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往往几个朋友相聚,咖啡一喝、黑板一敲就决定一起整点啥事!身为凡夫的我们前仆后继地尝试着,虽然热血澎湃,却不一定回回都能成就远大前程。
而历史上,有一次创业是超越时空、真正历经千载也不会泯灭的。它的生命力之顽强、环境之恶劣、受众市场之广泛、架构之精良、团队之强大、铺陈等待之呕心沥血,真可以拍一部玄幻史学大片了!
这就是藏地著名的创业三人组。今日,我们主讲三人组中创业一事的牵头人——静命论师。
静命论师,又叫菩提萨埵,来自印度萨霍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一带,他的父亲叫做珠拉真,而他是父亲的第二子,也是《中观庄严论》的作者。
名字听起来很柔软,感觉不到大咖的高远和飒气嘛~~
哦,快别愚痴了。静命论师的事业霸道的一塌糊涂,赶快来了解一下
静命论师在印度时,以那烂陀寺为主的印度圣地,就像是层叠的金山一般,有成千上万的守持戒律者。在所有这些持戒者当中,静命论师就像妙高须弥山王在群山中至高无上一样,他一尘不染的行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持戒者。被人一致公认为持戒王、僧王。
不过,僧王虽然是印度人,但他的主要事业其实是在西藏。当时的西藏野蛮难化,邪魔猖獗,静命论师找到了两位超级创业搭档——赤松德赞国王和莲花生大师。
说起他们三个一起跑到西藏创业,这里面还有一段因缘。
大家可能会问,赤松德赞本来就是西藏人,怎么说是跑去创业呢?
根据《莲花生大师广传》记载,国王赤松德赞21岁时想修建藏地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迎请一位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高僧大德。他的国师酿·登珍桑波开肉眼智慧,一观察,发现印度东方有萨霍堪布,即静命论师。当时,静命论师正在那烂陀寺做班智达,国王派人带上金粉等前去迎请。静命论师知道前世的发愿,爽快答应。
来到藏地布达拉宫附近,国王、大臣还有居民全部去迎接。
静命论师见到国王赤松德赞时,问到:“我们以前发过愿,你还记得吗?”
国王最初根本记不得:“怎么样的?”
好心碎!说好的手拉手呢~不浪漫了~呜呜~~
别闹了!后来,静命论师详细描述了前世发愿的情景。这时,国王也就想起来了。
那一世,赤松德赞和静命论师和另一位大咖——莲花生大师还是三个种姓低贱家庭的孩子。
他们在修建尼泊尔的夏绒卡绣佛塔时,共同发愿将来在藏地弘扬佛法。当时,赤松德赞发愿:将来在佛教不兴盛的藏地成为国家的法王。莲花生大师发愿:如果那里的邪魔外道非常强盛的话,愿以我的神变力降伏他们。菩提萨埵发愿:我在那里开创别解脱戒和中观宗,以我的辩论智慧胜伏外道。
既然发愿时有三人,那说好的搭档一定不能少呀。为了能够在藏地广弘大圆满和密法,当国王表达了建庙意向时,静命论师说:“虽然我以菩提心发心,但如此发心到底能否成功也不知道……”当时,藏地的鬼神非常严重,静命论师于是又让国王迎请莲花生大师前来帮助调伏。
由此,创业三人组才算真正满愿碰头!
静命论师最初见到国王赤松德赞时,通过国王当时的装束还授记了未来王族的兴盛与灭亡。当时国王头上戴有发簪,据此授记:“你的王族在藏地上方的一块地方会留传,不会灭亡。”国王下面穿着鞋,依此授记:“藏地下方的安多一带,你的王族不会衰亡。”国王当时没有拴腰带,于是授记:“藏地中间的地方,你的王族将会灭亡。”
好神奇的预言!这都能看出来!
是啊!由此也看得出静命论师在三人组里的重要性!不过,话说回来,静命论师对一起创业这事还是很上心的。快赶上千年等一回了!的确是此创业三人组的带头人。
啊,怎么话说?一定很浪漫!
拉托托日时期,静命论师带着《诸佛菩萨名称经》来过藏地一次。此时,以前共同发愿的国王赤松德赞还没有出世。而且,释迦牟尼佛在《无垢称经》和《般若经》中专门授记,未来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会弘扬到印度的北方——如今的藏地。但是,这一授记中所说弘扬佛法的时间,应该是在赤松德赞时期开始。由于当时各种因缘尚未具足、授记的时间还没有到,国王赤松德赞也没有诞生,于是,尊者只好返回印度,并一直加持自己的寿命,最后活到九百多岁。
天啊!又浪漫又霸道的剧情!
先别晕了!等人不是重头戏,静命论师的伟大贡献还在后面!
这位大德不仅开创了中观瑜伽行派,在抉择中观的同时,抉择一切外境唯心。也就是说,胜义谛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进行抉择;名言谛完全依靠唯识宗的观点进行抉择,将唯识和中观两大智慧交融一体进行诠释。
更是在藏地广弘佛法,选举“预试七人”在西藏创建僧团、还培养了108位翻译家,办译经院等。当时的译场非常兴盛,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时,对当时的状况也是非常赞叹,他说:“你们前译派教法之兴盛,即使在印度也极为罕见。”
这样一来,通过阿阇黎静命论师的威力,佛教的明日法已经完全普照了藏地的整个区域。
一般在藏地古老的寺院当中,都塑有莲花生大师、国王赤松德赞和静命论师的三尊像。塑像的传统也各不相同,有些是莲花生大师的像塑在中间,国王和堪布在两边;有些是静命论师的像塑在中间,两边是国王和莲花生大师。一般桑耶寺古老的花纹图案里面,全部是菩提萨埵在中间,两边是国王和莲花生大师。
但不管怎么,我们至今都在蒙受他们创业的果实滋养,是他们这一创业壮举的深深受益者!并且,我们甚至也有一种使命,要让这样的创业更加广大和深远地流传下去!
——本文教言摘录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记
部分图源千库网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