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的心
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寂静之道》中写道:“善良的人如果坚定而稳重,一旦开始修行,解脱便不远了。”
续部中所言:如果自己人格非常稳重,虽然没有广大的智慧,但具有强烈的信心,也可以证悟。
如果具有稳重的品德,具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我们学习佛法一定会有结果。
不该之事有三种
BUDDHA DHARMA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说:“不该之事有三种:
友前不该有喜怒,
承诺不该有变动,
行事不该有表里。”
我们在好友、道友面前不应该喜怒无常;对他人所作的承诺不要轻易变动;不论是做世间的事还是和修行解脱有关的事,都不应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些都是人格稳重的一种表现。
反观现在,大多数修行人身语意处处不稳重。
跑来跑去
BUDDHA DHARMA
身不稳重体现在喜欢上网、逛街、看电影、看电视、看小说,喜欢到处跑,修法也是换来换去,这样怎么可能获得成就呢?
有的人一开始闻思佛法,积极性很高,但过段时间一发现有些听不懂,就放弃了,觉得念佛简单就跑去念佛了,这样就中断了传承,放弃了闻思,怎么可能对佛法生起稳固的信心和定解呢?
还有的人参与发心,也是没做两天就跑了,这样怎么能积累广大资粮呢?
我行我素,走我的路
BUDDHA DHARMA
语不稳重体现在喜欢信口开河、妄加评论,尤其在网上,到处发帖灌水,给人抹黑造势。
现在人还特别喜欢偷换概念,安立颠倒的语言,让人觉得这话很时髦,很有时代感。很多人喜欢这样说,这就是语言不稳重。
见异思迁的心
BUDDHA DHARMA
意不稳重表现在想法变得很快。
一会觉得闻思重要,开始学习五部大论;一会又觉得人生短暂,还是实修吧,又放下闻思;这是完全不明白闻思和修行的关系。
闻思佛法以后,知道唯有修法才能对治烦恼,可是烦恼真的现前时,不是想着用佛法对治,而是用看电视、看小说去缓解,这是学法的心没有稳重的缘故。
比如今天看点书、做思考题,或者大家讨论学习,结束以后就说:“哎太累了!我要放松一下!”怎么放松呢?就听一些流行音乐、看电视电影等。
其实这不是放松,而是加重烦恼。
管好这颗心
BUDDHA DHARMA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说:
身体若不稳重者,如牛落角遭众欺;
语言若不庄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
性情若不稳重者,如风吹叶飘无定。
以上身语意三种不稳重,根本在于意不稳重,所以,我们时时处处要管好自己的心。
这是特别关键的。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