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痛苦让我们更善良
随着对系列修心大餐的深入品尝,相信很多有心的同学已经尝到了妙不可言的法味。若此刻你正在感受痛苦,也许要做的不是大哭一场,而是找个安静之处,静思面对痛苦的修心方法。佛法的智慧甘霖,必定会让伤痕累累的内心,重新焕发幸福的光彩。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转心七法”中的“痛苦转化为行善的动力”和“痛苦转化为慈悲心”两种方法,共同感受修心的别样魅力。
“转心七法”第五招:
痛苦转化为行善的动力
在承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转念一想:好在自己还是在承受人间的痛苦,如果真有一天,自己必须面对地狱、饿鬼道、旁生道的痛苦了,那又该如何应付呢?所以我应该为眼前的痛苦而庆幸。
想不接受痛苦,就一定要积累福德,制造不痛苦的因,那就是行善,这是因果的自然规律。
虽然平时我们也懂得这些道理,但在面临痛苦的沉重打击之后,才能深深体会到世间轮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幸福,而是苦难重重。这样就能把痛苦转为行善的动力。本来学佛的人在行善、断恶方面就比较精进。通过体验痛苦,就会更加努力地精进修行。
“转心七法”第六招:
痛苦转化为慈悲心
大乘佛法的灵魂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基础是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菩提心。
什么东西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慈悲心呢?那就是痛苦。当深深体会到轮回众生都会面临巨大痛苦,自己哪怕再痛苦,还听过一些佛法,懂得一些佛教道理,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是过去罪业造成的因,可以用因果道理来安慰自己,但其他众生却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就会仇恨满腹、怨恨不休,同时更是痛苦不堪,更没有自由回避和逃避痛苦。这时,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同情心和慈悲心,诚心诚意地希望所有众生远离痛苦,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众的痛苦相交换,就叫做慈悲心。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修慈悲心。在修慈悲心的过程中会有两种结果和利益:其一,在修慈悲心的过程中,因为懂得了这些道理,所以能减轻我们的痛苦;其二,通过面对痛苦而产生大悲心,再面临痛苦时,也能应对自如了。
从很多人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最急于要学的,既不是大圆满或其他密宗大法,也不是中观和因明等高深理论,而是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病痛、衰老、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谐等等。
这些修法平时要认真对待,如果平时不修,遇到痛苦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就不会有任何效果了。
“当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可以通过它透视世界的真相,使我们对世界产生正确的认识,也可以把它转化为提升心灵的动力。只要对痛苦善加利用,生活有可能从此变得更精彩。”
——慈诚罗珠堪布
喜欢我吗?动动手把我【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