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99 * 甘露丸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99 * 甘露丸


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在所有的清净刹土中,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往生极乐世界呢?一方面它非常清净,另一方面它很容易往生。在座每个人都知道,无始以来自己造了很多罪业,现在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也无不是罪,平心而论,其他净土很难有把握往生。而极乐世界则不同,古来的高僧大德异口同声地说,往生极乐世界是最容易成就的捷径。我们只要翻开佛经也会发现:依靠阿弥陀佛的不共愿力,当自己具足信心、精进等因缘时,即便是业力深重、具足束缚的凡夫人,往生极乐世界也不会有什么困难。就像一个学生,虽然他贫穷而且自卑,但只要自己具备录取的条件,而且有善心人士资助,再加上学校愿意接受,最终他就能被录取。

在如今的浊世,选择往生极乐世界非常重要。在座所有的人百年之内必定会离开世间,离开世间后是继续在轮回中流转还是往生到清净刹土?每个人都应好好考虑。其实,不必说利益他众,仅从利益自身角度而言,大家也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往生净土。在轮回中我们已经够苦了,已经受不了了,没必要再留恋了。虽然每个人的状况不尽相同,有些人生活条件比较好,身心状况也比其他人好一点,但总的来讲,除了极个别具有断证功德的圣者以外,在轮回中真正的快乐者少之又少。因此,大家最好选择往生清净刹土,平时也尽量在这方面下工夫

学生时代,很多孩子并不清楚读书的重要性,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读书,可是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明白:原来读书太重要了,如果以前没有读书,现在自己成了文盲,那活在世上就太可怜了!同样,当诸位高僧大德和上师们宣讲净土法门时,凡夫人因为太愚痴了,对眼前虚无缥缈的世间法极其耽执,根本不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有多么重要,只有将来智慧成熟时才会明白


对比净土与娑婆 强烈希求往生   

平时一定要多思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有智慧的人思维后,对极乐世界会有一种清晰的认识,在与不净的娑婆世界进行比较后,会选择往生清净的极乐世界。

大家要知道极乐世界的种种微妙功德,也要认识到娑婆世界无法堪忍的诸多痛苦与烦恼,在对二者进行比较后,应该义无反顾地舍弃轮回、选择净土

懂得净土的功德很重要。现在有些人为什么想出国留学?就是认识到国外生活条件优越、学术风气不错、环境也很优美,了知这些功德后,才对国外有了向往之心。因此,如果我们不知道极乐世界的超胜之处,觉得这个娑婆世界还可以:有吃有穿,生活还不错,已经到了小康社会。那就既不会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心,也不会对极乐世界产生希求心

当我们认识到此方刹土器情都极为粗糙,完全是一个充满痛苦的不净刹土后,才会真正生起厌离心。对于这个世界的状况,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从器世界来说,汉地夏季天气闷热,空气也不好,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住起来很不舒服,藏地冬天下雪刮风,也很不舒服,而且现在各地经常出现地震、天坑等灾害,所以没有一个特别理想的地方;从情世界来说,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极乐世界,眼见、耳听、鼻闻、舌尝、身触、意缘对境都能获得不退转果位;而在娑婆世界,六根缘六境只能产生痛苦和烦恼。因此极乐世界没有任何不快乐的法,一切所缘都是让人们快乐的。

我们要明白娑婆世界没有真正的幸福,要对它产生强烈的厌离心。我们对世间也应该有这样的厌烦心,不愿意再来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可以观察: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厌离心

喇拉曲智仁波切说:“观想寂乐功德之自性的极乐世界后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以强烈的希求心发愿往生,这一点十分重要。”大家应该牢记这段话。自己要经常观察:我有没有这样的意乐?如果你觉得离不离开娑婆世界都可以,往不往生极乐世界都可以,那不管是参加极乐法会还是在家中念佛都没有意义了,所以修法的关键就是看内心的意乐

如果不懂得调伏内心,修法就会变成徒劳无益。末法时代,很多人之所以得不到法乐,就是因为相续有问题。其实念佛就是为了让心清净,远离粗大的烦恼,因此今后大家要以寂静的心态念佛求生净土。

要想如愿往生净土,一定要对净土有强烈的希求心。什么是强烈的希求心?就好比学校今天放假了,明天要回家的心态。以前我读书时就有这种感觉。我们学院有些老人也有这种心态,也许是藏地冬天比较冷,有些六七十岁的人一想到放假就坐不住:我要回去了!早早开始收拾行李,两三天都睡不着。这就叫做强烈的希求心。对于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心,要经常想到:我再也不愿意呆在娑婆世界了,什么时候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啊?这样的意乐非常重要

极乐世界的树上栖息着许多鸟儿,恒时鸣唱深广的妙法歌,歌中宣讲三十七道品、赞颂三宝的功德,听到这些声音后,刹那便可息灭迷乱分别念,产生无比快乐的感受。极乐世界的菩萨也有一些细微的分别念,当然他们不像我们一样,天天痛苦、忧伤不已,一直在贪嗔痴的妄念中打转。但愿我们往生到如此稀有的刹土。

其实只要静下心来一想,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往生极乐世界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否则继续在轮回中感受痛苦有什么意义呢?像乔美仁波切那样的大成就者都害怕轮回的痛苦,我们这些人就更无法堪忍了

往昔我们在轮回中感受了无量的痛苦,今后有必要再这样下去吗?不如在短暂的此生精进修持净土法,临终时无有任何贪执,直接往生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连八无暇、三恶趣的名字都没有,更不用说真正感受那些痛苦了。那里既没有贪嗔痴等烦恼,也没有以烦恼引发的杀生、偷盗等恶业,也没有因集谛(业惑)产生的四大不调的病患、八万魔众、怨敌的盗窃掠夺、财食缺乏、战争砍杀等痛苦。总而言之,极乐世界连痛苦的名字都听不到,更何况真正感受痛苦呢?但愿我们往生如是极其安乐的刹土


为什么我的生活环境不好?

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取决于自己的业。我经常去各地的寺院,有时候看到环境特别好的寺院,我就会想:这里的居住条件这么好,应该是住持和僧众的福德感召的。看到一些环境不好的地方时,我也会想:可能这里的人造的共业不是很好,所以生活环境比较差。


极乐世界的大地到底什么样?

“珍宝大地平如掌,宽敞明亮光闪闪,压陷抬反富弹性,愿生轻滑舒适刹。”此处的颂词说,极乐世界的大地柔软、光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有相同的说法:“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宝间饰。”从这个教证来看,极乐世界的大地就像席梦思一样,是富有弹性、非常柔软的。窥基大师在《阿弥陀经通赞疏》中也说:“柔软自然,高低随步。”

在不同的佛经中,对极乐世界大地的说法有所不同。《阿弥陀经》中说极乐世界以黄金为地,《无量寿经》中说以七宝为地,《观经》中说以琉璃为地。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解释道:“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也就是说,不同的佛经是从不同侧面描述的,其实并不相违


  极乐世界的宝树是谁种的?

极乐世界的树木具足无量功德:每一棵树都是色彩缤纷,并且由七宝所成:金根、银干、琉璃枝、水晶叶、冰珠石花瓣、红珍珠花、玛瑙果实。也有些树是由一种、两种乃至六种珍宝所成。

极乐世界的珍宝树能满足一切所需,不管你需要什么,在树下一祈请就会自然出现。这些珍宝树由众多达拉树围绕,所有的树都以各种饰品、璎珞、锦缎、果实所严饰,树上栖息着阿弥陀佛幻化的好声鸟、布谷鸟、杜鹃、鹦鹉、孔雀、共命鸟等鸟类,这些鸟儿色彩斑斓……令人见而悦意。这些树、鸟都能让众生得到快乐。

极乐世界确实太好了:以黄金七宝为地,大地上遍满珍宝树、菩提树、达拉树、如意树,这些树木能赐予众生各种资具,永远不会带来痛苦。

这些树木是阿弥陀佛的福德所显现,也是往生者的福德所感召的增上果


树是修行人有好的因缘

对于修行人来说,树是一种非常好的因缘。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就有一个见道场树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最初在蓝毗尼花园的树下降生,中间在尼连禅河边的树下苦行,金刚座的菩提树下成道,鹿野苑的树林中转法车仑,最后在拘尸那国娑罗双树下圆寂,总之,佛陀的一生都和树有密切因缘。此外,佛经中还说,过去七佛都是在树下成道,未来弥勒佛也是在龙华树下成道

在树下修行确实很快乐。汉地和藏地的很多寺院都建在鸟语花香的森林中,一到那里就有一种寂静的感觉……在那里自然而然会生起禅乐,这种快乐远远超过世间的感官快乐。

树木也是平等的象征。佛经中说西方三圣都坐在宝树下,并非阿弥陀佛住最好的房子,下来观音菩萨住第二等房子,再下来大势至菩萨住第三等房子。


结上往生净土的善缘

我认为,年轻人应该趁身心堪能时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树立不退转的信心,并经常修持净土法,如果现在不努力,到六七十岁再念佛就不一定来得及了。也许那时你对念佛的道理很难理解,对观修的方法也无法熟练掌握。因此,希望年轻人以理论结合修行的方式尽早趣入净土法门,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座的各位不管是什么身份,在短暂的此生中都应该结上往生净土的善缘。这不只是口头上说说,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做。光说不做是没有意义的,有些人只是劝别人往生净土,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往生,也从来没有修过,这就是口是心非的表现。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不仅听者要修行,讲者也要修行。总之,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要发愿、实修,这样才有往生净土的机会

有时候观察起来,阿弥陀佛的大愿、法王如意宝的愿力、自己遇到了净土法、对此法门也有一定信心,从方方面面因缘来看,应该说我们具足了往生的吉祥缘起。希望大家最好不要放弃这方面的修行。人生很短暂,死主何时降临不好说,自己应该提前有所准备,这样临终时才能自在往生


极乐世界没有女人?女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在极乐世界,连恶业所感的女人名字都没有,更不用说有真正的女人了。那里的菩萨不是从不净母胎降生,都是莲花化生,而且身体无有大小、美丑等差别,一律都是金色,头上都有顶髻等妙相。

听到极乐世界没有女人,有些不了解佛法的人可能会产生邪见。以前我听有些人说过:“极乐世界没有女人,这说明阿弥陀佛不公平,他重男轻女。”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并不是阿弥陀佛不公平,事实上凡夫女人确实存在不共的烦恼。不仅佛教这样认为,甚至道教、儒教等世间的宗派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大家应该清楚,这里是说个别凡夫女人存在缺陷,并不是说所有的女人都不好,否则灌过顶的人会犯密乘戒的

《净土论》云:“极乐虽是地界,由无女人,故号之为净。”为什么极乐世界称为净土?就是因为没有女人。那么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是不是阿弥陀佛不度化女人呢?并非如此。阿弥陀佛的愿力普及一切众生,女人当然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只不过往生后都转为大丈夫相。事实上,历史上有许多女人往生极乐世界,有时候我看《往生传》,感觉往生的女众好像比男众还多。《往生集》云:“极乐国土,实无女人。女既得生,悉具大丈夫相。”《无量寿经》中也说,阿弥陀佛曾发愿,十方一切众生只要有信乐,都能往生到他的国度。因此不管男众还是女众,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无有女人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正确地理解。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98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97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96 * 甘露丸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