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 |【每日一颂】《中论》
戊三(抉择有实法为空性)分二:一、破有实法之本体——观行品;二、破彼之能立。
己二(破彼之能立)分三:一、破有实法之作用 接触——观和合品;二、破因缘之能生——观有无品;三、破暂时缚解——观缚解品。
十五 观有无品
庚二(破因缘之能生——观有无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四:一 、破四边性;二、 别破自性他性;三、修习离边中观;四、认识所离之二边。
壬一(破四边性)分四:一、破自性与他性成立;二、破有实无实法成立;三、呵斥所破之见;四、结合教证而说明。
癸一(破自性与他性成立)分二: 一、破自性成立;二、破他性成立。
子二(破他性成立):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
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
如果诸法无有自性,又怎么会有他性呢?因为从他性的角度而言,自性也叫他性。
“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诸法如果没有自 性,就不可能有他性,因为自他互相观待之故。比如, 柱子的本体若不存在,观待柱子的瓶子之他性就无有成立的机会。
任何法都是观待而成立的,尤其自他、此岸彼岸、 上下、常断这样的法,更是世人眼中公认的观待法。前 面通过两种观察——由因缘而生的自性或者无义,或者 相违,已经抉择出自性不成立。这样一来,他性也不可 能成立,因为他性的来源是自性,没有自性,观待自性的他性就无法建立。
就像因明中的现量和比量,比量是观待现量而成立 的。《释量论》云:比量的根本、依靠处是现量,如果 现量不成立,比量也不可能成立。《中观庄严论释》里 也讲过这一道理,比如,多的依靠处是 一, 一不存在,多也不可能存在,因为一和多互相观待之故。
反过来讲,自性也要依赖于他性,因为自性若不依 靠各种他性的因缘,就无法成立。比如,人们通常认为 种子的本体可以独自成立,而实际并非如此,因为种子 是由无数微尘组成,而微尘也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 比如东边的微尘、西边的微尘等等,并且每个微尘上面 还具有显色、形色, 以及声香味触等很多外境特法。可见,任何一法都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存在,自性必须依 靠他性才能成立。但如果依靠他性,自性又怎能真正成立呢?
“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自性于他性的角度 而言,也叫做他性。因为自性和他性可以在一个本体上安立,就像一个地方观待彼处叫此,观待此处叫彼;同一个位置观待下面叫上,观待上面叫下一样。
总之,成立他性不能离开自性,成立自性也不能离 开他性,因为自他是观待而成立的。此颂即以自他观待的方式抉择了他性不成立。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