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赶法会:4500米海拔的求法路
前言
藏历新年和法会,是藏族人一年中快乐隆重的日子。除了出家众,附近的信众闻讯也会扶老携幼地赶来参加法会。
扎西持林召开极乐法会,翁姆一家早早换上节日盛装,从海拔4500米处下山了。
第1天 放牦牛
天刚亮,翁姆的妈妈出门倒洗脸水。今天是2017年6月18日,扎西持林萨嘎月极乐大法会第一天,一家人早早就起床了。
到佛堂供水、供灯,是爸爸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荣擦村的牧民家庭近年陆续搬到山下公路边,他们一家仍住在海拔4500米的高山上。
希阿荣博堪布,是全家人共同的上师。一家人常聚在佛堂念经、共修。在交通不便的高山上,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佛堂。
才旺翁姆(左二)在帮妈妈梳头,喇嘛爷爷在一旁做起了早课。
妈妈为女儿重新梳了一遍头发。特殊的日子,一家人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
新耳环当然也要戴起来。才旺翁姆有五个弟弟妹妹,平时帮父母照顾牦牛,还要念经做功课,14岁的小翁姆很少有闲暇打扮自己。
听说要去法会,翁姆的弟弟洗脸时露出笑容。正在扎西持林山脚下小学校读书的他,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到山上与家人团聚。
洗漱完毕,翁姆帮弟弟取下挂在高处的念珠。人手一串的红色念珠,是全家人在上师面前发愿参加“莲师金刚七句百亿共修”获得的珍贵礼物。
妈妈甩动响鞭,催促牛群散开。几年前,全家人在上师面前发愿,将家里的一百多头牦牛全部放生,养到它们自然死亡,只取牛奶等满足生活所需。
因为家里没人,翁姆连牵带推地把小牛送往木栅栏,以免它们跑丢或被大型动物伤害。
翁姆几次停下来,把草地上的蚯蚓小心翼翼地一条条挑起来,放到不易被踩到的地方埋起来,一旁的父母和两个弟弟也在做着相同的事。
一头小牛磨蹭着不走,翁姆把它抱在怀里。
在路上
出发前,爸爸又帮爷爷整理了一遍僧服。下到公路要走一个多小时,老人家极少出门,但扎西持林开法会,是无论如何不能缺席的。
爷爷走得慢,又不能坐摩托,在小雨中提前出发了。老人是远房亲戚,早年出家,上了年纪便被翁姆一家接来照顾,成了全家人的喇嘛和识字老师。
爸爸把帐篷运下山,再把自家的微型车开到山腰接全家人。下山的“车道”狭窄湿滑,两人迎面必须小心翼翼地错身,一不留神便可能滚下数十米深的陡坡。
半小时后,一家人在山腰短暂相遇。翁姆一家虽在山上,离扎西持林却不远,而住在深山里的人家,往往天不亮就起床,中午才能走到勉强通车的地方。
满满一桶酸奶,是全家人精心准备用来供养上师的。因为常年住在山上,拜见上师的机会并不多,全家人对上师的感激与思念,凝聚在沉甸甸的桶中。
爸爸把车开到路的尽头,爷爷和孩子们也恰好走到车边。这样的默契,或许正是长年赶法会“训练”的结果。
汽车开上317国道,朝扎西持林驶去。在藏区,每当听说某地开法会,人们便会扶老携幼地赶去。交通不便的年代,有时要骑马或步行好几天。
离扎西持林越来越近,车里的爷爷露出笑容。从希阿荣博上师青年时代在家乡讲法起,近三十年里,老人一直是上师座下的虔诚听众。
扎帐篷
到达扎西持林,第一天的法会已近尾声,全家人抓紧搬行李扎帐篷,此刻的忙碌似乎多了一份庄严与喜悦。
安顿停当,当天的法会也即将结束,原本答应留下住帐篷陪爷爷的弟弟临时变卦,要跟大人们回家。翁姆知道年幼弟弟的“软肋”,到帐篷商店买零食安抚他。
美食的“化学反应”迅速奏效,弟弟开心地留下来,与哥哥一起照顾爷爷。七天里,兄弟俩都住在没有灯光的帐篷里陪爷爷。
眼看要下大雨,翁姆和大人们坐上了回家的汽车,他们要赶在天黑前把牦牛找回来,第二天一早放上山再赶过来。
第2天 开法会
第二天清晨到达时,人们已早早入场。美丽的玉隆阔草原上,一户户素不相识的人家聚在马头金刚神山山脚,白天开法会,晚上住帐篷,欢乐共修。
法会即将开始,妈妈在帐篷里帮翁姆换上真正的盛装——头天带来的长裙。在藏族人的传统里,穿最好的衣服去拜见上师或参加法会,是对上师三宝的尊重。
找一片平整的草地,把糌粑、酥油茶和暖壶往跟前一放,全家人团团坐定,一天的法会生活便开始了。
爷爷坐到了前方出家人的区域。三代人的生活其乐融融,老人却绝少过问世间事,把全部精力放在修行上。
祈祷念诵的时候,翁姆独自挪到了前面。
作为家里的长女,无论世间法的勤劳,还是修行的精进,翁姆都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
和全家人一样,翁姆特意带了红色念珠。
第3天 转神山
上午闻法圆满,几个亲戚来帐篷做客,大家边用午餐边商量,趁下午的共修开始前,去转绕扎西持林所在的马头金刚神山。
转山来到法王如意宝圣像前,停下来恭敬顶礼。
踏进百字明转经殿,翁姆回身把帽子搁到门外。见到上师或佛像时脱帽以示恭敬,是藏地普遍奉行的礼仪。
翁姆和表哥表妹一起转绕装有430亿遍观音心咒的大转经轮。
爸爸和弟弟站在刚转绕过的大转经轮前久久合掌。长住山上的一家人,少有机会转绕大型转经筒。
第6天 献哈达
法会第六天(藏历四月二十九),是宁玛巴传承祖师全知麦彭仁波切圆寂105周年纪念日,一尊从上师小院迎请来的麦彭仁波切圣像,被隆重供奉在法会现场。
这天恰好是周末,翁姆的两个在错阿乡上学的妹妹也来了,全家人捧出洁白的哈达,走向大全知的圣像。
翁姆和弟弟在圣像前敬献哈达,祈祷发愿。
第7天 回家
第七天下午,极乐大法会全部圆满,隔壁的孩子跑来帮着拆帐篷。
搬行李的路上,妈妈和妹妹遇到了久未谋面的奶奶,互相询问几句各自的近况就匆匆告别了。
希阿荣博上师在《次第花开》中写道:“藏族人在某些方面热烈奔放,家庭成员之间在感情的表达上却非常含蓄。虽然彼此在心里信任、支持,言语上却不会有多少表示。阖家团圆从来不是我们心目中幸福的体现。我们最大的幸福是解脱。所以只要一家人都走在通向解脱的路上就满足了。”
窗外又下起了雨,汽车载着全家人行驶在来时的路上。这次没能见到上师,难免遗憾,然而全家人在法会期间的行持,将融入共修的功德海中。
刚开上土路,车子就开锅了,大家下车围观冒气的发动机。修车要去七十多公里外的甘孜县城,爸爸决定就近停车,全家人冒雨步行回家。
把不重要的行李先放车里,妈妈带着孩子们轻装上山。一家人的法会之旅即将结束,然而他们还会不断下山,上山。这些吃力的往返,正是为了早日停止那场更吃力无奈的往复——生死轮回。
山高路远,前路看似茫茫,然而每迈出一步,离极乐世界便更近一分,翁姆一家还在路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