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颗钻石的约定‖337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2 月 22 日 佛 历 2565 年
སངས་རྒྱས་རྡོ་རྗེ་འཆང་གི་ཞལ་ནས།ཉིན་བཞིན་བྲམ་ཟེ་གསོད་པ་དང་།།མཚམས་མེད་ལྔ་པོ་བྱེད་པ་ཡང་།།གདམས་པ་འདི་དང་འཕྲད་གྱུར་ན།།གྲོལ་འགྱུར་འདི་ལ་ཐེ་ཚོམ་མེད།།ཅེས་གསུངས།
金刚持如来:
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
若遇此教言,无疑得解脱。
如果拥有这样的窍诀,那么无论他罪业何等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就算是造了无间罪径趋直下的人,如果遇到这一教言,则一定不需要堕恶趣。在显宗里,没有比五无间罪更严重的罪业了,但是拥有这一窍诀的人,也一定会解脱。
如续云:“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所谓梵志,也即志求梵天果位的婆罗门,类似于现在基督教中的牧师或道教中的道士等,也是修行人。
我们知道,杀一般的人与杀修行人的果报是不同的,杀后者要重得多。因此这里以此为喻,说即使你天天杀梵志,甚至造五无间罪,但依靠这一具三想往生法来修,依然能够解脱,不会被罪业所染。
此续中又说:“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为罪业染,生于清净刹。”人的这九窍,实际是轮回之门,在九窍的上方有梵净穴,如果意念从此而出,将不会为罪业所染,并生于清净刹土。
其他续中也说:“头顶日月坐垫上,具相上师尊足前,若知趋入中脉道,造五无间亦解脱。”死时在头顶上观想日月坐垫,之上安坐自己的具相根本上师,面带微笑,慈悲观照着自己,然后,如果你能修持趋入中脉之道——将自己的心识观作“啊”、“吽”、“德”、“舍”等种子字,经中脉融入顶上上师的心间,上师也渐渐去往清净刹土,依此修持的人,即使造了五无间罪,也会解脱的。
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这一修法,其实在整个修行的末了,最终的正行就是往生法。我们每个人的前途,说难听一点,只有“死路一条”,也许这听着不吉祥,但说直一点就是如此。而在这条死路的尽头,如果你能用上这个修法,那你未来的生命就完全不同了。当然,那时候是否做得到,还要依赖于现在的努力。
堪布嘎巴,是我以前听过法的一位堪布,他获得了虹身成就,往生时非常吉祥,我在《密宗虹身成就略记》中有记载。虽然他的境界很高,但他每天晚上都修颇瓦法(往生法),“贺嘎、贺嘎……”,外面都听得到。
像这样的大德每天都要修的话,那更何况我们呢?所以,这个往生法平时就要修。如果现在不修,只是像学者了解普通知识那样,听听而已,到时候可能未必用得上。而如果你真的想从轮回中永远获得解脱,那就应该把它当作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来做,认真实修。
只要修持好了,就像刚才讲的,再重的罪业也能获得解脱。
所以说,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也是以强制性的方法使罪孽深重者得以解脱的密道。
这里的所谓“不修”,不是说完全不修,而是说不必用三大阿僧祇劫长久、费力地去修,只是在练习好这一简易修法之后,便能往生,即使是罪业深重的人,也可以强制性地往生。
因此,和显宗的净土法门相比,有些念佛的修法是很殊胜,但说实在的,这里所讲的这个往生法有更多的窍诀,而这种窍诀可以让你直接往生,毫无疑问,也毫不费力。
因此,遇到这么好的法门,不修太可惜了。就像你捡到一个如意宝,但如果不祈祷,只是闲置在那儿,也就白白浪费了。
金刚持佛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若遇此教言,无疑定解脱。”这和上面教证的意思是一样的。
在座的可以想一想,在你值遇佛法之前,即使不是“日日杀梵志”,也肯定造了很多业。不说其他的,单单饭桌上的杀生,恐怕已经是相当多了,再加上,从小到大有意无意的杀生,乃至身口意的种种自性罪,那更是不计其数。而在学佛以后,进入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以来,烦恼深重也好,没有正知正念也好,佛制罪肯定也造了不少。
如果我们能像阿底峡尊者一样,有错即忏,哪怕生了个错误心念,都立即用木制曼茶盘供养、忏悔,那修行上一定很有进步。可是,我们有这个能力吗?没有。
凡夫人就是这么可怜,造恶业有特长,但一说到忏悔、修善,就既懒惰又无力,修不到什么功德。
所以,对我们这些人来讲,这个往生法再适合不过,到了最后关头,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一修法了。
这一修法具体怎么修,下面会讲,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它的重要性。而能遇到这种教言的 人,也可谓是有殊胜因缘,因此希望大家珍惜。
前段时间我翻开笔记,发现很早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一遍往生法。当时是在道孚的古屋神山,汉僧只有五六个,上师讲了六天,我在下来之后也是一边译一边讲,最后又用藏文理成了文字,里面有很多上师的教言。
当时上师也说:“遇到这么殊胜的修法,如果你们不修,是很可惜的。高僧大德离开世间时,心中多数都有把握,但作为一般的修行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境界,尤其是,如果能运用这一往生法,解脱是有把握的。”
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修持成佛法皆具,不修成佛法我有。”通过修持而成佛的法门,各个教派都有,但不修便可成佛的法门,我有。
当初米拉日巴遇到绒顿拉嘎上师时,一听说不修可以成佛,便整天睡大觉,等着成佛。如果你们也这么理解,“反正我遇到莲花生大士了,遇到这个‘不修成佛法’了,看来我很有缘分……”,于是就懒散度日,其实这是误解。
所谓不修,刚才讲了,是说不必旷劫苦修,但这一修法本身,如果想要到时候运用自如,平时一点也不修,是不行的。
因此,一定要修。但修这个法,跟修其他法的确不同:一方面,阿弥陀佛的愿力宏大;另一方面,来自莲师乃至我们一切传承上师的教授,又有不共的加持。
尤其是这些解脱窍诀,像闻解脱、系解脱、往生法,能遇到这些修法,的确是一种善缘、一种幸运,理应欢喜。
法王在一个道歌中就说:“六道轮回中的苦乐显现,此起彼伏、交替轮番,变化莫测如春日的天气,摇晃不定、不可依靠,唯有具善缘修正法的修行人,何时何处都处在快乐中,多幸福啊!”
确实是这样的。世间人在苦乐中沉浮,今天快乐、明天痛苦,今天虽然富有、明天却可能倒闭……忽风忽雨、是是非非,一生都没有快乐可言。但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他不会这样,他用修行将一切都转成快乐了。这就是佛法体现在生命中的缘起规律。
法王还有一个教言说:“我在小小年纪时,就被善缘的布谷鸟以美丽动听的歌声召唤,来到上师托嘎如意宝的佛法花园中,享用了胜乘妙法的美味甘露,而这最初的缘起,就是从小值遇佛法。”
我想很多道友也是如此吧。往昔的善缘,就像布谷鸟的歌声一样,把你们召唤到了喇荣,从小小年纪就开始接受大乘佛法,行持大乘佛法,这无疑是非常殊胜的因缘。
一般来讲,如果年轻时就与佛法结上善缘,即使你后来的修行不怎么成功,一生的见解或行持,也是不会退的;
而如果你年轻时的缘分是在恶法当中,与恶友为伍,那一辈子的修行,都会受此影响。因此,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好缘分,活着的时候,用佛法调伏相续,很快乐;死的时候,又依靠佛法往生净土,更加快乐。
当然,如果你不是在年轻时遇到佛法,而是在中年、老年时,那你就更应该珍惜。特别是这个往生法,如果修好了,那一定会有美好的来世。
现在很多人重视“相”,一个修行人死了,“有没有瑞相”、“有没有舍利”……其实,这些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不是关键。最关键的,对你个人来讲,就是来世的开端如何。
你今生死去的那一刹那,就是来世的开端,如果你一生行善,死时很安详,那来世也必定有一个快乐的开端,并且从快乐到快乐;但如果你一生造恶,死时充满恐怖,那来世的开端就是地狱烈火,一旦成了那样,何时才能解脱呢?
因此,希望人人都珍惜与佛法结上的善缘。尤其是,不论你一生的行持如何,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往生法,用它为你的生生世世创造最美好的开端。
--《前行广释》第13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