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还是不爱?
又是一年七夕。
这是个适合说“爱”的日子。七夕最初的起源和含义是否与爱情有关,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了。在历史的时空流转中,琐碎日常的平淡细节被逐渐遗忘,惟有象征忠贞和凄美爱情的牛郎织女传说,在年复一年的今日被放大,赞美和铭记。
深情。遥望。守候和不变的诺言。
在大多数世人的眼中,也许再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了。虽然它们在很多修行人看来不值一提——正是这一句“我爱你”,引出了无尽的执著与痴缠,让我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深陷轮回。
作为佛陀的追随者,我们感慨的是,即使仓央嘉措也无法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更向往大迦叶对妻子的承诺“我若得遇明师,必记挂你还在红尘”,若携手出家,共同悟道,如此菩提伴侣,夫复何求?还有无数次打动我们的,弘一大师舍俗出家时的那一句:“放下你,非我薄情”,个中大爱,无关深情。
红尘亦道场 不妄舍凡心
长养利他的爱
爱是认清真相
之后的英雄主义
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耽著和沉迷于庸俗情感中。世间的感情,往往爱得快,散得也快。
《正法念处经》也说过:“若人贪著欲,众苦常现前。”所以,过于执著爱情,痛苦就会接连不断地降临。只有获得了无求的境界,才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贪求,一旦失去了爱情,也不会有那么锥心的痛苦。
——《问佛陀情为何物》
世人羡慕牛郎织女的爱情,却鲜有人看到,面对未知的命运和遥遥无期的分离,这对爱侣没有绝望的痴狂和激烈的宣泄,也没有轰轰烈烈地闹个天翻地覆。在漫长的岁月里,任凭星辰变幻,山海更迭,在银河的两岸,他们平静地守候,安稳地相望,克制地思念,未曾辜负彼此。
也许牛郎织女并不知真理和解脱为何物,但是他们对境遇的从容,对最初承诺的尊重,让“爱”这个字眼成为高贵。
无常
佛经中用“夫妻本是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来形容世俗情意的无常和寡淡。虽然拥有的终会失去,陪伴的也终将分离,然而正如一位大德所说:“我碰到过一些人,在爱情中,彼此很爱对方,但是并没有很强的占有欲,那就会有很多乐趣。他们多数都是修行的人。”
尤其对于那些洞穿了无常本质的人,因为明白究竟上追求自他解脱的菩提之心与男女爱恋本无二质,就会知道这一世身边朝夕相伴的爱人,正是通往解脱不可思议的助伴。面对普通人在情感婚姻中意气难平的种种坎坷沟壑,仍然会坦然地接受,也会更加确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华严经》也说:“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作为居家之人,和妻子儿女一起时,不能舍弃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解脱,求证菩提之心。
——《佛眼看爱情》
“此刻,我爱您”
今天的日子,适合告白,适合说:“我爱你。”
比起“你”,古时的人们更愿意用“您”来称呼爱人,也许正是因为这其中多少包含些许造作和拘谨,才让爱在说出口前被反复郑重地思量,因为一说出口,既是承诺。
“我爱您”,而不是“我爱你”,这里面多了一份敬意,少了一丝亲昵。是温柔而清淡的爱意,而不是热烈而浓稠的执迷。
当你和TA决意彼此携手,共同奔向醒觉的道路,终会发现,那些曾经说过的海誓山盟,会在找回遗失已久的自性光明之时,成为真正的天长地久。
今日七夕,请对身边的TA说一句:
此刻,我爱您。
明师我已遇,
然我非薄情。
红尘不相负,
与卿共真如。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