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犹如狂风吹灯火,
寿命刹那无可信。
——致弟子书
藏地这些国王,昔日统治的疆域那么大, 最后也都纷纷离开人间,尽管他们曾拥有如此威力,现在也都成了历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留存下来。
汉地其实也是一样。像夏、商、周、秦、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很多国王或皇帝非常有能力,尤其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了,但他们如今一个也没有活在世上,由此也看得出来,万法确实是无常的。
我们还学过历史、地理、天文学等知识,像物理方面的爱因斯坦、牛顿,也已不在人世;还有造纸的蔡伦、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以及郦道元、贾思勰等等,这些人虽曾出现于世,但现在已全部离开,对于他们的事迹,后人只能从书本上了知。
不说这些大人物,包括我们家里的人,这些年来有什么变化,自己也应该清楚。我小的时候,别人叫哪一家时,通常会以父亲那代人的名字来称呼;前几年,则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名字来称呼;而现在我到我们村子去,我们这种年龄的已被淘汰,比我们小的那些人成了新主人。
一代一代就这样更替,如花开花落一样,无常就在我们眼前。
然而,很多人身边虽有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的迁变,可相续中存在坚固的常有之心,根本不明白无常的真相。
所以, 大家必须要有深刻的无常观,噶当派很多大德认为“无常观如果修得好,一切法皆不在话下”,原因就在于此。
总之,倘若思维上述道理,那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住房、受用、眷属、权势,自以为是何等何等的优越,但与上述仙人、国王等比较起来,简直就成了蜂巢一样。
汉地有一位澄观大师(即清凉国师),他曾在生前发了十大愿:一、长期依止一丈四方之室,除了三衣一钵,不留任何财物;二、对名利犹如鼻涕般抛弃;三、目不视女人;四、不到在家人的家里走动;五、长期诵《法华经》;六、长期读诵大乘经典,普济群生;七、常宣讲《华严经》;八、一生昼夜不卧;九、不为虚名而欺惑众生;十、不退失慈悲菩提心。
我看了以后对照自己,白天晚上不睡觉也做不到,除了三衣以外不接触金钱也做不到,名利全部抛弃好像也做不到……跟前辈大德比起来,我们心力特别差,实在是值得羞愧。
但即便如此,自己还是要有信心,对佛法应尽量修学。在此世间上,除了修行佛法和利益众生,世间欲妙没有任何意义,对此理当深信不疑, 因此,我们要发愿尽心尽力以佛法来利益众生,有时间的话,好好修持无常为主的一些妙法。
对于以上道理,大家应该深深思维,并加以观修。
根登群佩在《修行教言》中也说:“无常之身无丝毫实质,今当勤修精藏胜妙法。”我们这个身体无有丝毫恒常性、稳固性,因此一定要利用它,精进修持最甚深的妙法。这对每 个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
同时,还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让无常的境界尽快在相续中生起,若能如此,对世间法就不会有兴趣,对佛法也不会天天找借口推脱。
现在外面有些居士,金刚道友整天给他打电话:“你可不可以认真听课啊?不要去那里啊。”如果他有了无常的动力,就会觉得世间法不重要,修学佛法才最重要,如此一来,听课便会主动前往。
但如果他无常修得不好,就会像调皮的孩子一样,成天需要别人督促,然而再怎么提醒,有时候他也很难转过来,只有对无常生起定解,自己对自己进行鞭策,修行才会真正有成效。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