的说法、别人对我的想法,我根本不会管的。所以,有些人跟我讲网络上对你说什么,某个人今天会不会背后说你,这不是我的生活。对我来讲是无限的感恩,因为如果有了这些对自己的修行非常有帮助,没有这些因缘的时候,好像修行一直没有上进。如果有一些特殊的人说我,尤其是出现一些忘恩负义的人,哇,特别感谢,因为通过他的话,最近我进步很大。也许他们不高兴:“啊,怎么堪布又进步了?我不愿意看到的,我是想他应该倒霉。”但事实确实并不是这样的,别人说什么、别人做什么,让我们很多大乘修行人又更加有一些进步,更加有一些帮助,这一点我在这里也特别特别感谢。

虽然我从良心上对大家除了帮助以外没有其他的,即使对我不好的人也是,我没有想损害他,但是为了维护清净的道场和弘扬大乘的佛法,看不惯的、不如法的现象我也会直接说出来,也有这种情况。还有一种呢,因为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无明,引起别人不舒服、不快乐、不欢喜,这样的因缘。还有就是,即生当中我没有对任何人做任何坏事,可是因为前世我对他不太好的原因,他今生恨我。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居士说:“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堪布,可是路上碰到了,我特别不舒服。”这是他给别人说的,因为现在很多话传起来,最后我听到了。我想,这个人我今生当中肯定连认识都不认识,怎么会对他不好呢?他不舒服的话,也许是我前世对他不好。这种现象呢,我希望你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要学会转为道用。今天我们要讲《修行七要》,我等会念个传承,其实这是最好、最有加持力的。

 

10.佛法的价值

 

我今天就说这么多吧,对新生的开示,也做一个简单的皈依。你们当中有些人是没有皈依过的,希望好好地去学习,我看有些学得非常好的。明天好几个班要参加考试,我也祝愿你们考得很好,即使考不好,你有这个勇气也很好的。当然不要作弊呀!不然本身考不好,再作弊的话,现在网络的监控很厉害的,也许我能看到每一个班考试的状况,我在这里安一个特殊的监控器,你们所有的考场全部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有点困难,这是一个假设。

我也希望你们今天新加入的这些人,再过五年以后还在参加考试。因为学习是通过考试和通过长期的付出,而并不是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跑来跑去,这样的人我希望你们听到这个开示之后,明天就别来了。不然我们很多管理人员还是很辛苦的,管人还是很辛苦的。你如果真诚地想学习的话,我们也没有收任何的费用——其实免费的话很多人更不重视,以后加入我们的话,可能要收费。上海和北京很多学校,一个人要交70万、60万,所以以后如果不重视的话,要交多少?——其实不交钱最好的。交钱的话你们可能就比较重视吧,但是也可能还是不重视,这个分寸你掌握吧,这样的道理你应该会清楚的。

因此我们希望你加入之后,应该想:哦,这个学会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它的价值也许在现在的高等大学里面不一定得的到。以这种心态来接受的话,是很好的,不要以一种否认的态度。现在学会里面学佛的有些比世间上的人还差,有些人学着学着,最后天天看别人的毛病、说别人的是非,这么好的大乘佛教的好多道理,根本没有融入自己的心。佛教徒有时比世间的单位更加复杂,不管说话、做事非常非常……心态也是很痛苦——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

学佛的人,即使遇到世间人没办法处理的最大的事情,你也应该很快乐地用智慧去解决它,这就是我们真正的大乘佛教徒。否则的话,连世间人也能处理的东西,我们佛教徒纠结半天,更加痛苦,那这样的话,你学佛是学偏了,可能学错了。按理来讲,运用佛教的智慧应该是完全超越世间人的很多痛苦。你看世间人很痛苦,一个小事就打官司,互相争来争去,但以大乘佛教的这种思想,别人根本无法接受的东西,你非常轻而易举地就可以面对,这就是它的魅力。

但是我们有些佛教徒没有懂得,入学会很多年以后,学着学着学着,最后人际关系也学不好,家庭关系也弄不好,以前你好像不接触很多人,一接触佛教徒的话,越来越乱了,越来越糟糕了——这种学佛有什么学的?!你干脆不学吧,还是没有这种压力好一点,你还是做以前这样的,新加坡这叫做什么呢?叫做“自由思想者”,意思是没有信仰的人,没有信仰的话,他自己思想是很自由的,所以这叫做“自由思想者”。你就还是当一个自由思想的,不要用信仰来对你控制、约束,这样不一定很好的。包括我们出家人当中,有些出家人好像不是真正来出家,表面上看来没有头发,但实际上比有头发的人烦恼更多——我并不是诽谤出家人,但是有个别人、极少数人,1%、2%、3%……是这种出家人。

 

上师念传承……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