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投影
【编者按】
心就像摄影,把心灵内在的状态投射到外。。。。。。
假如心智充满了烦恼的念头,我们眼中的世界和身在其中的人就会让人心烦。相反的,当我们的内在平安时,这个世界和生活其中的人对我们而言,也是安全的。
你可以选择一早醒来用滤镜滤掉除了爱以外的一切,看见一个友善的世界。只要我们愿意,信念系统是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想改变信念系统,就必须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那些我们过去所珍视的种种限定和价值观。
意思是:我们要放下对恐惧、愤怒、罪疚和痛苦的执着,让过去成为过去。所有属于过去以及被我们延伸到当下和未来的恐惧,也要随之而去。
你可以对自己说: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就像一个机器人,按照程序去对别人言行做出反应。
现在认识到,我可以根据自己做出的决定做出反应。
我拥有自由,行使自己的权力。带着爱而非恐惧去看待人和事。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内心的投影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世界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更不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是一种幻像。物质或世界,是由心创造出来的,是精神的产物。
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大至三千大千世界、六道轮回,小至生活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精神的一种幻像。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所有现象,实际上就是内心的一种投影,中观称之为自显。
也即自心投影出来的现象,而不是外在客观存在的东西。
这个观点既不像唯识宗讲的“万法唯心造”那么复杂,也不等同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或显宗佛经的类似说法,而是无上密宗自己特有的观点。
庞大的幻相
内心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内心是世界的创造者;
第二,内心是世界的感知者;
第三,内心是世界的毁灭者。就像做梦的时候,心是梦境的创造者,也是梦境的感知者,醒来的时候,它又是梦境的毁灭者一样。
其一,任何物质自身,包括石头、砖块、钢筋、水泥、汽车等无情物都没有精神,故而不会产生幻像。只有精神,才会产生幻像。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幻相,所以,它只能是精神创造的。
幻像本质
其二,世界的好与坏,大与小,善与恶,痛苦与快乐,都是物质无法感受的,而只能是精神的感受。
内心首先创立一个世界,然后由它自己去感受。如果心不感受,任何人都不会知道世界的存在。
比如说,如果没有眼识,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则对这个人来说,世界就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如果没有耳识,听不见任何声音,则外边的任何声音对他来说,也与不存在完全一样。同理,其它任何外境都是这样。
其三,当意识发现世界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幻像以后,它才会去毁灭幻像,也即毁灭世界。
创造世界的时候,心在轮回;感受世界的时候,心在造业,也即制造轮回之因;毁灭世界的时候,就是走向解脱了。
通过闻思修,精神开始产生怀疑,并随之确定自己原有的错误;之后,精神证悟——体悟到世界的幻像本质,从而毁灭了虚幻的世界。
内心种子
对我们凡夫来说,虽然外境有一定的影响,但所有的外境,都是内心种子成熟以后产生的现象。
就像投影机一样,投影机投射在屏幕上的图像来源不在外面,而是在投影机里面,要控制图像、破坏图像,就不能到屏幕上去搞破坏,而要把机器破坏掉,这样图像自然就被破坏了。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精神每一刹那都在生灭,哪怕一秒钟的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都不会停留下来。
如果以一秒钟的千万分之一作为当下,则之前的所有精神都过去了,也即已经消失了,与昨晚的梦境完全一样;之后的精神,还没有诞生,所以也不存在;最后只有当下。
而所谓当下,这个可能是千万分之一秒或亿分之一秒那么短得不可思议的时间单位,也可以最后分解到烟消云散,根本就不存在。
既然精神自己都不存在,那又能感受什么世界呢?此时我们就能体会到:原来痛苦、快乐、亲人、敌人、善、恶,全都建立在根本不存在的基础上。这时,世界就开始土崩瓦解、全盘崩溃了,心也变成了世界的毁灭者。
文字:来自《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