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藏传净土法(第2课)
第二课
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三殊胜包括往生净土四因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行持?
2.应怎样理解五百比丘因听文殊菩萨讲空性法而堕落的公案与无有敬信则不应说法的道理?
3.要使闻法方式如理如法,我们应如何调整内心?为什么?
(本课原文)全文分二:一、闻法方式;二、所讲之法。
尽管发心与行为次第种类有许多,但在此次传讲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时,必须与最初发心重要、中间积资重要、最后发愿重要相联来宣讲。
甲一(闻法方式)分二:一、总说;二、分说。
乙一、总说:
对于刚开始闻法者来说,闻法方式尤为重要。如果堕入恶趣或转生于边鄙地方,那么在许多劫当中连想闻法的心念也不曾生起,更何况说真正闻法或修法呢?尤其是以信心、恭敬心谛听佛法极为难得。如《宝积经》中云:“呜呼以信心闻法,如此百劫亦难得。”可见,仅仅听闻正法也是重要的大事。然而,如果不了知闻法方式,就如单巴桑吉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有些人依靠正法获得解脱,而有些人却依靠正法堕入恶趣,这是因为佛法是极其严厉的利害对境。倘若懂得闻法方式,那么正法就像开启的如意宝藏一般,获取大者得大利,获取小者得小利。
那么,该如何听闻正法呢?寂天菩萨说:“最初观自心,稳固具智慧。”世尊也曾说:“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一切善不善业的作者主要是心。首先萌生想要听法的念头以后坐在听法行列当中,这时要向内反观自心:啊!我此次是以什么意乐前来闻法的呢?如此审察自心后,如果发现存有贪图地位、追求名声、竞争贪嗔之心,或者仅仅以好奇娱乐的心态听闻,那就是不善之发心。喀喇共穹格西说:“贪图地位而讲法,以竞争心而求学,欲得智名傲慢者,岂入正法当思也!”因此,我们必须要断除这类恶心劣意,否则正如所谓的“正法非但无利益,依其反而堕恶趣”。
特别是,也不可以为那些对正法和上师无有恭敬心、抱着“得不得法都一样”心态的人宣说正法。如世间也有“若不恭敬者,不解说佛法,若不熟悉者,不能说忠言”的谚语。(无有恭敬心的人)显然是断绝法缘者,因而任何时候也难有以正法调伏的机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两点:)第一、不能泯灭正法的价值;第二、所讲之法应当对众生有利。比如,雨水是安乐之因也是就其对人类有利而言的,对于饿鬼等众生却成了危害之因。同样,正法也只是对具缘者有利,对那些无有缘分、持有邪见的人反而可能成了损害之因。诸佛出有坏往昔当众生时,以皮作纸、以血作墨、以骨作笔而成就的佛法,完全是为了利益我们而留在人间,因此,一句一字也不能浪费。本来,此证法与教法是法身,如果对此无有信心和恭敬心,那么,现见色身又有何用呢?世尊曾说:“不敬我教法,见我有何益?”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