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的佛性是一体的吗?
主持人: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所有众生的佛性是一体的吗?或者说不一也不异,我们都来源于同一个来源,就像有个说法:我们是一个大火堆里溅出来的小火星。
上师:是,这个可以。这两种都可以。比如说所有众生的佛性是一个佛性,可以这么说。但是实际上一个佛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佛性,比如说天空可以分东南西北,但是这个东南西北是我们从地面上或者是日出的方向这样分,实际上,虚空、天空它本身没有东南西北。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八识,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的本性是佛性。但这个佛性,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佛性,佛性只有一个佛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性是一个,可以这么说。
但是也可以说,佛性已经超越了一和不一的概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一不异。所以都可以,佛经里面这两个内容都有。实际上这两个内容都是一个意思,佛性是远离所有的我们语言能够表达的这些概念,所以它不一也不异。或者我们简单地说,人的意识是不一样的,有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识,佛性没有那么多的佛性。所以佛性是一个,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个表达的方式。
主持人: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无明出来之前,只有佛性,没有无明,那么是佛吗?如果是,那么成佛以后是不是还有可能一念无明起,又进入了轮回,也就是说佛也可能沦落入六道。
上师:无明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这个佛性它是不是佛呢?它是佛,所以我们现在也是佛,我们每一个人现在也是佛。但是我们是佛,这个要怎么理解呢?只能说本质上我们都是佛。
我们现在跟我们未来修行成了佛以后,本质上是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只是表面上产生了一些变化。所以无明还没有出来之前,可以说是佛,但是这个时候的佛跟我们修行之后的佛有一点不一样。它不是本质的不一样,本质都是一样,那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刚才也讲过了,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修行,没有通过修行的智慧把无明消灭,所以虽然它那个时候是佛,但是那个时候,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轮回。现在我们已经轮回了,再去闻思、再修行,通过证悟的智慧把我们内心当中所有的烦恼都断掉、都铲除、消灭了以后,最后又回到最原始的这个状态当中。那么最原始、还没有产生无明的时候和产生了无明,我们绕了一大圈最终回去的这个归宿,这两个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差别。
但是不一样的是,因为现在我们通过智慧,把所有无明的根源全部都断掉了,所以再出现这个无明的可能性,都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成佛以后就不会再轮回,区别就是这样的。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这些内容在显宗的第三转-法-轮的经典,像《维摩诘经》、《楞伽经》、《解深密经》、《涅槃经》这些非常深奥的显宗的经典会这样讲,还有密法里面讲得最多。所以可能因为太深奥,也许有一点点不好理解,但没关系,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去学,理论上了解也不是很难,主要是要证悟。
主持人:顶礼上师,“万法唯心造”一词中的“心”是何意?可否请堪布就世俗谛以及胜义谛的角度进行开示。
上师:“万法唯心造”只能从世俗层面讲,胜义层面的万法不会唯心造,也没有万法,也没有心。所以是世俗的层面。
“万法唯心造”简单地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这所有东西或者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呢?是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上面的某些种子成熟了,它的投影就显现在外面,我们外面看到的就是它的投影。所以“万法唯心造”简单地说就是这样。
“万法唯心”的意思,不是说我们的意识想把这张纸让它变成白色就是白色,让它变成黑色就是变成黑色,这个不叫万法唯心造。
“万法唯心造”就是在一个深层次的层面去说的。表面上看起来这些物质,每一个物质它有它自己的来源,它有它自己的因缘,似乎跟我们的内心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说,外面的客观事物不会以我们人的意志所转,唯物论者也是这么讲的,这个是对的。
从我们生活的层面,表面上看,不可能我们的心让它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非常非常希望我们的股票不要这样跌,但是它就跌了,这就说明不是万法唯心造。
所以非常深奥的层次讲,到底这个世界它的本质,深层次它是怎么诞生的,然后它所有的归宿最终跟我们的意识有关系,跟我们的阿赖耶识有关系,这叫作万法唯心造。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