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
7.15
2019
每当弟子们问上师,在修上师瑜伽时如何观想时,上师都总会回答说 “ 观想法王如意宝。”
上师们说,如果没有法王如意宝,就没有他们现在的一切,报答法王的恩德,唯有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慈诚罗珠堪布,四川省炉霍县人,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堪布,学院副院长,当代著名的宁玛派上师,藏文化的弘扬者。
在这个离开佛陀已经两千多年的时代,他的存在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许多人重新看见光明与希望!
上师拥有无比的智慧,却又无比的慈爱、谦卑、温和,丝毫无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他一直用言行,教予我们什么是慈悲心、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利益众生。
他以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一颗颗坚硬无比的心,开始变得柔软;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改变。
他和法王一样,让每个靠近的人都能感受到快乐、温暖。
堪布仁波切曾在微博上发过这样一段话:
“我的师父曾经告诉我说:我们活着的唯一理由和价值,是培养爱和付出爱!这句话我终身难忘,也希望生生世世不会忘却!”
二十多年来,在此大悲愿力的推动下,上师弘法利生的足迹遍布藏区、汉地及海内外,受众含括普通大众、初机学者、修行人及专家学者。
我们从上师日常的行为中,看到一种力量。全球弘法时,上师常常睡得很少,同行的人已体力透支,而上师还是“精神抖擞”。
对于普通大众,堪布仁波切非常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物质快速发展导致精神空虚而出现的心灵危机,他走进校园、企业、沙龙等群体,与大家分享佛学智慧,深入分析导致心灵痛苦的成因,揭示出欲望、自私、执著等与痛苦的关系。
为人们开示了如何运用大乘佛法、运用禅修来化解烦恼和情绪,进而认清生命真相,找到真正的幸福。
对于想要修学佛法的信众,堪布仁波切总是鼓励他们严格按照次第脚踏实地去学修,从树立正见、培养出离心、菩提心,到证悟空性等,最终达到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
对于佛教圈内世俗化、商业化、形式化等乱象,堪布仁波切也忧心不已,并且甘冒不韪提出恳切建言,强调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自己的生命,才是真正的学佛,力使学佛风气重新回归到闻思修的正确方向上来。
堪布仁波切每年都坚持放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从未间断过,这就是上师身体力行,利益众生。
笔耕不辍 著作丰富
>>><<<
堪布仁波切于马不停蹄的弘法之余,仍勤写不辍。其中《慧灯之光》系列被誉为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佛学巨著。
从理论到实修,次第严密,显密圆融;其言简意赅、精辟透晰的语言风格,契合当代受众心理,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
它如同灯塔一般,明确地为广大佛法修学者指引了通往解脱的方向。
目前出版的著作:
>>> 中文 <<<
简体版:
1.《慧灯之光》丛书1-12 (西藏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2.《慧语莲灯》(浙江古籍出版社)
3.《生命的真相》(世界图书出版社);
4.《我们为何不幸福》(紫图图书);
5.《嘱托》(中国社科出版社);
6.《超越信仰的信仰》;
7.《发现心中的坛城》(上下);
8.《慧灯禅修班教材》(一至三);
9.《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
>>> <<<
繁体版 :
1.《轮回的故事》(台湾橡树林出版社);
2.《佛教——迷信or智信?!》(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3.《解开藏传佛教的神奇密码》(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4.《揭开藏传佛教的神秘面纱》(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5.《不可不知的真相——四法印》(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6.《当心经遇上量子物理》(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7.《你准备好了吗——别被纸老虎吓着了》(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8.《读懂生命这本书》(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9.《戒慧日志》(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
>>> 藏文 <<<
1.《堪布慈诚罗珠全集》四册(北京民族出版社);
2.《及时雨》(甘肃人民出版社);
3.《时代法鼓之声》(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结缘);
4.《东西方文化对谈》(青海人民出版社)。
>>> 英文 <<<
1.《The Right View》(Larong Culture Publishing);
2.《Are You Ready for Happiness?Don’t Let the Paper Tiger Scare You Off》(Larong Culture Publishing);
3.《The Handbook for Life’s Journey》(Larong Culture Publishing);
4.《DAILY INSPIRATION from Khenpo Tsultrim Lodro》(Larong Culture Publishing)。
堪布仁波切高尚的品行、深广的智慧日渐受到各教派高僧大德和海内外广大信众的敬重与景仰。
其为人处事低调严谨,鲜少宣扬自己的功德和内在证境界悟,一直以普通僧人的身份过着知足少欲的清净生活。
堪布仁波切谆谆教诲弟子们,要依法不依人,远离神通感应和名闻利养,保持清净、单纯的求学心态,如此学佛才能成就。
面对种种盛赞,他却这样说到:
“我只是一位教佛法的老师。”
1
END
1
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系列