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34)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第三品 轮回痛苦
丁四(当修解脱法之摄义)分四:一、若不修法不得解脱之理;二、从前未被调化故若不精勤不得解脱之理;三、大悲不度无缘恶业者之教言。
戊一、若不修法不得解脱之理:
倘若有人认为对于恶趣众生佛也会救护的,于此宣说自己造恶业则恶趣之果成熟于自身,所以难有蒙受大悲观照之机会。
如是解脱依自己,释尊已示解脱法,
他众骤时不能度,如眠醉梦无他遣。
若能佛菩萨悲光,早令轮回成空无,
是故今披精进铠,时至踏上解脱道。
从轮回和恶趣中解脱出来完全依赖于自己的精进,他人除了指示方法外,是无法代替你精进修法的。
如《毗奈耶经》云:“吾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就是说,自己方能遣除自己所积累的自现之业,如断梦与否主要取决于自己能否从梦中醒来,依靠他人破除梦境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可能,则以一佛之大悲光,于无量劫以前就应使此轮回完全空无了。
戊二、从前未被调化故若不精勤不得解脱之理;
因自己的罪业而未能被往昔出世的佛陀所调化,如果现在仍不精进,则无法获得解脱。
昔日无数佛陀尊,如我未能被化众,
漂于苦性有旷野,若如既往不勤修,
反复感受六趣苦,诸位于此当深思。
寂天菩萨云:“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理应思维所说之理。
戊三、大悲不度无缘恶业者之教言:
轮回苦如空无边,如难忍火种种境,
忍受非处呵责处,放逸无愧不知惭,
如此无缘恶劣众,岂有大悲度化时?
经说佛方便事业,所化清净因缘生。
是故当知己罪过,诚心忆念轮回苦,
我与诸众为解脱,踏入寂灭正道中。
如是轮回痛苦不可思议漫无边际,故如虚空;难以忍受,故如火堆;各种各样故如白红种种现境,忍受如此痛苦是不应理的。
《入行论》云:“忍非处呵处。”忍受轮回之苦是无惭无愧者,此人怎么会蒙受佛陀大悲日光的照耀,犹如太阳光芒无有入于地下暗处的机会。也就是说,好似地下的黑暗因为存在方式不清净而使光芒照耀的因缘不具足一样,自相续笼罩着黑暗也难以大悲调化。
佛陀的大悲也根据所化众生的福德缘份而显现,若众生无有福德与缘份,则不可能被调化。如《华严经》云:“如月纵出升,非器不显现,佛陀大悲月,亦不照无缘。”因此,现在理应勤修必定解脱之方便法。
戊四、虽说痛苦亦不生厌之理:
微苦尚且不堪忍,难忍有苦何堪言?
虽已如是作开示,然却毫不生厌离,
我心真如巨铁球,或如石头无有心。
寂天菩萨云:“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妨,地狱众痛苦,我岂能堪忍?”应当思维所说之理。
如果不生起少许厌烦之心,则如《宝箧语》中云:“虽闻有苦不生厌,此人委实极愚痴,犹如石头或铁球,显然可谓我无心。”
甲三、思维轮回痛苦之理:
轮回难忍具苦蕴,根本随眠诸烦恼,
多种痛苦之来源,若是有心知理者,
谁人于此增贪欲?故当迅速超三有。
如是轮回是痛苦之本性,众生感受苦蕴之果。苦因为六种根本烦恼与二十种随眠烦恼,一切痛苦均可摄于烦恼谛中,众多病害之大根源,理应对此生起厌离心。
甲四、回向本品善根:
现以此等妙音善说之福德为利益众生而回向。
以此乐源法喜宴,愿三有城诸众生,
享受喜乐断众苦,疲劳心性今休息。
如是以所穿成善妙句义之珍珠般的善根回向众生,愿以此使无始轮回中善资正法贫乏、身心疲惫的三界一切有情,具足圣者殊胜财富,并得到休息。
愿为地狱等世火逼者,前往缓流清凉之天湖,
珠宝珍珠钏镯之光芒,饰面天界之中获菩提。
如是愿诸饿鬼与旁生,非天人天同缘之有情,
已得善趣一切喜乐后,获得离尘寂灭菩提果。
愿诸禅天众生行善法,四无色界众亦醒寂止,
圆满究竟福慧二资粮,获如怙主无量光佛果。
我愿以此殊胜善良心,引导三有众至寂灭位,
日夜精勤究竟自他利,获得相好无边怙主果。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第三品轮回痛苦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