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别误解,学佛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返回

别误解,学佛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HDZGGW 正觉海 2024-02-02















虽说佛教在汉地已经弘扬了2000余年,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密不可分,但是大多数人对学佛的理解大概只停留在烧香拜佛的层面。当有人皈依佛门,成为一名在家居士时,周围的亲人、朋友可能会因为对佛教不够了解而提出很多五花八门的问题或者发表各种千奇百怪的“见解”。为了让身边人更好地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佛,今天就让我们来统一应答一下吧。















相信佛菩萨可以保佑我们,或者相信我烧香拜佛是有功德的,在这背后就有供佛和求佛,但这些都还不是学佛。

真正的学佛是什么?学佛就是向释迦牟尼佛学习。那么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什么呢?向释迦牟尼佛学习两个东西:一个是智慧,另一个就是慈悲。我们先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智慧,然后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慈悲,这才是真正的学佛。



佛教认为没有造物主、万能神,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在规律中运转,所以佛教是无神论者。

佛法跟其他宗教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要有强有力的、实实在在的证据或者数据,有了以后才可以接受,否则就不接受。所以,中国的有些老一辈学者曾经说过,我们对佛法的信任不是迷信,而是智信。说得很好——不是迷信是智信,由智慧产生的信心。



由于佛教认为轮回充满了痛苦,有些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佛教是不是很消极?是不是很逃避?是不是很悲观?其实,不管你觉得痛苦也好,不觉得痛苦也好,轮回的本体就是这样。无论你认为这是悲观也好,消极也罢,现实就是这样,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一个事实,并不是佛教的观点。所以,这种修法不是悲观,而是用理性的思维去了解轮回的本质,从而由“悲观”走向乐观——解脱。它非但不是消极,而且是非常地积极。

世间人的一切所作所为,就是为了现世的一生——短暂的几十年。而佛教不是这样,他高瞻远瞩,不但为现世的快乐,也为生生世世的快乐;不只为一个人的幸福,而且也为所有人的幸福而奋斗。这既非消极,也非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未来将要面临的痛苦,也就是用修行的方法来断除轮回痛苦,这怎么会是消极、逃避呢?所以这些疑问是不合理的。



我们要看看,为什么自己不相信轮回,不相信轮回的理由是什么,要去找答案。这时我们会发现,不相信前世后世的唯一原因就是自己没有看到。那这个理由成不成立呢?再进一步去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不成立的。

我们能够看到的光,只是光谱上的一小部分;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只是声波中的一段频率;我们能够知道的生命,也只是轮回里的一个小阶段,其余的我们既看不见,也听不着,但却都是存在的。

东西方广大世界之范围内,不论过去或现在,能回忆起自己前世的人士都可谓成千上万。这其中的大多数事例都极具说服力,完全能证明前后世存在的道理。而且从事此类研究的人员均为当代的科技界学者、专家;研究对象——那些能回忆前世的人,则遍布世界各国,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亦千姿百态。



佛教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尤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佛教的核心见解和观点。

佛教里的一些观点、理念完全可以运用到生活当中,能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像美国的学校和医疗机构都广泛地在进行禅修,进行这些禅修的人不一定是学佛的,但是很多的科学实验发现:禅修,可以解决人们的很多心理问题。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只要能够帮助到人,那肯定是再好不过。所以,佛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也无论是什么样生活方式的人,都有一定的帮助。



很多人本身想学佛、想皈依,但是因为害怕佛教里面有太多的戒律,怕到时候自己做不好,所以不敢皈依,实际上不是这样。

首先,受戒本身应该不是一种束缚。因为制定戒律要控制和约束的并不是人的正面能力;另外,戒律也不控制日常生活当中正常的娱乐,尤其是不会控制在家人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娱乐,所以并不能说它是一种束缚。但是,如果一个人受的戒律太多,有可能会对他形成一些压力。所以,受戒之前要注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为,要衡量清楚自己能够受多少条戒。

实际上,佛教的戒律,尤其是针对在家人的戒律,不一定要受太多。在家人主要的戒律,是佛教里常讲的“三皈五戒”,其实也只有这五条戒是在家人最根本的戒律。在这五条戒当中,也不是全部要受,能受一条戒就受一条戒,能受两条戒就受两条戒……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受戒。这样的受戒就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不会导致压力,也不会觉得是一种束缚。


希望这些问题的解答,能够让对学佛疑虑重重的人们更好地理解佛教。作为一名佛弟子,我们的使命不仅在于自身的闻思修行,还应该学会把正确佛教理念传播给大众,自利利他,走上共同解脱的幸福之路。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进入佛门,当知“七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