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如何跟上时代
——索达吉堪布2017.06.05第114次UC开示
我们可能认为以前我们学校的老师特别好,或者以前我们学生时代时的同学非常好,然后邀请他们当老师。结果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他会觉得下面的人都特别奇怪,下面的人也觉得老师很奇怪,为什么他关心的不是我们的这个世界?所以,有时候很多父母,认为这个孩子很不好,但是实际上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和他所接触的教育,以及所关心的事物,与父母眼里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不怪这个人,要怪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
以前,比如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要持续几千年,后来慢慢可能至少要持续几百年、几十年。但现在信息革命进入到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的时候,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完全变了。这个时候,我想,我们佛教徒不能一直站在自己的这个位置,一直在深山老林当中,青灯古佛伴随一生,一直以老的传统来维护自己的这种理念,还是要看看这个世界,走一走现在的道路,了解一下现在这个世界的状况。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理念,很可能整个世界的人的思想已经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方式,而我们自己老是在一个观念当中拔不出来。
当然,我并不是觉得我们佛教的教义需要不断改革,否则跟不上时代,这一点从来都没有想过。虽然现在世界上有些人觉得进化论很合理,就是以前的什么动物慢慢慢慢地变成了人,人变得越来越聪明,直到今天。但是,这只是达尔文等个别人的一种说法,他的这个理念对全球来讲影响很大。但其实他的这种理念,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祖宗、古人们,应该非常非常愚笨,我们应该非常非常聪明,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以非常简单的一个教义来讲,我们现在学习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思想、龙猛菩萨的思想、月称论师的思想、法称论师的思想,以及功德光和释迦光的思想的时候,不但找不到任何错误,而且深感他们当时的逻辑是如此严密,他们当时的辩证思想是如此超越。即使再聪明、再有智慧、再有辨别能力的现代人,绞尽脑汁去研究、分析、探讨、辩论的话,如同真金不怕火炼一般,的的确确,越辩论最后越能显示出他们真正的智慧。
所以说,有些事情人云亦云是不对的,全世界的大多数人不一定是正确的。地狱众生也非常多,饿鬼众生也很多,旁生也很多,但是旁生大多数的价值观是错误的。我们人类也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智者引导,全世界的人也会学习智慧,如果以另一个思想引导你,也会这样。
所以,我们按照一些观点来解释的时候,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甚深智慧,到现在科学也没办法解释。不仅是我们佛教,各个宗教当中,四五千年以上的人类文明,现在通达的人有多少,对此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还有我们现在耳闻目睹很多的文化、古迹,像埃及金字塔等等,去年发现有一个印尼金字塔,距现在已经有九千到两万年的文化。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的话,那个时候不要说人有这么高的建筑设计、规划,像这样非常细微的建筑理念绝对不可能有。那个时候的人是什么样的,学过历史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所以,我们所看到的知识,大家也不要一味地认为就应该是这样。世间当中很多有智慧的人以自己的智慧去分析的时候,有些时候也应该会有一种新的觉悟。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确实变化比较大,变化大的原因,实际上是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产品、文化、科技,都已经有所变化。但这些变化,实际上大多数是科技造成的。爱因斯坦以前也说过,未来人类的宗教信仰实际上就是信仰科学,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因此,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当中,我今天并不是要给大家制定一个明确的方向,但是我可以给大家抛一些问题:我们每个人自认为是一个虔诚的优秀佛教徒,那么世界变化这么快速,可以说瞬息万变,这个时候我们佛教徒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应该怎么样看待?怎么样对待?这是我想提的一件事情。
比如,我们现在世间人们特别关心的是,恐怖分子越来越多了,最近英国已经出现了好几起恐怖爆炸案,死的人也非常非常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佛教徒以慈悲为理念,能一直不关心,一直放着吗?还是应该如何?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人类面临着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温室气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2015年时,全世界195个国家签订了《巴黎协议》,全世界的人都要全力以赴去参与。但最近川普一上来,他要退出《巴黎协议》,现在美国八十多个市长也纷纷抗议,整个世界的局面比较混乱。关于环保问题,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在世间人们特别关心的这些问题上,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你原来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我要利益天下一切众生”,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恐怖的时候,我们佛教徒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对待?
还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与以往的任何时代都不同,尤其是很多人沉迷于网络,像90后的很多年轻人几乎全部日日夜夜沉溺在网络里,中国的网络沉迷者大概有6.45亿人。你看全世界有多少人沉迷于网络!那么这时候,很多人沉迷的知识并不是对众生和自己身心健康有利益的,而大多数都是可能会引起精神恐怖或者痛苦等各种各样的因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佛教徒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
还有很多很多问题,我也经常特别关心,在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当中,尤其是像英国、荷兰这些地方,现在中国也是这样,自闭症越来越多,我们佛教徒当中的自闭症也越来越多。前一段时间,在我们的一个小组当中,有人因为抑郁症,把自己的手机、衣服放在河边去跳河。有些说是道友没有劝他,有些说是劝了但也没办法,后来这个人失踪了。现在抑郁症非常严重。我们2013年去一些欧美国家的时候,他们有些人说是天气导致,像荷兰等国家,冬天的时候一般太阳比较少,大概是十点钟左右日出,三四点钟太阳已经没有了。但我觉得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以前古代山洞里的修行人,基本上一直闭黑关,但他们精神没有出问题。
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很多人得抑郁症。像英国和法国还有个别国家,据说得抑郁症的人有六分之一、五分之一。包括我们现在的佛教群体当中,表面上看他正在修加行、正在修什么法,但是他的眼神、与别人的合作、对别人发脾气,以及经常因为别人一句话、一点点事情就马上脱离关系,就开始自己选择其他道路等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人,在我们身边出现。
这个时候,我们佛教徒面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这可以说是一个现实问题吧。我们佛教徒,一方面如果自身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有一部分佛教徒认为闭门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要去管,我们自己内修,连网络、手机这些都不能接触。包括前两天在我们学院内部高层会议上,很多堪布、堪姆都说:“所有手机全部都收了,以后就不看了,这样比较寂静。”但是这个世界整个已经变成这样的话,我相信很多方面是没办法做到的。
有可能有些保守派、比较传统的人,觉得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干脆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直接放弃。还有一种说,我们要积极参与、积极迎接,或者说去了解。这个方面,以前有一本书叫《一个美国佛教徒的生活》,在这里面也讲到,其实修行非常好,我们禅修、修行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完全为了修行,对整个世界不管不问、不闻不见的话,恐怕也有很大困难。所以,我们佛教要基于入世。
我们现在多佛教徒,学佛之后你是出世还是入世?有些人觉得,对出世间的比如空性的意义、无常的道理包括白骨观等等进行修行,同时,也要多多了解现在世间每天变化的信息,然后顺应时代,对自己的模式不断更新、调整。有些人觉得,以前古老的传统、理念、思维、威仪,丝毫不能改变。
时代都已经变成这个样子,我们身边的所有生活方式也好,我们手里拿着的产品也好,穿着也好,很多方面都有一些变化。在这个时候,该变的有些地方,我觉得还是应该要变。如果不变的话,我们可能会被世人歧视、蔑视,最后都变成了跟不上时代、看起来比较愚蠢的一群人。因此,佛教徒在任何场合中,我想我们可能还是需要学会时代的变化。
我看到很多佛教徒修行方面特别优秀、成功,但是做人做事方面比较不合群。一直都是自己好好修行,但是跟家人、朋友,跟世间任何一个人都不来往了。他们学了佛以后,不理别人了,没有朋友了,对于领导也不管。所以首先我们要想一下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当然佛教需要有一部分人特别专修、精进修行,如果生活方面没有什么压力,可以到山里面去闭关十年、二十年,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这样也是可以的,有部分人这样也是非常好的。但大多数在家人应该具有善巧方便,跟家人、跟朋友处好关系。你看文殊菩萨度化众生的时候,在外道里面“睡”了那么长时间;迦叶尊者为了利益众生也是这样的。
作为佛教徒,人际关系方面可能还是需要提升,应该学会变化。比如你原来是一个老师,之前人们对你的评价很好,但你学佛后天天关着门谁都不见,家里人对你意见很多,旁边的人对你意见也很大。这样到一定时候,社会都不认可你了。不认可会有什么麻烦呢?——在利益众生方面会失去许许多多的机会。所以,我们在社交方面要学会变通,要能融会贯通。否则学佛变成那样的话,别人都不敢学了。
当然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非常优秀的,修行方面基本上一课都不落,人际关系、世间方面,他们也有善巧方便。当然,我也承认这是一种散乱——你跟他一起喝酒、吃饭,然后没完没了的在那里……有时候实在不得不参与一些应酬,特别心疼,觉得浪费时间。但是也没有办法,我们不能完全放弃,完全放弃的话,到一定时候可能对你个人也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和痛苦。这是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
关于自身形象方面,也想提一下。我们有些佛教徒,学了佛以后生活非常简单,吃得也简单、穿得也简单——基本上每天都不换衣服,就穿着一件衣服,自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也许在佛教的群体里他还受到赞叹:哇!你看他一个星期都没有换过衣服!天气那么热,每天都还穿着一双球鞋,每天穿着一件太空服……啊,这个人很不错的。但实际上,你的穿着——永远都是一件特别灰扑扑的衣服,你的整个打扮、形象方面,旁边更多人恐怕不一定看得惯,觉得你这个人有一点点……
我觉得,学了佛以后,马上就变得特别难看、特别丑——有些人一天花好几个小时化妆,现在世间稍微有点条件的人,每天都是美容整容等等,我们佛教徒这样倒没有必要,但至少自己的形象应该还是要过关。现在的人对于人的形象,包括穿着、言语、行为,特别注意观察,国内外、东西方都是这样的。我看到西方有些佛教徒,在任何社交场合,包括修行人的场合当中,每个人穿着都很得体,形象也很庄严,非常好。否则大家看到来了一个居士,头发也没有整理,穿得也是破破烂烂,说话颠颠倒倒、吞吞吐吐,一下子,对整个佛教的形象都是有损的。
推荐阅读:视频:浮世修行——对话海涛法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